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下午投下那莊嚴一票的情景,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遼寧代表王麗還歷歷在目。她說:“大會主持人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通過,現(xiàn)場立即響起雷鳴般的掌聲,那一刻,我真正感受到了民心齊、泰山移的巨大力量,那經(jīng)久不息的掌聲就是億萬人民的共同心聲!”王麗還說,作為一名國企員工,她深深感到,這些年國家法治建設越來越完善,經(jīng)營環(huán)境越來越好,這是黨中央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結(jié)果。
國家規(guī)劃的“四縱四橫”高鐵網(wǎng)收官之作的京沈高鐵,設計時速350公里,建筑里程698公里,其中遼寧段407公里,是東北地區(qū)入關最快捷的通道。四年前,遼寧段正式開建。3月1日,京沈高鐵遼寧段進入聯(lián)調(diào)聯(lián)試階段,內(nèi)容包括軌道、路基、橋梁、隧道、電力及牽引供電、通信、信號、客運服務系統(tǒng)、綜合接地、電磁環(huán)境、振動噪聲、聲屏障、自然災害及異物侵限監(jiān)測系統(tǒng)等。聯(lián)調(diào)聯(lián)試將于下半年完成,年底前遼寧段可具備通車條件。
2月25日晚8時,在韓國平昌冬奧會閉幕式“北京8分鐘”表演中,沈陽新松機器人公司制造的24個移動機器人精彩亮相。這是中國新一代智能機器人第一次在國際賽事中表演高難度舞蹈動作,也是世界大型活動中,首次多臺機器人與演員同臺互動演出,填補了中國大型機器人表演空白,同時也創(chuàng)造了大型機器人完美協(xié)作的世界級范例,展現(xiàn)了沈陽智造乃至中國智造的最新進展。
為了讓貧困戶“離土不離家,進廠不進城”,朝陽市龍城區(qū)政府出資建起17個標準化扶貧工廠,每個工廠帶動100名村民就近就業(yè),并把標準化扶貧工廠所形成的資產(chǎn)以折股量化形式分給貧困戶,2017年實現(xiàn)1096戶貧困戶全覆蓋。有勞動能力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進廠打工掙薪金,每人每月收入1500元,無勞動能力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由寶聯(lián)勇久公司在扶貧工廠的收益中對其進行分紅,使貧困戶實現(xiàn)穩(wěn)定脫貧。龍城區(qū)新房村村民趙玉春對記者說,“沒這個廠子的時候,我在家閑著,整天看孩子,想找活也找不著。工廠建起來后,解決了我家的大問題?!?/p>
每一個鋼琴初練者的背后,都有一批痛苦陪練的鄰居。面對一大早就傳來的高昂但并不悠揚的琴聲,大連市民周先生為此寫了一篇 “致某樓層練鋼琴鄰居的一封信”,提出意見的同時還在信的末尾給出了專業(yè)的練習建議。這封信因為禮貌、專業(yè),還講情懷而被迅速流傳開來。周先生自己也是一位鋼琴愛好者,他理解初學者的不易,因此希望在允許對方練習與不影響鄰居之間找到平衡。
不久前在遼寧省博物館展出的《萬歲通天帖》是國家一級文物,一睹真容并非易事。據(jù)該館藝術部主任董寶厚介紹,《萬歲通天帖》不是王羲之一人的書法,而是書法世家瑯琊王氏一門28人集體創(chuàng)作的。此帖中收錄的是王氏一門真跡的摹本,因此《萬歲通天帖》又稱《唐摹王氏一門書翰》,這個摹本的產(chǎn)生還與武則天有關?!度f歲通天帖》曾被末代皇帝溥儀帶出宮,幾經(jīng)輾轉(zhuǎn)后散佚在外,被找到后由東北博物館(今遼寧省博物館)典藏?!度f歲通天帖》雖幸免于兩次大火,但也受到很大的創(chuàng)傷,至今火焚痕跡猶在。
3月5日,又是“學雷鋒紀念日”。沈陽客運段Z12次列車,20世紀90年代初就與雷鋒班“牽手”,組成共建單位。盡管設備設施不斷升級換代,乘務人員換了一茬又一茬,但“雷鋒”的身影卻從未離開。每逢學雷鋒紀念日,沈陽客運段都要請雷鋒班班長到Z12次列車上為旅客講述雷鋒故事,參與旅客服務,傳承雷鋒精神?!袄卒h精神對于我來說,就是讓旅客感受到那份實實在在、真真切切的關愛與尊重。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鄙蜿柨瓦\段Z12次“三八組”第48任列車長張宗玉如是說。
家住沈陽市大東區(qū)的孫金剛,5歲時因藥物中毒造成雙下肢殘疾。1995年,孫金剛在親朋好友和鄰居的幫助下,開了一家裁縫店。25平方米的房間、三臺縫紉機、兩把椅子、一個工作臺,這既是孫金剛自力更生的小店,也是他和蘇宏敏的家。每次顧客想要改褲腳時,走路吃力的他都會親自蹲下仔細量好尺寸,再扶著膝蓋站起來,“雖然我是殘疾人,但我也可以像健全人一樣生活,有自己的工作,養(yǎng)活家人?!碧K宏敏看著忙碌中的丈夫說:“周圍的人都知道他手藝好,不少人特意穿過兩條街來找他改衣服。還有家住別的區(qū)的,坐地鐵過來改裙子?!睂O金剛還一直免費幫助低保戶和殘疾人學習縫紉手藝,讓他們有一技之長,實現(xiàn)個人價值,也能嘗到自給自足的快樂。
各種水果、干果、蔬菜、肉類等食材到了尚蕾手里,像變魔術一樣很快化身為各種美好的造型。圓形的面包切片放上橙子和葡萄,就是一個小熊;石榴、砂糖與黑芝麻被她巧妙結(jié)合,就變成了一朵美麗的花……尚蕾每次將她做的早餐發(fā)在朋友圈時,都會引來一片贊嘆聲。尚蕾是大連大學的老師,她制作創(chuàng)意早餐的初衷就是為了兒子。原來,自從兒子上小學之后就開始挑食,因為擔心兒子挑食影響健康,尚蕾決定制作創(chuàng)意早餐。兒子每天對媽媽的愛心早餐充滿了期待,不但改掉了挑食的毛病,甚至有時主動提出和媽媽一起做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