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慧
【摘 要】幼兒禮儀教育需要循序漸進的過程,其良好習慣并非一蹴而就的養(yǎng)成,離不開日常生活中的不斷培養(yǎng)。對幼兒加強禮儀教育,是使幼兒整體素質提高的有效途徑之一。本文針對幼兒禮儀教育的培養(yǎng)進行了較深入地探討,通過在日常生活融入文明意識,積極開展各類禮儀活動,使幼兒文明禮貌習慣逐步得到鞏固等措施得以實現(xiàn),對于幼兒健康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幼兒禮儀;良好習慣;幼兒教育
前言
禮儀,簡單而言就是為維持社會正常運轉,人們被要求最基本的共同遵守的道德規(guī)范,是在相互交往和長期共同生活中人們逐漸而形成,并以習慣、風俗及傳統(tǒng)等多種方式逐漸被固定而流傳下來。禮儀是在社會交往活動中人們的行為準則與規(guī)范。自古以來,我國就是具有悠久歷史而文明的國家,具有“禮儀之邦”的美稱,古語云“不學禮,無以立”。文明禮貌教育應由幼兒從小抓起,目前很多家長都對此忽視。
1.在日常生活中融入文明意識,在細節(jié)中能夠體現(xiàn)出真情
幼兒第一任老師就是家長,培養(yǎng)好幼兒的禮儀,使其成為有禮貌、有教養(yǎng)的人,在社會上對于幼兒的日后立足十分有利。善于發(fā)現(xiàn)幼兒的優(yōu)點,鼓勵幼兒將優(yōu)點充分展示,在自我表現(xiàn)方面具有正確意識。家長應帶幼兒經(jīng)常參與各類社交活動,在社交活動中逐漸學習并加深體會,家長為幼兒在公平環(huán)境方面進行合理選擇和維護,主要是由于幼兒的社交方式都是對家長行為進行學習。
作為幼兒教師經(jīng)常對幼兒提出要有禮貌的要求,得到他人幫助應及時說:“謝謝!”表示感謝。見人應主動打招呼并說:“你好!”碰了他們不小心應及時說:“對不起!”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的示范作用十分重要。例如在幼兒園中,幼兒早上洗手時,幼兒教師給幼兒袖子拉起,幼兒會對教師說聲:“謝謝!”教師回應“不客氣!”幼兒對教師笑了,對在他周圍的小朋友說:“老師和我說不客氣了。”然后教師給其它小朋友拉起袖子時也會聽到:“謝謝”,教師及時回應:“不客氣!”一次幼兒教師帶幼兒園的小朋友去玩走輪胎,很多小朋友之間也沒有出現(xiàn)頑皮的現(xiàn)象,坐在輪胎上的教師看小朋友在玩耍,一個小朋友給老師來捶背,老師很感動,說聲“謝謝!”幼兒笑的很開心“不客氣!”開心的笑容洋溢在幼兒臉上,幼兒教師也十分開心。令教師意外的是,一句簡單的“謝謝”,小朋友聽到后將十分開心,也許幼兒在謝謝中,能夠感受到教師對幼兒的尊重。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使教師能夠充分意識到,幼兒教師的言行對于幼兒的重要性,對于幼兒教師時刻注意言行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盡可能為幼兒樹立良好的示范作用,提高幼兒文明意識,使幼兒在細節(jié)中逐漸掌握對同伴的關心,對他人的尊重。所以,在幼兒教師和幼兒之間,幼兒教師之間的對話應注意,多采用禮貌用語,從自身行為對幼兒產生積極地影響,進而使文明禮儀教育提高效果。
2.通過系列禮儀主題活動的開展,使文明禮貌習慣得以鞏固
幼兒養(yǎng)成的良好禮貌習慣并非一蹴而就,應在點滴、細節(jié)中逐步形成,如幼兒園組織生動的主題活動,積極引導青年教師選擇文明禮儀教育方面的有關題材,撰寫教案向各位教師進修展示,不只是使幼兒提高文明意識,對于青年幼兒教師也是十分重要的鍛煉機會。在幼兒園中可結合存在于生活中的不文明、不友好、幼兒具有冷漠表現(xiàn)等情況,開展《請讓我來幫助你》、《對不起,沒關系》、《安靜》等相關主題教育活動,協(xié)助幼兒對文明禮貌行為及語言進行鞏固,采取游戲扮演方式,使幼兒提高對照顧人及同情人的體驗,融入具體角色中進行感受,使幼兒融入具體實踐中,在自然真實的交往中逐漸掌握對文明語言和禮儀的合理使用。
3.“文明禮儀”課題相關研究活動的開展,形成寓教于樂的特色
