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子龍 劉茂川
【摘要】任何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在實施的過程中,勘查和設計的控制都會根據實際的情況發(fā)生相應的變化,因此,必須加大勘查設計控制的力度,嚴格的按照勘查設計的要求把握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的作業(yè)流程,必須盡可能的排除外部因素對勘查設計工作質量和效率產生的影響,才能從根本上促進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全面提升。
【關鍵詞】工程地質 防治 勘察設計 方案
科學合理的地質勘查手段,不僅是確保地質勘查數據準確性有效提升的關鍵,同時也為地質災害的防治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一、地質災害對工程勘查與設計造成的影響
1.勘查設備的要求
地質災害防治的勘查離不開先進設備的支持,這些先進設備的使用是確保整個勘查工作高效完成的關鍵。
2.設備質量產生的影響
所有地質災害防治工程中使用到的設備都必須進行嚴格的檢測,在勘查工作進行的過程中,必須準確、詳細的記錄相關設備的運行狀態(tài),同時按照設備維護的要求,定期的進行勘查設備的維護和保養(yǎng),才能確??辈閿祿臏蚀_無誤。
二、地質災害防治的策略
1.勘查人員職責的進一步明確
在勘查工作開始之前,必須組建專業(yè)的勘查隊伍,明確勘查隊伍的責任人,才能確保地質災害防治勘查工作的順利進行。
2.對勘查過程的全面監(jiān)控
首先,全面了解勘查人員的技術水平,并根據實際的情況進行專業(yè)知識和技術水平的培訓。制定詳細的勘查制度和措施,確保所有勘查人員都明確勘查工作的任務和目的,才能確保地質災害勘查工作的順利進行;其次,建立完善的內部質量檢驗制度。最后,建立完善的勘查驗收制度。勘查工作開展的過程中,確保所有勘查數據按照相應的標準和規(guī)范保存。
3.測量質量的控制
在進行地質災害勘查時,大多采用的是點線定位的勘探方式,并以此為基礎實施測量放線的工作,同時進行詳細的記錄。
4.測量數據的編制
在完成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的勘查工作之后,最終取得的數據必須以成果報告的形式呈現出來。而成果報告的編制則在充分體現地質災害的種類、地質災害的發(fā)展趨勢,可能產生的危害、形成的原因等相關情況的基礎上,為地質災害的防治提供了全面的數據支持,并提出合理的防治建議。
科學合理的分析地質災害勘查過程中所獲得的相關數據和資料,在進行成果報告編寫時,必須按照報告的要求整理和分析相關的資料信息,才能確保成果報告質量的有效提升。勘查報告的編制不僅要具備較強的邏輯性和系統(tǒng)性,同時也必須明確的闡述整個勘查工作的任務和目標,才能從根本上促進地質災害勘查工作效率的穩(wěn)步提高。
三、工程地質災害治理設計
1.指導思想
在充分掌握滑坡和邊坡的活動規(guī)律、影響因素等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合理的、科學的手段,堅持因地制宜、實事求是,對防治工程進行合理布設。將現階段的災害治理作為重點工作,尋找災害治理與環(huán)境保護二者之間的最佳結合點,這樣才能利用最小的代價得到最大的收益。
2.設計目標與原則
從變形機制的角度來看,因為受到于前緣開挖和地表水人等作用的影響,在前緣開挖過程中形成臨空面,在其作用下使得原有坡體內部的應力狀態(tài)將要發(fā)生變化,從而出現應力重分布等效應,最終出現斜坡變形。隨著地表降水人滲,斜坡土體長時間受地下水的浸泡,特別是土體抗剪強度降低,直接導致變形體穩(wěn)定性下降,因此防治工程治理應嚴格按照“根治變形”的原則,將防治前緣繼續(xù)強烈變形作為基本目標。工程布局以防止滑坡繼續(xù)發(fā)展,導致發(fā)生災難性地質災害為目標,在設置抗滑樁進行治理,確保變形區(qū)內設施和人員生命財產安全。在災害防治過程中,應采用有效的治理措施對滑坡的繼續(xù)發(fā)展進行限制,對其形成的誘發(fā)因素進行有效的控制;同時盡量減少治理工程對植被造成的破壞,并注意利用合理措施對坡面進行綠化,應按照地質單元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處理措施。
3.施工方案的形成和優(yōu)化
在初步形成設計方案的基礎上,應該充分利用先進的電腦技術,以達到促進設計效率和質量全面提升的目的。在計算過程中若發(fā)現計算結果不能滿足設計方案的符合相關要求,若有多個設計方案,則還需根據每個設計方案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等多方面條件,提供推薦方案。
施工方案需滿足以下幾方面的內容:①確保初步設計方案的內容符合合同書和任務書所提出的要求,確保項目初步設計階段的任務和目標的順利完成;②確保初步設計方案符合國家規(guī)定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要求,確保初步設計方案所采用的技術滿足相關的規(guī)定和標準;③確保這個設計方案中相關數據的真實可靠,將勘查工作所取得的數據信息充分的體現出來;④確保初步設計方案可以最大限度的促進經濟效益、社會效益。
4.施工圖紙的設計
在項目初步設計完成之后,必須對工程項目中所涉及到的各個分支進行工程施工圖紙的設計。在施工圖紙設計的過程中,必須以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為基礎,才能確保施工圖紙設計的科學合理。
施工設計圖紙完成最終的設計之后,必須嚴格的按照要求逐級的進行圖紙的審查。業(yè)主可組織邀請設計單位之外的專家對設計圖紙進行審核,設計過程中所采用到的計算公式、方法、步驟等一并整理成書面的材料,與設計圖紙一同上交進行審核,并詳細的記錄最終的審核結果。設計圖紙審核完成之后,設計人員根據審核記錄,對設計圖紙進行修改和進一步完善,并在設計圖紙修改完成之后,交由相關技術部門進行驗證,在確定其符合要求之后,才能將其交付工程項目的業(yè)主方。
總結語:綜上所述,工程地質災害防治對整個社會的穩(wěn)定存在重要影響,因此必須加大勘查設計控制的力度,嚴格的按照勘查設計的要求把握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的作業(yè)流程,必須盡可能的排除外部因素對勘查設計工作質量和效率產生的影響。工程地質災害防治勘察與規(guī)劃等相關問題一直以來都受到人們的重視和關注,尤其是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我國已經具有較高的技術水平和裝備水平對工程地質災害進行勘察,相信未來工程危害會得到逐漸的改善。
參考文獻:
[1]段清泉.某鐵礦區(qū)1#溝地質災害防治方法研究[J].工程技術研究,2(117,(2).
[2]魏樂軍.工程地質災害防治技術與應用[J].住宅與房地產,2017,(21).
[3]施三燕,袁禮洪.對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huán)境利用分析[J].南方農機,2017,4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