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
【摘要】本文開始提出了“我們嘗試到了小學語文多文本閱讀教學的優(yōu)越性”,接著從多文本閱讀教學在擴充小學生的閱讀量上優(yōu)于單篇教學;多文本閱讀教學比單篇教學更能有效提升閱讀效率,提高閱讀積極性;小學語文落實多文本閱讀教學的策略等三方面來論述小學語文多文本閱讀教學的優(yōu)越性。
【關鍵詞】多文本閱讀教學 單篇教學 閱讀興趣 閱讀量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4-0182-02
自“多文本閱讀教學”在我校開展以來,我們感受到了它的優(yōu)越性。下面我來談一談對小學語文多文本閱讀教學的認識:
首先,多文本閱讀教學在擴充學生的閱讀量上優(yōu)于單篇教學。
所謂多文本閱讀教學,就是教師在一個特定單位時間內(nèi),指導學生圍繞一個或多個議題,閱讀相關聯(lián)的多篇也是拓展閱讀教學的一種新形式。要求學生快速讀,抓住關鍵點提煉出有效信息。這為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快速社區(qū)有效信息奠定了基礎。
而現(xiàn)在小學語文教學多采用單篇教學法,就是按照教材編排的順序一課一課進行解讀分析,一般一篇小文需要花費二至三個課時來學習。當然,單篇教學仍然需占據(jù)小學語文教學主要的一席之地,因為一些語文知識,例如,字詞的識記、語法、修辭方法及文章的寫作方法等等,這些語文知識如果不靠教師指導、強化,僅靠學生自學是行不通的。但是過度地挖掘,繁瑣的分析,把一篇通俗易懂的文章分解得支離破碎,學生的新奇感和興趣就會逐漸淡化,在老師的監(jiān)控之下,課堂上只能被動地聽講、筆記,翻來覆去地讀課文,這樣嚴重制約了學生的閱讀量。更有甚者,許多小學生一個學期下來除了課本上二十八篇課文之外,再沒讀過其他文章或者書籍。這樣,學生的閱讀興趣沒有被激發(fā)出來,閱讀量嚴重不足。溫儒敏教授曾說過:中小學閱讀教學最大的問題是書讀得少。這不僅指課外讀得少,而且指課上學生的閱讀字數(shù)少,閱讀遍數(shù)少。而且《小學語文新課標》中明確指出的“小學生課外閱讀總量不得少于一百萬字”也成了一紙空談。閱讀量沒有保障,那么小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寫作能力都相對低下,對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發(fā)展構成嚴重障礙。
其次,多文本閱讀教學比單篇教學更能有效提升閱讀效率,激發(fā)小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多文本閱讀教學與單篇精讀教學相比,在同樣時間內(nèi),閱讀量是后者的幾倍,若仍保持原來一貫的閱讀速度是無法完成教學任務的。當今社會已進入信息化時代,新知與日俱增,如果想獲取大量信息,必然要培養(yǎng)學生迅速閱讀的能力。當然任何一種技能的形成絕非一朝一夕之功,都需要長期的培養(yǎng)訓練。而多文本閱讀教學模式的應用大大增加課堂的信息量,單位時間內(nèi),學生還需要完成閱讀和提煉信息的任務,這就訓練了小學生速讀、瀏覽、跳讀以及尋讀的讀書能力,久而久之小學生閱讀速度自然會有顯著,提升閱讀效率高了。而且在不斷的整合閱讀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也會得到不斷鍛煉,會變得更加活躍。
單篇精讀教學模式,過度的品詞析句,教師過度的提問、講解,學生也只能被動的聽講、回答,極難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而多文本閱讀教學,同樣的時間內(nèi)可讓學生閱讀多篇文章,內(nèi)容不同,情節(jié)各異,十分有利于激發(fā)小學生閱讀興趣,能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閱讀、去思索、去表達、去傾聽,從而有效激發(fā)他們閱讀的欲望。
最后,小學語文落實多文本閱讀教學的策略。
教師在進行多文本閱讀教學時,可以先根據(jù)文章的內(nèi)容、背景和表達方式等多角度地篩選一個中心議題,然后圍繞議題選擇閱讀材料進行閱讀和集體建構,最終達成共識。具體方式如下:
一、課內(nèi)單元多篇整合
此種方式,是依據(jù)教材中每個單元的內(nèi)容開展多文本閱讀教學,通過單元導讀提煉閱讀議題。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四篇課文《白鵝》、《白公鵝》、《貓》和《母雞》時,筆者就是采用多文本閱讀教學法來學習的。四篇課文教學的重難點,都是引導學生在閱讀中了解動物的不同習性,學習作者的描寫方法。在教學時,我引導學生通過默讀、跳讀、尋讀的方式,提煉出印象深刻的語句,篩選出一些典型的句子用課件呈現(xiàn)出來,訓練讀中感悟,體會幾位作家風趣幽默的語言特點和對小動物生動刻畫的絕妙之筆。擬人手法在四篇課文中都多處存在,課堂上,幾個學生繪聲繪色的朗讀,每個學習小組選派代表登臺表演,在熱烈的學習討論氛圍中感受作家們對小動物的喜愛、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二、課外讀物的有效整合
這種多文本閱讀教學常見于小學繪本教學中。例如前不久。筆者就聽過這樣一節(jié)低年級多文本繪本教學課——《不一樣的媽媽》。執(zhí)教者選擇兩個繪本,一本是《大衛(wèi),不可以》;另一本是《媽媽,我要去旅行》。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閱讀、梳理兩個小故事,對比兩位性格截然不同的媽媽的形象。老師趁機質疑:你喜歡哪一位媽媽?你有一位什么樣的媽媽?你能給大家講一個自己好媽媽之間的小故事嗎?……學生在老師恰當?shù)囊龑е?,展開充分的討論與表述,最終都體會到媽媽是世界上最平凡最偉大的人。自己生活中的媽媽和兩本書里的媽媽一樣,不管是嚴厲還是溫柔,媽媽都是愛我們的。小孩子對媽媽的感恩與熱愛之情被充分喚醒了,紛紛舉手表述自己是如何愛媽媽的。
三、由單篇走向整本書閱讀
這里所說的“單篇”,指課本上的某一篇課文。多文本閱讀教學猶如一只輕巧的小舟,它載著學生們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把學生閱讀的興趣,有課內(nèi)引向課外,由讀一篇課文到急不可耐地尋求閱讀與之相關的整本書籍。比如,人教版里有一篇《冬陽童年駱駝隊》,這是林海音《城南舊事》這部小說的后記。有的老師在教學這篇課文時,從《城南舊事》里摘選幾個片段進行多文本閱讀。課堂上,學生們通過對幾個片段的朗讀、體會與討論,最終被作家林海音那樸實純真的筆調和那夢境般的語言徹底折服了。課后迫不及待地買來小說《城南舊事》,在班內(nèi)傳閱開來。這種方式就比較自然地把單篇教學、多文本閱讀、讀整本書結合了起來,達到非常理想的教學效果。
總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小學多文本閱讀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又一種形式,它是單篇精讀教學的有效補充。那么,多文本閱讀到底應該如何更好地服務于當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呢?這還學要我們在教學中不斷地關注、研究與實踐。
參考文獻:
[1]李開忠.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4,(02):45.
[2]蔣軍晶.群文閱讀:閱讀教學的跨越式變革[J].小學語文教學,2014,(10):78
[3]王亞,駱文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語文世界,2012(01).
[4]徐秀春.當前小學群文閱讀教學研究綜述[J].小學教學參考,2015,31:1-4.
[5]崔巒.群文閱讀再出發(fā)[J].小學語文教學,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