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研究"/>
遲桂花 孫潔 郝偉英
[摘要] 目的 探討神經內科護理對腦卒中糖尿病患者康復的護理配合價值及分析。方法 選擇腦卒中糖尿病患者100例為對象,并按照不同護理方法分為2組。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行神經內科護理。比較分析兩組護理效果。結果 研究組護理前的生活質量評分、SAS評分及SDS評分均與對照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護理后的生活質量評分、SAS評分及SDS評分均與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空腹血糖指標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餐后2 h血糖指標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尿微量白蛋白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康復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對腦卒中糖尿病患者施行神經內科護理可以提高康復效果。
[關鍵詞] 神經內科護理;腦卒中糖尿??;康復;護理配合;價值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03(a)-0119-02
腦卒中糖尿病均為臨床常見疾病,且對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質量均造成影響。腦卒中糖尿病患者的預后情況差,更會增加疾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因此需加強護理干預,以促進疾病早日康復[1]。該次研究工作旨在探討神經內科護理對腦卒中糖尿病患者康復的護理配合價值及分析?,F分析2016年3月—2017年3月間該院收治的100例腦卒中糖尿病患者100例的臨床資料,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該院收治的腦卒中糖尿病患者100例為對象,并按照不同護理方法分為2組。對照組性別:男性33例,女性17例;年齡:45~80歲,平均年齡為(56.50±2.50)歲;糖尿病病程時間:1~15年,平均年齡為(7.25±2.05)年;腦卒中類型:腦出血有34例,腦梗死有16例。研究組性別: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齡:46~79歲,平均年齡為(56.35±2.70)歲;糖尿病病程時間:1~15年,平均年齡為(7.30±1.98)年;腦卒中類型:腦出血有32例,腦梗死有18例。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腦卒中糖尿病患者行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腦卒中糖尿病患者行神經內科護理。神經內科護理具體操作:①心理護理。結合患者的心理狀況、疾病情況及文化水平,給予針對性的心理疏導措施,以提高其疾病知識掌握度,提高其治療自信心、治療配合度及護理依從性。②加強基礎護理。定期翻身,并重點觀察其皮膚是否有受壓,積極預防發(fā)生壓瘡;及時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保障其呼吸道通暢;密切觀察導尿管情況,積極避免靜脈血栓的發(fā)生;結合患者的疾病情況、身體狀況,給予科學性飲食指導。③肢體康復護理。盡早開展肢體肌肉被動活動,準確把握患者的病情恢復情況,逐漸增加訓練強度,促進患者肢體功能恢復。④語言功能康復護理。護理人員結合患者的個人喜好及認知特點等,逐漸增強其治療依從性,引導其復述所聽到內容,慢慢開展為發(fā)音轉化訓練,結合患者的實況適當增加發(fā)音量,患者恢復簡單發(fā)音后,可與其簡單交流溝通,以增加其詞匯量[2]。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的康復效果,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評分,血糖指標,護理前后的SAS評分、SDS評分,護理滿意度。
1.4 統計方法
兩組數據均納入統計學軟件SPSS 16.0進行處理分析,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康復效果比較
研究組有28例基本痊愈,有16例顯著進步,有4例進步,有2例惡化,康復總有效率為96.00%;對照組有21例基本痊愈,有15例顯著進步,有5例進步,有9例惡化,康復總有效率為82.00%;研究組康復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χ2=5.005 1,P=0.025 3)。見表1。
2.2 兩組護理前及護理后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研究組護理前的身體活動受限評分、疾病認知度評分、心絞痛發(fā)作評分、心絞痛穩(wěn)定評分、生活質量總分均與對照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護理后的身體活動受限評分、疾病認知度評分、心絞痛發(fā)作評分、心絞痛穩(wěn)定評分、生活質量總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護理后的血糖指標比較
研究組護理后的空腹血糖指標、餐后2 h血糖指標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護理后的尿微量白蛋白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4 兩組護理前及護理后的SAS評分、SDS評分比較
研究組護理前的SAS評分、SDS評分均與對照組無差異(P>0.05);研究組護理后的SAS評分、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2.5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研究組有38例十分滿意,有11例比較滿意,有1例不滿意,護理滿意度為98.00%;對照組有22例十分滿意,有20例比較滿意,有8例不滿意,護理滿意度為84.00%;研究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χ2=4.000 0,P=0.045 5)。見表5。
3 討論
腦卒中即腦中風,是臨床較常見的腦血管疾病。腦卒中的發(fā)病誘因較多,且疾病致殘率、疾病死亡率均高。腦卒中患者發(fā)病后,其身體健康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腦卒中糖尿病患者的疾病預后比。腦卒中非糖尿病患者更差,且康復措施的制定也造成一定限制。
以往采取常規(guī)護理為主,但護理效果不明顯,患者生活質量提高不明顯。該次研究中,給予研究組腦卒中糖尿病患者實施神經內科護理,包括心理護理、加強基礎護理、肢體康復護理、語言功能康復護理。從結果可知,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的護理后的生活質量評分、康復效果及護理滿意度更高,而SAS評分、SDS評分更低[3]。
綜上所述,臨床結合腦卒中糖尿病的疾病特點,在給予常規(guī)對癥治療過程中,實施神經內科護理可以有效改善情況負性情緒,提高其生活質量,提高其康復效果及護理滿意度,有重要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李小芳.神經內科護理對腦卒中糖尿病患者康復的護理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8):162-163.
[2] 隆衛(wèi)娟,施瑋.綜合康復訓練護理模式在糖尿病合并腦卒中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醫(yī)療裝備,2016,29(14):149-150.
[3] 李騰云.微信隨訪在糖尿病合并腦卒中患者中的效果評價[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7,21(21):2878-2879.
(收稿日期:2017-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