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曉芳
摘要:“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在實施語文課堂教學中,課堂導入是一個關鍵的環(huán)節(jié),精彩的課堂導入將為一節(jié)課的順利開展奠定良好基礎。因此,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應該積極探索研究課堂導入的創(chuàng)設方法,提升自我駕馭課堂的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課堂導入;創(chuàng)設方法;課堂教學效率
語文,是一門藝術。呂叔湘先生說過“語文教學一半是科學,一半是藝術”,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探究課堂導入的設計外,還應重視導語的藝術性,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出語文的人文性。所謂“課堂導入”,就是教師在一節(jié)課開始是,為引入新的課題所說的話,它能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教學氛圍;它能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激發(fā)學生求知的欲望。因此,精彩獨到的導入不但能感染學生,也為一節(jié)課的順利進行打下堅實基礎。課堂導入只需短短幾分鐘,往往被很多老師忽視,認為這是浪費時間,不如直接切入主題更好。結果適得其反,語文學科要培養(yǎng)學生熱愛語文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以學生為本,落實新的教育理念。在語文教育教學之路上行走的九年,對教育教學有所發(fā)現與感悟,在此談談我對教學導入創(chuàng)設的幾點思考: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初中階段編排的每一篇課文都有其特定的背景及情感的表達,在教學中教師可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來創(chuàng)設不同的情境。比我我在教學《紫藤蘿瀑布》這課時,我說:“孩子們,今天天氣真好,老師帶你們去看一看我們美麗的勐馬瀑布吧!”學生瞬間眼前一亮,我又將拍攝的瀑布照片與文中紫藤蘿進行對比,學生通過課件上的明顯對比,很快就理解了課題的用意,這堂課也自然而然地進入了新課學習的階段。這堂課的導入設計也得到了老師們的肯定。創(chuàng)設情境的范圍很廣,可以是一副圖、一首歌、一段小視頻等等,目的就是引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圖文并茂,感受文本。
圖片與文字的完美結合,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中較為實用。如在教學《愛蓮說》一文時,我用多媒體展示出三幅蓮花美好形象的圖片,在每幅圖的右邊配上“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描寫蓮花的景點詩句。學生通過看圖與讀詩句,對蓮花有了一定認識,為下面學習蓮花的品格做了鋪墊。美麗的蓮花圖也給學生身心的享受與洗禮。
三、情感帶動,產生共鳴。
某些寫出了作者真摯情感的,能打動人心的作品,教師在教學中就要抓住情感二字,用充滿情感的質樸的語言去打動與感染學生。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可謂是一篇是“父子情”的名篇了,在教學此文時我的導入語是這樣的:孩子們,你愛你的父親嗎?你的父親為你做過些什么?我們的父母在生活中都是不求回報的為我們默默付出,他們的愛是無私的偉大的,你感受到了嗎?本文所寫的父親的背影,不禁讓作者流下了眼淚。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課文,去品讀這個感人的故事。這樣真摯的語言導入,喚起了學生的情感共鳴,產生了良好的學習氛圍。
四、歌曲導入,創(chuàng)造歡快的課堂氛圍。
動聽的歌曲,每個人都喜歡聽。在設計這個導入時,教師要能根據文本選擇合適的歌曲,既能夠調動課堂氣氛,最重要是要切入學習。2015年我在參加市級課堂教學競賽時,課堂導入就用歌曲導入。我教學的篇目是《小圣施威降大圣》,在課前我給學生播放了歌曲《猴哥》,初一學生很喜歡,一下子課堂氣氛就活潑起來,通過歌曲也切入的學習的主題(人物形象分析),學生對孫悟空的形象解讀的也很透徹,一首歌曲的導入,為這節(jié)競賽課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氛圍。
五、視頻導入新課,創(chuàng)設學習氛圍。
現代教學手段融入教育教學的最大優(yōu)勢就是能夠集音頻、圖畫、文本等為一體的現代化輔助教育手段,在教學中利用視頻能夠更生動地展現所教學內容,也給學生視覺的享受。如在教學《智取生辰綱》這篇課文,就可以采用視頻導入這一設計,新課前給學生播放《智取生辰綱》的視頻片段,觀看完后學生對取生辰綱的六個人物有了深刻印象,為新課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做了很好的鋪墊。學生既觀看了視頻,又掌握了相關知識,更提高了學習興趣。
語文課堂導入在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好的導入就是一節(jié)好課的敲門磚。我們勢必要進行多角度的深入研究,更重要的在教學中去嘗試,結合學生學情找到適合的導入方法。教學導入方式技巧,旨在提高教學課堂效率,創(chuàng)設良好課堂氛圍。
“教育是一門藝術”,課堂導入的設計也是一門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