牛津大學路透新聞研究院不久前基于對五大洲37個國家、7.4萬人的在線調查,發(fā)布了旨在量化和預測數(shù)碼新聞時代新聞消費特點的《2018數(shù)碼新聞報告》。
一個主要發(fā)現(xiàn)是,“假新聞”成為2018年全球性的關注焦點。
超過半數(shù)的受訪者(54%)“同意”或“強烈同意”他們對于“網(wǎng)絡新聞是真是假”感到非常擔心。在巴西、西班牙和美國,由于政治生態(tài)極化和社交媒體使用比率較高。這一比例甚至高達85%、69%和64%。
還有58%的受訪者擔心。新聞是“完全被編造出來”的。
在選舉政治相對穩(wěn)定的德國和荷蘭。擔心“假新聞”的比例則相對較低,分別為37%和30%。
還有不少人認為,“假新聞”也包括“低質量新聞”——42%的受訪者表示,每周都會讀到“錯誤百出的新聞”。
為此,越來越多的人呼吁加強對平臺和內(nèi)容的監(jiān)管。歐洲和美國各有60%和41%的受訪者認為,政府在這方面做得不夠。
但總體來看。人們對于新聞的信任程度仍然穩(wěn)定——37個國家中,平均44%的受訪者表示“基本信任”新聞報道,51%的人說。信任自己使用的新聞來源。
不過,與此形成對比的是,只有38%的人信任搜索到的新聞。信任社交媒體上新聞的比例,更是低至23%。
與之相關的一個變化趨勢是,在不少國家,社交媒體的使用比例在連續(xù)多年的增長之后,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下滑趨勢。
美國受訪者中,社交媒體的使用比率降低了6%,英國和法國也同樣如此。用戶在臉書(Facebook)搜索、發(fā)帖和分享的熱情下降尤其明顯。不少人感覺到,社交媒體上政治辯論正在走向“失控”。
與此同時,人們轉而使用被認為更安全和私密的社交平臺,如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和“真正的朋友”討論問題。
全球范圍內(nèi),認同付費新聞的人,也呈增長趨勢。
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生產(chǎn)高質量的新聞需要財力支持,因此愿意付費閱讀在線新聞的比例正在增加。北歐國家中,這個比例最高,達到22%,美國也有16%。
除付費訂閱以外,愿意加入媒體會員制和以個人捐贈形式支持高質量新聞的比率也在增加。
從終端來看,手機已經(jīng)是用戶閱讀新聞的最重要平臺。在過去的6年中,從手機獲取新聞的比例翻了一倍。
從媒體分類來看,音頻新聞越來越受歡迎。在西班牙和美國,經(jīng)常收聽音頻新聞的比例分別為39%和31%。
相較于廣播,年輕人更喜歡音頻新聞,這也帶來聲控數(shù)碼助手——比如亞馬遜Echo和谷歌Home——的走紅。
對很多人來說,電視仍然是至關重要的新聞來源。但觀眾數(shù)量的持續(xù)下滑,也對電視的未來角色和抓住下一代觀眾的能力提出了新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