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力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9-0102-02
小學生語文能力是指“閱讀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寫字能力、寫作能力”的發(fā)展。素質教育就是要面向全體學生,把每一個學生都教好,關愛他們的學習和健康,讓他們學會做人,學會求知,使他們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和民族文化的優(yōu)秀。現(xiàn)就小學生語文能力培養(yǎng)的做法淺談解析:
一、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
我們知道,當今這個時代小孩最開始就是和爸爸媽媽一起看繪本,聽爸爸媽媽講繪本故事;在幼兒園接觸最多也是圖文并茂的繪本,其實這就是一種啟蒙的閱讀。到了小學,閱讀方式也進行了提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中之重。朗讀又是語文教學中最常用的閱讀練習形式,朗讀是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重要一環(huán),是鍛煉口才的途徑,是培養(yǎng)學生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的重要手段。為此,我讓學生體驗到閱讀獲取知識智慧的信息,必須多朗讀,多讀書,多積累詞匯,多藏書,才能提高表達能力。我要求每個孩子每月至少一次到圖書館,通過到圖書館,讓他們博覽群書,在知識的海洋里愉快地遨游。教育學生明白,閱讀對將來的前途有直接的影響,學好祖國語言文字,將來社會交際,上崗面試等都要求有較強的口語表達能力,這其中“說好普通話”也是基本要求。俗話說“讀書百遍,而義自見”。閱讀的形式有多種,如:范讀、領讀、自然讀、分角色讀和默讀等。教學要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指導預習、熟讀、背誦、查字典,一邊讀,一邊想,學會批、注、畫、圈等。閱讀教學中,學生對課文內容可以通過閱讀去獲得感知,所以在讀課文時先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掌握文章的語氣、節(jié)奏、句式、格調等,思考作者蘊含的思想情感,充分感知課文準確的用詞生動語句,巧妙布局,感人的情境等。主動地去深挖教材,因班因人施教,多注意后進生的輔導,讓他們用適合自己自由讀的方法去讀,去感知,從中獲得閱讀的樂趣。
二、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
在生活中,口語表達常常是一個人氣質、風度和智慧最直接、最現(xiàn)實的表現(xiàn)。談吐高雅、語言幽默、語風嚴謹、語調得體是每個人追求的品質,這種品質不是與生俱來的,后天的熏陶和鍛煉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我們可以按照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由分解到整體訓練的原則,以發(fā)展孩子的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為重點,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激發(fā)孩子的說話欲望,大面積進行口語訓練,具體做法如下:
1.在平時的字、詞、句訓練中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詞是語言的基本單位,句是語言表達的基本形式。因此要讓學生把話說好,首先應抓詞、句的訓練,從平時訓練的一點一滴做起。
2.糾正語病。學生在說話時,常常出現(xiàn)語病。如"嗯"、"啊"不斷。這些問題一方面說明詞語不豐富,邏輯性不強,另一方面是口語表達能力弱,思維能力不強的表現(xiàn)。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克服這些毛病,首先教師的口語表達應成為學生的楷模,無論與學生交談還是上課都要做到口齒清晰,用詞達意準確,表達有條理,語句精煉,以自身去感染學生。
3.在各種活動中訓練學生的口語。
小學生活潑好動,好勝心強,要抓住這一特點開展活動,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鍛煉口語。如:班隊課上,讓學生開展朗誦詩歌、講故事、表演繪本劇、繞口令等;實踐證明,這些活動既為學生的口語表達提供了良好的機會,又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口語表達的積極性、主動性。
三、寫字能力的培養(yǎng)
信息化時代,有了語音輸入,有了智能識別,是否對寫字就淡化了?恰好在這個時代下,孩子的寫字能力培養(yǎng)更加重要。我在日常教學中,常常教育學生要懂得:寫出一筆好字,能折射出一個人的內涵與素養(yǎng),給人以美的享受,能提高學習成績。俗話說“文如其人,字如其人”反映一個人的學識、性格與氣質以及責任感,就是這個道理。例如:寫作業(yè)、請假條、留言條、觀察日記、求職書等,書寫規(guī)范,表示對他人的尊重和負責,具有德育、智育和美育的意義。要想學生寫好字,首先要求教師要把字寫好,持之以恒,做出示范。在教學中,我力爭做到精美板書設計,點畫準確,筆順合理,結構整齊,字跡清晰,整體美觀,讓學生受到熏陶。我還強調說:如果寫不好字,不但會影響學習成績,還會影響將來的生活與工作。寫字的藝術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寫字的教育不僅是一種單純的技法傳授,還必須遵循美育的原則來進行,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四、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
寫好作文是小學生的學習任務之一,“作文就是用筆說話。”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難題。孩子所見有限,教師不可能堂堂課帶學生出去參觀考察,觀賞風景,所以學生對于寫作感到枯燥無味,腦子空白,無話可寫,無事可敘,無感可發(fā),應付習作,出現(xiàn)空洞無物,沒有主線,條理不清,無中心,表面化等。針對這些問題,我從看圖寫話培養(yǎng)起,循序漸進地鍛煉學生的觀察力、思維力和想象力。學生愛看動畫片,我就利用電視、電腦、光盤等讓學生觀看,然后讓他們談談感受和體會,復述故事,贊美大自然風光的訓練方式來拓展他們的視野。從說促寫,逐步提高,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積累,激發(fā)學生寫作靈感。平時積累詞匯,先寫好每一句話,再寫好每一段話,最后整理成篇,經過長期訓練,形成良好的寫作習慣,提高寫作水平。
多年的語文教育教學實踐,我認為小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非常重要,是新時代素質教育的基礎和核心。它是時代的呼喚,是全面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和“科教興國”戰(zhàn)略?;A教育的根本任務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質,我體會到,不靈活的學習使學生變得呆板、內向、孤僻、膽小、無拓展能力;被動地學習缺乏創(chuàng)造性,靜態(tài)地學習思維反應緩慢,缺乏自主創(chuàng)新。這就要求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必須選擇適合自己的教法,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會閱讀、會講述、會寫字、會寫作”的良好習慣。
教育就是為孩子們打開一扇窗,引導他們了解美好的世界和充實自我,培養(yǎng)興趣、養(yǎng)成好習慣,成為社會有用之才,為社會進步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