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利用良好的文明禮貌環(huán)境對于形成幼兒文明行為習慣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文明禮儀”相關研究活動在幼兒園中逐步開展,評比幼兒在生活中的禮貌行為,可授予“聰明小天使”、“美麗小天使”等稱號。這個想法對于幼兒比較新穎,使幼兒的注意力得到吸引。幼兒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自我約束平時的表現(xiàn),在對幼兒行為進行評比時,使幼兒了解評比目標和具體要求,鼓勵幼兒想想哪些小朋友在平時做到了良好行為,應選哪些幼兒做到完全了解,使幼兒將各自心目中平時具有良好表現(xiàn)的幼兒選出,實現(xiàn)公平、公正,禁止將幼兒評比積極性打消,再將評選出的優(yōu)秀幼兒照片在幼兒園內張貼,成為幼兒的學習榜樣,鼓勵幼兒以這些獲得榮譽稱號的幼兒為榜樣,認真學習他們的長處,早日獲得榮譽稱號。
4.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在日常游戲活動中的培養(yǎng)
在幼兒活動中是以游戲為主導,這是幼兒各種活動中最喜歡的一種方式,在游戲中幼兒扮演不同角色,對社會規(guī)范及各種行為準則進行深入學習。幼兒教師應充分把握游戲過程中的良好機會,對幼兒實施必要的文明行為教育,結合有利教育時機,隨機對幼兒進行及時的教育,使良好的道德行為得到鞏固,不良行為及動機得到克服。諸如在幼兒家中存在比較凌亂的場面,吃和用的東西散落在地,兩個幼兒邊爭吵邊拉扯玩具“娃娃”的衣服。兩個幼兒拉扯“娃娃”都不松手,也不相讓。在發(fā)現(xiàn)幼兒教師來了后,一位幼兒說:“老師,這是我先拿的娃娃,娃娃的媽媽是我?!绷硪粋€瑤瑤也說:“老師,我要做這個娃娃的媽媽?!庇變航處煼謩e向兩個幼兒了解具體情況,一個幼兒低著頭不說話。幼兒教師說“告訴老師,看怎能幫到你?”幼兒撅嘴說:“我要喂娃娃吃飯,他不讓我喂,我生氣了?!笔虑樵瓉砣绱耍蛔屇阄雇尥?,他們有不對的地方,但生氣就亂扔東西,這樣也不對啊。如果早點向老師和小朋友告訴這件事,大家都能幫你解決啊。幼兒低著頭,教師讓幼兒收拾一下東西,其它小朋友也都來幫助她收拾東西,因此幼兒教師和她說:“你要感謝誰???誰幫你把東西整理好的???”幼兒向幫助她的其它小朋友說了聲:“謝謝!”這些小朋友都笑著對她說,“不用謝!”在這些小朋友的共同幫助下,她和小朋友又開始重新玩起來了。
對幼兒理解“分享”的涵義進行有效引導。最好的方法就是給幼兒相似的兩件玩具,再從幼兒手中拿走其中一件,交給其它幼兒。若只有一件玩具,不能擺平,就要對幼兒說:“現(xiàn)在應該輪到其他小朋友玩這個玩具了,等他玩一會再給你玩,咱們先做別的游戲吧?!痹诰唧w事件中指導幼兒掌握禮儀,使所接納幼兒的人逐漸更多,為幼兒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5.結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精神文明建設中,禮儀教育是個十分重要的研究內容,文明禮儀及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對于幼兒的終生發(fā)展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本文針對幼兒禮儀教育的培養(yǎng)進行了較深入地探討,通過在日常生活融入文明意識,積極開展各類禮儀活動,使幼兒文明禮貌習慣逐步得到鞏固等措施得以實現(xiàn),對于幼兒健康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陳嬌嬌.淺析幼兒禮儀養(yǎng)成教育策略獻[J].新西部,2013.10
[2]宋新榮.淺談幼兒禮儀教育的幾種方式[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5.9
[3]騰守堯.融合·生態(tài)式教育·智慧[J].江蘇社會科學,2014.5
[4]沐文揚.建構生態(tài)式教學評價——促進師幼可持續(xù)發(fā)展[J].學前教育研究,2016.11
[5]楊如燕.幼兒禮儀教育之園本策略芻議[J].新課程研究,2016.3
[6]王賀蘭.當代中國青少年禮儀教育的反思與建構[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