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丹珍
【摘 要】 兒童從幼兒園升入小學一年級是他們人生旅程中一段重要時期。在這個特殊的階段如何使幼兒順利過渡,對幼兒之后的發(fā)展能夠起到很深遠的影響。新一代兒童是末來的主人,末來世界對人才素質的要求更為全面,不僅要有智慧的頭腦,健康的身體,還要有緊跟社會發(fā)展的適應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溫馨和諧的人際關系利于幼兒身心健康與發(fā)展,因此,培養(yǎng)幼兒人際交往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關鍵詞】幼小銜接;人際關系;培養(yǎng)策略
幼小銜接是兒童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多數(shù)家長為了使幼小銜接順暢給孩子報了拼音識字班、算術英語班等,突擊為孩子進行知識儲備,生怕孩子在學習在被落下。事實上,這個階段家長和教師更應該重視孩子的人際交往教育,使孩子在更換環(huán)境情況下得以盡快適應,使幼小銜接真正能夠良好過渡。
一、尊重他人是取得良好人際關系的第一步
教師在講臺上耐心細致講課,幼兒卻在底下自顧自玩耍玩具時,這就表現(xiàn)出了對教師的不尊重。這樣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出幼兒明確的提示,教師講課時不玩玩具是對教師基本的禮貌和尊重,告訴他們用心關注是尊重一個人的表現(xiàn)方式,沒有什么比上課認真關注教師更能體現(xiàn)出一個學生對教師的尊重了。人與人之間首先要相互尊重,這是我們傳遞給孩子們的人際交往道理。尊重他人才能獲得尊重,走好人際關系的每一步,相互尊重都是最重要的。
二、樂于與他人分享可以贏得良好人際關系
在家里,家長總是把最好的東西留給孩子,孩子就沒有形成好東西要與人分享的意識,孩子也無從懂得與他人分享的快樂。我們時常能夠觀察到到幼兒抱著自己的糖果罐或者玩具不肯與他人分享,使得身邊的小伙伴一個個離他而去。望著那些離去的背影,幼兒或多或少都會有些莫名的失落。這時,教師可以適時地告訴幼兒為人慷慨的諸多好處。當別人得到自己手中的糖果和玩具時,付出的幼兒會獲得別人的感謝,得到感謝,并且看到小伙伴的笑容是多么開心的事情,而且,大家還可以互相交換,付出的一顆糖果可能換回來一張漂亮的剪紙,歡樂成了雙倍的,何樂而不為。
三、在能力范圍內給予他人幫助可以體現(xiàn)自身價值
幼小銜接階段的兒童已經6歲,在家理應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在學校也應該按照教師的要求協(xié)助完成一些簡單的整理打掃等事務。家里的每一位成員都要為自己的家出一份力,同樣道理,班上的每一位學生都要為班級建設出一份力。助別人可以讓別人輕松,因為自己也常常需要別人的幫助,那么反過來幫助別人,當然也是應該做的。
四、學會寬容地對待別人不小心犯下的錯誤
辛苦拼好的拼圖被別的小伙伴不小心撞散,心里一定會浮現(xiàn)出不開心。事實上,很多時候,我們都得面對別人的小錯誤給我們制造出的某些小麻煩。教導幼兒學會原諒是幼兒交往中間難能可貴的要領。
當小伙伴不是故意做錯了事情,那只是意外,要教導幼兒不要計較不可抗因素。每天有無數(shù)的意外在發(fā)生,要學會冷靜地面對意外的存在。而有的小伙伴確實是故意在搞破壞,但事后醒悟時,要教導幼兒接受來自對方的真誠道歉,切不可不依不饒。原諒他人就是原諒自己,原來的朋友依然可以快樂的在一起玩耍。
五、幼兒在游戲中要學會遵守公平的原則
幼兒的人際交往,很多時候是在一起做游戲。游戲規(guī)則明確公平,小朋友才能一起玩得很高興,否則,會引來矛盾重重。“耍賴”或者“作弊”這類詞匯來訓導幼兒會顯得不合適,他們大多只是玩心過重,還沒有考慮到公平的游戲規(guī)則對于游戲本身的作用。對幼兒教導的時候,可以多設身處地為幼兒著想,讓他們自己發(fā)揮想象,假如自己不遵守游戲規(guī)則對別人是多么的不公平,別人總是因為自己不遵守規(guī)則而輸?shù)粼撌嵌嗝椿倚膯蕷猓簿筒粫僭敢饫^續(xù)游戲了。所以說,沒有公平的規(guī)則,游戲玩不成,結果事與愿違,不如遵守游戲規(guī)則,使小伙伴們能夠快樂把游戲進行到底。
六、誠實是人與人交往的根本要素
幼兒與家長之間、與教師之間、與小伙伴之間,都必須做到誠實才能贏得別人的信任。別人的信任是非常美好的一件事。人無信不立。把真話說給大家,不要有絲毫的隱藏。做一名陽光下坦蕩的好兒童,是父母的期許,是教師的渴望。只有誠實的品質才能夠成為小伙伴們的好朋友。
七、與家長合作積極做好幼兒情緒管理
“小王子”和“小公主”們從各自家庭的寵溺里來到大的生活環(huán)境中,他們多數(shù)以自我為中心,常常發(fā)生沖突以至于鬧情緒。我們應該看到,他們的確是受到了家庭一些不好的影響。比如,父母容易情緒失控,甚至有破壞行為,那么這樣家庭的孩子也會沿襲使用這種不好的情緒表達方式。教師要和家長多取得聯(lián)系,爭取與家長共同認識到情緒失控行為給孩子帶來的負面影響,找到適宜的方法避免再次出現(xiàn)。幼兒在良好環(huán)境的感染下,一定會慢慢學會管理好自己的情緒,與小伙伴更好的相處。
總結
教育專家研究顯示,從長遠發(fā)展來看,幼兒的社會適應能力要比學業(yè)能力更為重要。幼兒園邁入小學,教師、小朋友以及幼兒之前的行為規(guī)范和自己的角色期望都發(fā)生了變化。教師的權威使他們形成了一定的心理壓力和心理負擔,從前的小伙伴也變成了存在學習競爭的同學關系,家長的要求從之前的關注健康成長增加了很多學習成績的要求,這些問題使幼兒產生困惑和不適應,教師和家長要為幼兒解釋好這些困惑,教導他們在和諧的人際關系中共同去適應這些變化,從一個幼兒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小學生。
【參考文獻】
[1]吳育紅.混齡區(qū)域活動中幼兒異齡交往策略研究[J].山東教育,20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