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學謙
自2000年進入中國中央電視臺以來,我先后做過6年紀錄片編導,為廣受歡迎的《走近科學》欄目拍攝過大熊貓成長的故事,青海省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科學考察的故事,以及神舟飛船搜救的故事,并拍攝過200多位中科院院士等人物。
我一直最喜歡登山和攝影。我曾經爬過海拔5,100 米的青海高山和珠峰。我經常在這種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中拍攝光線漸逝時的山峰。
除了山地攝影之外,我還喜歡在長城上漫步、攀爬和攝影,我這樣做了有將近20年。北京周圍有長達400多公里的長城,最早可以追溯到秦代。這里的長城非常古老而漂亮。我發(fā)現(xiàn)攝影不足以捕捉長城的美,所以近年來我一直在使用攝像機。與爬山一樣,爬長城也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尤其是當我攜帶沉重的設備時。有一次,我甚至都摔倒了。不過謝天謝地,我沒有受傷。
無論在高山上還是在長城上拍攝,我都希望攜帶盡可能多的設備以便開展工作,但同時又必須保持較輕的負荷。當然,這是一個矛盾。威泰克集團打造的flowtech三腳架幫我解決了這個矛盾。它是一款輕便、穩(wěn)定、可快速設置的三腳架,讓我無需承受額外的負荷或繁瑣的設置便可及時捕捉精彩的瞬間。
兩年前在威泰克集團北京辦事處探討如何改進三角定位性能時,我第一次聽說了flowtech該產品當時仍然處于研發(fā)階段,但據(jù)說它將挑戰(zhàn)傳統(tǒng)的三腳架概念,所以我迫切地想要試一試!威泰克團隊承諾,一旦研發(fā)完畢,我就可以首先使用它 。
直到2017年春我才拿到演示版,但等待顯然是值得的!一個月后,我收到了我的flowtech三腳架,并帶著它開啟了一次新的旅程。
我喜歡用flowtech三腳架拍攝戶外運動、野生動物和紀錄片。在攝影機方面,我一般使用Sony FS7K、RED SCARLET-W和Nikon 810,并配以Sony 16-35F4、Nikon 24-70F2.8E、Nikon 70-200F2.8G以及ZEISS MILVUS 15,21 15,21 100135鏡頭。我發(fā)現(xiàn),配合Sachtler云平臺使用,有助于獲得完美的拍攝體驗。
flowtech三腳架在高山峻嶺中特別好用。在崎嶇的山上設置三腳架非常不容易,你必須找到穩(wěn)定的支撐點。有時候會刮大風,如果根腳不穩(wěn)定,三腳架就會隨著攝影機一起被吹跑。我曾經有過那種令人心碎的經歷。但自從有了flowtech之后,突刮大風吹跑三腳架和攝影機的日子就一去不復返了。
這是因為flowtech與其他三腳架的工作方式迥然不同。傳統(tǒng)三腳架的三角定位很難調整。大多數(shù)三腳架的調試需要花費將近一分鐘的時間,因為你必須調整好高度并分別鎖定每條支腿。而flowtech的鎖定和解鎖功能則可以確保非常快速的設置。它配有快釋制動器,可以同時部署所有支腿,并自動適應地面的情況。這就意味著你無需手動調節(jié)各條支腿上的各個制動器。而且,這種碳纖維材料的支撐系統(tǒng)非常穩(wěn)定。
在我最近的拍攝項目中,flowtech接受了一次真正的考驗。我選擇了海拔2,190米的一處地點,以高山和明代古長城為背景,而以現(xiàn)代風車為前景,拍攝了一張極其完美的圖像,將古代和現(xiàn)代文明、荒涼的自然環(huán)境和危險的境地融為一體。flowtech使我跋涉到拍攝地點更加容易,它的設置更加迅速。
今年我專注于人文紀錄片和風景主題。我將前往中國各地,包括川西的香格里拉和西藏的林芝。
正如威泰克集團兩年前承諾的那樣,flowtech三腳架確實打破了常規(guī)。它不同于市場上的任意其他三腳架。對于任何攝影師來說,它都是一款輕便、穩(wěn)定、不可或缺的工具,對我而言,它簡直就是個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