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若晨
摘 要:“作業(yè)字普遍劣于練習字”,“寫、練分離”,這已是日常語文教師甚至其它學科教師常見的頭痛現象了,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寫字時,忙于追趕作業(yè)進度,無心關注字的美觀,二是練字時,專注于書寫技巧,忽略寫字速度。矯正這一現象的針對性策略也有二,即,練字時“技巧與速度并重”,寫字時“求速與求美并重”,若能長久堅持,則日常的作業(yè)字必能走向“既快又美”的理想境界。
關鍵詞:寫字練字;技巧速度;美觀實用
規(guī)范、端正、整潔的書寫漢字是有效進行書面交流的基本保證。現今語文寫字教學普遍得到了學校的重視,卻又出現了另一普遍現象——即很多學生練字時候寫的字工整、規(guī)范、漂亮,而寫在作業(yè)本上的字,卻令人擔憂。
一、時下的窘困——寫字與練字似兩張皮
(一)寫字差于練字。翻開學生的作業(yè)本,很多學生的書寫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有的龍飛鳳舞,難以辨認;有的滿地蚯蚓,歪歪扭扭;有的密密麻麻,一片混亂;有的寫出來的字缺胳膊少腿,錯誤一片。
(二)寫字多于練字。寫字是學生的日常習慣性活動,而練字最多是每天抽出15分鐘的書法課時間進行練習,有些學校就是五天中抽出一節(jié)課的時間作為練字課,練習的量不大,每次幾個字,給學生造成的印象是練字是一項專門性的活動,是練習技巧的。無論從數量上,時間上,學生都難以將寫字與練字等同起來,因此寫歸寫,練歸練。
二、成因的歸結——寫字與練字兩碼事
(一)寫字只講“速度”不講“美觀”
1.課業(yè)負擔過重 寫字求快不求美。過重的課業(yè)負擔將學生帶入了大量書寫的痛苦之中。盡管很多學生主觀上也想把字寫好,但面對這樣的情況,他們還是會選擇以完成作業(yè)為準,犧牲書寫,只求寫得快。長此以往,養(yǎng)成了提筆寫字快涂快抹的壞習慣,每天大量的書寫,滋長了這樣的壞習慣,久而久之,根深蒂固,改之,難也。
2.教師姑息遷就 忽略美觀形成定勢。作業(yè)評改,很多教師關注的是答案對不對,而很少去關注頁面整不整潔,字寫得好不好。學生抱有僥幸心理,第一次作業(yè)糊里糊涂也能過關的話,第二次作業(yè)他們也會用同樣的方法過關。如此一過兩過,就過成了學生書寫的壞習慣。
(二)練字只講“美觀”不講“速度”
1.講究形似 忽略實用的速度。練字時過于做作,起筆、收筆都要頓一頓,極個別老師還要求孩子一個筆畫頓三頓,認為這樣才叫有筆鋒。這樣的“造字”,只是手指運動,手腕沒有得到解放,所以寫起來又慢又生硬。
2.技巧缺失 實用速度無從追尋。實際教學中,很少有教師真正掌握“楷書快寫”的技巧,忽視了現在的楷書學習是為孩子將來寫行書打基礎,因此學生就將楷書快寫與潦草字畫上了等號,導致作業(yè)寫得亂七八糟。
到底該如何正確有效的引導,讓作業(yè)走向“既快又美”的理想境界呢?
三、改變策略——將寫字與練字兩者并舉
(一)練字須美觀與實用并重。練字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走向實用,因此在關注美觀的同時關注實用技巧的訓練是練字的必然趨勢。
1.養(yǎng)好習慣,奠定基礎。首先,姿勢正確。錯誤的姿勢會導致肩膀、手臂、手指等各部分肌肉緊張僵硬,影響運筆的靈活,字都很難寫好,更別說寫得快了。其次,想好再寫。很多孩子寫字看一筆寫一筆,寫作業(yè)看一個字寫一個字,這樣的習慣勢必阻礙寫字的速度。一定要養(yǎng)成把字放在心里,把句子放在心里的好習慣,想好了,下筆就不再猶豫,一鼓作氣寫完。
2.練好楷書,行書介入。在楷書練習有了一定的基礎后,讓四、五年級學生逐步走向實用快寫,可練習行楷。練習前,老師可用多媒體等平臺展示古代名家行書名帖,向學生細致介紹行書的基本知識和技巧。
3.多樣練習,提升功力。學生有了一定的快寫能力,接下來就是要讓學生在各種實用書寫格式中練習。首選的是在作文格子里抄寫經典短文,也可是課文等,按照作文格子的大小練習。其次是練習橫格書寫,注意字大小穿插的規(guī)律,筆畫連帶的呼應等。最后是練習空白紙頁的書寫,這是難度最大的,需要掌握橫豎排列的規(guī)則,整體把握書寫的要領。這樣,書寫便可達到實用之功效了。
(二)寫字須求速與求美并重
1.課業(yè)負擔,從容面對。作為學生,不僅要清醒認識書寫的重要意義,更要認識到書寫是磨煉性格,陶冶情操,增加個人底蘊的過程。不要總以課業(yè)負擔為理由,有時候寧愿舍棄一些機械無效的練習,而扎扎實實認認真真將字寫好,養(yǎng)成終身受益的好習慣。在追求一定速度的基礎上關注字的形態(tài)美,有意識地將練字習得的快寫技巧融入平時的寫字中去,久而久之,就會變成一種自動化的行為,字就能寫得既快又美了。
2.評價機制,巧妙運用。對學生書寫的評價,不能只停留在練字本上,更重要的是關注學生的作業(yè)本,用“既快又美”作為衡量的標尺,尤其是對待卷面的書寫,統(tǒng)一時間內,誰的書寫最漂亮,說明誰將練字與寫字融合得最好,像這樣的范例要大力宣傳和激勵,因此要加大卷面書寫分數的比重,而且真正落實到位。
四、成果彰顯——雖有成效但仍須持久堅持
(一)作業(yè)質量明顯提升,速度與美觀兼得。一、二年級書寫量不大的情況下,注重抓好楷書基礎,三年級增加軟筆以及行書練習,曾經一度出現日常書寫質量下滑的現象,經過一個學期,到三年級下冊逐步趨向穩(wěn)定,字開始老練成熟起來,到四年級逐步走向實用。400字的現場文章30分鐘能完成,而且整個頁面清爽,少涂改,字跡娟秀流暢。
(二)寫字教學定位趨向合理,藝術與實用并存。通過幾年的實踐,學校寫字教學定位清晰:讓每個孩子都能寫一手好字。讓練字成為平常事,讓寫字成為練字時。將書法的藝術性草根化,真正融入每個孩子的日常書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