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曉林
【摘 要】本論文探討了班主任工作管理的一些具體做法。
【關(guān)鍵詞】班主任工作;以嚴為本;用愛滋潤;春風化雨;勤細結(jié)合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1-0273-01
我國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說過:“教育的目的,在于解決問題,所以不能解決問題的,不是真教育?!倍韲逃睦韺W家烏申斯基也說:“如果教育家希望從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須首先從一切方面去了解人。”每位學生好比一把鎖,班主任只有清楚鎖的構(gòu)造,才能配置一把可開啟鎖的鑰匙,可要想真正了解每個學生,在平時的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應“用心”。而“用心”二字在班主任工作中可以用四個字來概括——“嚴、愛、細、勤?!?/p>
一、以“嚴”為本
在學生中,班主任就是學生的“領頭羊”,班級管理得好不好關(guān)鍵在“領頭羊”,班主任的言行舉止是學生學習的榜樣。這就要求班主任首先要做到“嚴以律己,以身作則。”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班主任要帶頭做到,禁止學生做的,班主任堅決不為,以自己的示范、言行取信于學生。陶行知先生特別強調(diào)教師“以身作則”的表率作用。他提出“教育是教人化人,化人者也為人所化。教育總是相互感化的,互相感化,便是互相改造。”
事實上,學生“近乎天然”的“向師”心理,使班主任的思想品質(zhì)層面和行為層面成為學生關(guān)注的焦點,學生往往是“度德而師之”。譬如,要求學生早上不遲到,班主任自己要嚴格做到每天早上預備鈴一響,就站在教室門旁,日久天長,學生也就很自覺地克服遲到現(xiàn)象。在這種情況下,班級的各種制度才能得到很好的貫徹執(zhí)行,成為學生的自覺行為。所以說“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其身正,不令而行”。在學生心目中,班主任是社會人的縮影,“教師的世界觀,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對每一現(xiàn)象的態(tài)度,都會這樣或那樣地影響著全體學生。”(加里寧語)學生從“影響”中,不僅能學會怎樣做學問,也能學會怎樣做人,做怎樣的人。
班主任在嚴以律己的同時,還必須對學生嚴格要求,做到嚴而有度,讓他們感到“嚴格”并非“嚴酷”,“嚴”中有“愛”,讓他們感到班主任的威嚴又感到班主任的慈愛,由衷地信服班主任,滋生自覺接受嚴格管理的意識,主動摒棄不良習氣,產(chǎn)生游泳中游泳的效應。
二、用“愛”滋潤
我認為理解、愛和尊重是與孩子溝通必不可少的方面,因為人的成長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心靈成長過程,而不只是一個智力成長過程,智力成長是附著在心靈成長之上的?!罢娼逃切男南嘤〉幕顒?,惟獨從心里發(fā)出來的,才能達到心的深處”(陶行知語)。熱愛學生這是班主任被集體接納的前提。愛學生,才能接受學生,走進學生塵封的心靈天地,與他們心靈相通;愛學生才能贏得學生的愛,讓學生樂于接受教誨。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當學生感受到教師真正平等地愛他,為他操心時,他就會把教師當著“知心朋友”來傾吐衷腸,形成“愛生——尊師——愛學生——更尊師”的情感交流,那道理的傳遞自然會暢通無阻,并日益深化,可收到“親其師,信其道”的效果。
我曾在學生作文里發(fā)現(xiàn)這樣的話:“班主任老師整日為我們操勞,如慈母般深愛著我們……我們從心底里愛著她,擔心她的身體健康。”顯見,班主任心里只裝著學生,那學生的心里也自然裝著老師。班主任對學生缺乏愛,那學生特別是后進生的心里有的恐怕只是戒心,甚至是逆反心,師生之間根本談不上情感交流。因此說“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地發(fā)展,只有真心實意地愛學生,才會精雕細琢地塑造他們的靈魂”(盧梭語)。
當然必須注意,對學生的愛,不是遷就姑息,要在嚴格平等中實現(xiàn)。愛是水,嚴為舟,嚴愛一統(tǒng),寬嚴適度,學生的自律性自然會增強。并由自律而實現(xiàn)他律,“有了愛,便有了一切?!保ū恼Z)
三、“細”上求實效
陶老曾說:“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你別忙著把他們趕跑。你不要等到坐火車、點電燈、學微積分,才認識他們是你當年的小學生?!痹谖覀兊慕逃闹袝龅胶芏嗪⒆樱夯蛎繕佣純?yōu)秀、或調(diào)皮搗蛋、或聽話懂事、或異想天開、或智力普通等,但每個孩子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獨特優(yōu)點,這些會讓他們成為與眾不同的個體。作為班主任就要了解入微,觀微知著,凡是學生在的地方,都有班主任的“影子”,從時時處處了解孩子,做能識“千里馬”的“伯樂”,能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及時雨”。比如,對早戀的學生,班主任應及時過細地了解情況,教育學生認識到早戀的負面性和影響危害,并能及時家訪,取得家庭的配合,使其情緒很快的穩(wěn)定下來,重新回到學習上來。對于學困生,多留心他們的其他能力——創(chuàng)新、想象、動手、實踐、交際,并有針對性的培養(yǎng)引導,讓他們綻放屬于自己的魅力,也許下一個牛頓會在他們中呢?
陶老曾說:“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你別忙著把他們趕跑。你不要等到坐火車、點電燈、學微積分,才認識他們是就和班主任的細致觀察了解分不開。在現(xiàn)實生活中,假如班主任忽視“細”字,教育就把握不住對象時機,就無法做到感化情意,勢必會產(chǎn)生像洪水泛濫成災那樣的后果。“細”是愛的小雨,班主任工作細得到位,那這樣的愛就猶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四、“勤”上作文章
人是有惰性的。我們往往有這樣的經(jīng)歷,有時候聽專家講座,當時聽得熱血沸騰,豪情萬丈,但回來之后就慢慢忘得一干二凈了。所以作為我們班主任要勤于“把學校與家庭、社會構(gòu)成一體,彼此可以來往,教師不再孤立,學校也不再和社會隔膜,而能真正地通出教育的電流,碰出教育的火花,發(fā)出教育的力量?!保ㄌ招兄Z)以期形成教育集體影響力;同時,“勤”又是細的前提,勤細結(jié)合,日復一日,使學生獲得全面發(fā)展。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边@不僅是陶先生對教師提出的要求,更是我們班主任和學生的最終目的。只要我們班主任抱有“用心做事,真心育人”的理念,肯花時間,肯耗精力,肯動腦筋,去研究,去琢磨,認真做好每個細節(jié),真心真意為學生,并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我們就能享受到教育的幸福。
參考文獻
[1] 莫淑英.《用心做教師,真心為學生》教育科學出版社,2016-9-2出版.
[2] 鄭英.《 班主任,可以做得這么有滋味》, 教育科學出版社,2012-6-1 出版.
[3] 鄭學志.《做一個會“偷懶”的班主任》,中國輕工業(yè) 出版社,2011-2-1 出版.
[4] 陶行知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