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選華
[摘要] 目的 該研究主要探討糖尿病營養(yǎng)門診在糖尿病綜合治療中的效果。 方法 分析2016年6月—2017年8月門診接收的72例確診為糖尿病的患者,糖尿病綜合治療門診采取內分泌科??漆t(yī)師與營養(yǎng)科醫(yī)師聯(lián)合診療的模式(研究組),并與傳統(tǒng)門診模式治療的糖尿病患者(對照組)進行比較。結果 研究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攝入量高于對照組,研究組脂肪攝入量低于對照組;研究組腰圍、餐后血糖、低密度脂蛋白低于對照組,且高密度脂蛋白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BMI、餐前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膽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比較傳統(tǒng)門診模式,在綜合治療門診就診的糖尿病患者的飲食攝入情況、營養(yǎng)、血糖與血脂指標都得到改善,證明營養(yǎng)與內分泌聯(lián)合門診在糖尿病綜合治療中起到積極作用。
[關鍵詞] 糖尿病;糖尿病營養(yǎng)門診;綜合治療;效果評價
[中圖分類號] R5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03(a)-0017-02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糖尿病患者也逐漸升高,特點為高血糖,與患者的胰島素分泌失調或者其它生理作用出現問題有關,從而引起血管、心臟、腎功能損傷等出現病癥,主要表現為多食、多飲以及多尿,但是會出現消瘦、肥胖或者體虛無力的情況。有Ⅰ型和2型2種糖尿病,其中Ⅰ型糖尿病多發(fā)于年輕人,消瘦以及三多的癥狀較為明顯,2型糖尿病多發(fā)于老年人,體虛無力的癥狀較為明顯。目前對于糖尿病的治療仍然在研究階段,沒有具體的根治此病的方式,所以現今糖尿病的治療只能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但是卻不能完全根治,主要有胰島素治療、口服降糖藥進行治療(磺脲類藥物、雙胍類藥物)以及運動飲食的控制治療,而糖尿病營養(yǎng)門診主要針對的是患者的飲食治療從而達到控制血糖的目的,營養(yǎng)糖尿病營養(yǎng)門診主要通過對患者的飲食情況、用藥情況、生活質量等進行詢問,然后對患者進行糖尿病指導以及針對每一個患者制定適合于個人的膳食方案,并進行隨訪,對于患者的情況變化實施膳食的改變,從而對糖尿病起到一些緩解作用。該研究選取2016年6月—2017年8月該院收治的72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分析門診接收的72例確診為糖尿病的患者,研究組36例患者實施內分泌科??漆t(yī)師與營養(yǎng)科醫(yī)師聯(lián)合診療的模式,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9例,平均年齡為(40.54±1.25)歲;對照組36例患者實施傳統(tǒng)門診模式治療,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20例,平均年齡為(41.25±1.36)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案
1.2.1 傳統(tǒng)門診模式治療 患者自己早晚進行胰島素的注射以及服用大量的降血糖藥物控制血糖,自行到醫(yī)院門診就醫(yī),并將自己的情況進行問卷調查的填寫,醫(yī)生在一段時間后進行電話回訪。
1.2.2 內分泌科與營養(yǎng)科聯(lián)合診療 內分泌科醫(yī)師需要對病患進行體重、血糖、血脂等的檢查,判斷糖尿病的情況,而且在治療后1~2周內到醫(yī)院內分泌科復診,并重新調整患者的用藥量以及進行血糖檢測,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胰島素以及口服藥物治療。并結合營養(yǎng)科醫(yī)師的治療,患者在糖尿病門診治療前需要進行預約,組織患者在營養(yǎng)門診聽關于糖尿病患者的日常飲食注意以及不能食用不利于病情的食物。營養(yǎng)醫(yī)師通過講解營養(yǎng)學的知識[1],包括食物的含糖情況、所含熱量、食物的搭配等,讓患者避免在日常生活中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在學習完后,營養(yǎng)師還需根據每一位患者的具體情況以及需求制定符合患者食用的食物,不宜食用的食物,還需進行飲食記錄,進行隨訪,隨時知道患者的病情以及控制情況。
1.3 統(tǒng)計方法
使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比較兩組確診為糖尿病的患者不同門診的治療模式,比較兩組患者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攝入量、脂肪攝入量、熱能、高密度脂蛋白以及治療后血糖、膽固醇與甘油三酯,從而比較兩組患者的的治療效果,從而進行進一步的分析研究,如下表1、表2所示。
3 結論
糖尿病的綜合治療主要包括藥物治療、運動治療、飲食治療、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結合從而控制患者的血糖含量,從而達到治療糖尿病的效果。其中藥物治療必須與其它治療方式結合,才能發(fā)揮最大療效,服用藥物控制血糖需要在醫(yī)生的正確指導下進行,并謹遵醫(yī)囑,堅持服藥并進行復診;患者的飲食控制是糖尿病營養(yǎng)門診的主要研究部分,飲食主要遵循控制熱量在適度范圍、保持飲食的平衡性以及多樣化、少食多餐以及定時定量的原則,從而對患者進行針對性飲食規(guī)劃,吃多種碳水化合物、少吃糖類以及脂肪、多吃纖維類食物、少吃快餐、少吃腌制品、多喝水;使用胰島素的患者一日最好用餐6~7次。糖尿病患者有的因為對此病的情況知之甚少,且不能完全根治糖尿病,患者一直服用藥物控制血糖,使患者的心理壓力逐漸增加,從而產生心理疾病,更甚者還會出現抑郁癥的情況,需要對患者實施心理健康教育:首先,醫(yī)護人員需要以熱情的態(tài)度接待病患,并給予及時疏導;為患者開展糖尿病知識公開講課,使患者對此病了解更加深入,從而獲得更大的信心去對抗疾??;也可以開展心理咨詢,患者一旦有疑問,可以進行心理咨詢,減輕心理壓力[2-3]。
糖尿病可以發(fā)生于任何年齡階段,如果妊娠期孕婦出現糖尿病則有可能會出現死胎、胎兒畸形、新生胎兒低血糖等危害性事件,營養(yǎng)門診對于此類患者多使她們食物攝入熱量為35~38 kal/kg、碳水化合物攝入量為食物55%~59%的總熱量、蛋白質為18%熱量等[4],不僅可以控制孕婦的體重,而且對于糖尿病的控制具有很好的效果。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腎功能衰竭情況遠遠比其它糖尿病患者嚴重,由于老年患者身體抵抗力下降且身體內的代謝機能逐漸減弱,所表現的癥狀以及飲食問題更明顯且不易控制,對于此類患者進行的飲食規(guī)劃必須嚴格遵守,吃飯需細嚼慢咽,才易于消化,結合內分泌科門診的治療方式,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石勱,楊勤兵,葉鈺.營養(yǎng)門診糖尿病醫(yī)學營養(yǎng)治療模式的研究[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3,21(4):437-439.
[2] 鐵冬花,郝迎春,吳瑞婷.針對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教育的臨床體會[J].健康教育,2014(16):90.
[3] 陸小艷.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教育及護理措施[J].齊魯護理雜志,2015,21(20):81-82.
[4] 黃敏之,李佩霞,杜偉佳.飲食控制對妊娠糖尿病的治療效果觀察[J].當代醫(yī)學,2013,19(14):95-96.
(收稿日期:2017-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