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鉆娣
隨著社會現(xiàn)狀引起的語文新課標改革,新的教學理念被廣泛關注,一線教師已經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拓寬自己的知識面,以學生為中心,構建獨特的知識結構體系。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學仍舊偏于固定單一化,注重理論的講解而忽視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一、認識素質教育,把握教學重點
在這個新時代中,素質教育是根據(jù)社會的發(fā)展需求,為了學生能夠融入社會,在社會中展現(xiàn)自己的能力而提出來的。其主要是以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目的,在尊重學生個性的同時,重視他們的心理需求與學習方法,開發(fā)學生的潛能和主觀能動性。
教師要隨著社會的創(chuàng)新探究新的領域,建立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方法,明確初中語文閱讀教材的要求,不斷更新閱讀方法的訓練,把握閱讀的重點,不讓學生“讀死書”。同時,面對教育,要端正自己的心態(tài),在不斷地探索和總結中提高閱讀教學的時效性和高效性,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感情的升華。
二、提升創(chuàng)新意識,立足共同學習
作為一個語文老師,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他們更好的在書海中暢游是每個老師都要思考的問題。而創(chuàng)新性閱讀模式,是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以下筆者將從閱讀的創(chuàng)新方法出發(fā)探討如何將學習共同體引入語文教學,進行有效閱讀。
1.運用多媒體技術,引導學生海量閱讀
初中孩子的好奇心比較強,對于新興事物都有探究的欲望,教師要抓住這一心理特征,用有趣的視頻和圖片,刺激他們進行學習。初中教材中的名著導讀《西游記》,作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具有很高的閱讀價值。魯迅將其稱之為“神魔小說”,是中國古典文學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教師可以抽取一節(jié)閱讀課的時間,為學生播放相關視頻,讓學生在課堂中感受到書籍的魅力,從而激起他們的閱讀之心。
2.共同學習小組要立足于互推互薦
在閱讀中,小組內的成員要有共同的閱讀目標,即在讀完后應該引發(fā)怎樣的思考,書中的人物形象究竟是如何塑造的,這個故事講述了一個什么樣的道理。其他學習小組應該立足于他們?yōu)楹我蜃约和扑]這本書,它的優(yōu)勢和精華體現(xiàn)在哪里,我們究竟能體會到什么樣的思想感情。在小組閱讀完后,可以開展交流討論,互相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充分表達自己的見解,提高他們的語言運用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3.開展豐富多樣的“讀書會”
學生在閱讀完每一本書籍后,教師都要進行檢查,考核學生的閱讀是否到位,對書中的內容是否理解完全,更重要的是要給他們一個展現(xiàn)自我的平臺。教材中的一個版塊“書香伴我行”就是一個不錯的讀后活動,學生通過表演戲劇、詩歌和小品等,發(fā)揮自己的無限想象力,將書中的人物和事件很好地展示出來,使得其他學生如臨其境,體會到緊張的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
三、關注個性差異,善于因勢利導
1.教學前設置探查活動,掌握學生差異
閱讀教學并不是一個簡單的理論課程,而是學生在現(xiàn)有的材料支撐下不斷擴充知識的一個過程,學生的社會經驗和積累方式不同,致使腦海中現(xiàn)有的知識結構也不同。因此,教師在實施教學之前,通過系列調查或者活動,充分了解到學生閱讀風格的差異,依托原有的知識基礎,促進學生進行閱讀方式的遷移。
比如,在教學《藤野先生》一課時,通過設置問題:從文章的描述中,感受到了藤野先生什么樣的精神品質;文中都通過哪些實例來表現(xiàn)作者對藤野先生的贊美之情;仔細品味文章語言,選出自己認為優(yōu)美的段落進行朗讀并說出喜歡的原因。通過一組問題的拋出,學生的個體差異能夠很明確的表現(xiàn)出來,教師能迅速地掌握學生的基本信息,在閱讀教學中做到有的放矢。
2. 分層輔導,充分展現(xiàn)學生的差異
在這種大班級的教學環(huán)境下,實施閱讀教學有一定的困難,況且部分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強,對知識的掌握較為緩慢,傳統(tǒng)的一體化教學已經無法運用。為了解決這種現(xiàn)狀,教師可以采用分層教學,比如在閱讀時,第一步通讀全文,劃分段落;第二步細讀文章,了解段落大意;第三步,勾畫出文中優(yōu)美段落和句子,進行深刻分析;第四步用筆將勾畫的句子記錄在本子上,形成積累的好習慣。
3. 尊重學生個性發(fā)展,提高閱讀自信心
個性化閱讀方式是適合不同學生的有效方法,面對同一個目標,不同人有著不同的情感做鋪墊,他的閱讀傾向和目的也存在不同。因此,教師要經常性地與學生進行交流,與學生共同合作完成閱讀計劃,將學生丟失的自信心找回,促使他們快速起步。
在學習共同體的建立初期,教師要順勢引導學生,訓練他們的合作探究意識,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發(fā)揮主動性。學習共同體的建立,不僅是學生與學生之間,也需要老師的參與,老師要和學生形成相互學習、相互采納、相互進步的師生關系,降低自身姿態(tài),充分發(fā)揚學生的個性,讓學生在閱讀中暢游,在書籍中開拓自身思維。
本文系廣州市教育科研“十二五”規(guī)劃立項課題《農村中學學習共同體建設的行動研究》(課題編號:1201563634)的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廣州市增城區(qū)石灘鎮(zhèn)三江第二中學(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