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裕平
【摘 要】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規(guī)定:小學的數學教學中,重點在于學生的基礎運算能力和技能的培養(yǎng)和提高,并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簡便運算能力。鑒于小學數學教學現狀,筆者綜合各方面影響教師計算教學因素和學生實際接受和學習的因素進行簡要分析,有針對性和對策性的探索和研究影響小學計算教學的關鍵因素,并以如何提高小學五年級學生的計算能力提出具體的可行性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小學;計算教學;能力與技能;五年級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1-0254-02
計算教學即數學計算,表現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擁有著十分豐富的教學內容和實踐內容,通常情況下,是教師引導學生發(fā)現、提出和解決數學的過程,教師在提出多種可行性方法后,指引學生進行思考,最后帶領學生一一去嘗試、驗證和修正,讓學生在整個過程中循序漸進,逐步掌握數學的概念和算法。由此可見,這種方法十分符合數學學習的基本規(guī)律,主要靠學生的親身參與,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解答數學問題的方法,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數學簡便運算的學習,讓學生能夠充分利用數學定義、原理、性質和計算法則來靈活而正確的解答出各種基本數學問題,最后就是要由淺入深、由簡變繁,在提升計算難度的同時,讓學生通過訓練來提到計算速度和正確率。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這一過程往往是通過大量重復的基礎習題訓練安城的,教師往往只注重最后的計算結果,而忽略的學生的思維過程,導致學生早早陷入機械思維的誤區(qū),不能夠靈活的轉變和運用數學思想來解決問題,最終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一、影響因素分析
筆者在多年的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經過研究并通過教學經驗總結和數據整理反饋,綜合分析得到影響學生運算能力的兩個主要因素。首先,學生要充分掌握基礎的運算定律和定義,萬丈高樓平地起,萬變不離其宗,只有掌握好基礎的部分,才能夠為后來復雜的計算打下基礎;其次,注重學生簡便運算的思維和運算習慣的養(yǎng)成,得到數學結果的步驟可能不止一個,但在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我們要求學生能夠熟練運用簡便運算。綜合來說,在小學計算教學中,教師要能夠帶領學生“熟能生巧”,在熟練掌握基礎知識后,再在此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運算習慣。
二、對策分析
根據前文所提及到的,要想提高學生的簡便運算能力,就要著重培養(yǎng)的基礎計算能力和簡便運算的思維能力,但是這兩方面的教學內容發(fā)非教師一朝一夕之功能夠完成的,而是貫穿于整個小學數學教育課程中的,需要教師的精心安排。
1.重視算理、算法。
首先,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必須特別注重蒜粒和算法的教學,學生只有在將數學計算算理和算法熟練掌握的基礎上,才能夠進一步進行靈活、正確且合理的簡便運算。因此,這對這種情況,對教師日常教學活動提出兩點針對性的可行性建議:第一,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注重加強學生基礎算法的訓練,教師可以在課堂中新講的內容結束后,預留一部分時間進行舊的計算章法回顧和新的計算章法的練習,具體情況要根據教學情況來安排。第二,針對小學啟蒙教育的特點,在進行數學教學過程中,首先引導學生多思維角度進行思考,盡量讓學生展現更多的算法,進而在此基礎上,進行款里的構建,讓學生更好的掌握好算理,然后在通過一系列的練習,加強學生對算理和算法聯系的認識,最后達到讓學生在熟練掌握算理的同時,能夠合理而又精確地運用算法的目的。
2.學習與游戲結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其次,教師需要注重教育教學與興趣培養(yǎng)的結合,即在日常的數學教學活動之中,教師在保證教學內容和質量的同時,需要隨時通過各種手段和方法來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意識和數學學習興趣,具體的可實行方法通常表現為教學小游戲和競賽,同時結合一些小的獎勵機制,讓學生在興趣中學習,通常能夠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3.歸納總結,合理訓練,培養(yǎng)思維。
然后,在通常情況下,學生主要通過練習來鞏固所學知識,因此需要合理設置和安排數學計算習題并引導學生進行歸納和總結。以小學五年級的簡算為例進行具體分析,歸納總結為:①A+B=B+A和(A+B)+C=A+(B+C)交換律型;②A-B-C=A-(B+C)減法型;③A×B=B×A和A×B×C=A×(B×C)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型;④(A+B)×C=A×C+B×C乘法分配型;⑤A÷B÷C=A÷(B×C)除法型;⑥混合型,具體為以上湊整類型的綜合運用。通過這些歸納總結,要求學生要能夠學會總覽題目,善于觀察,同時能夠進行湊整簡便計算。
教師在巧妙設置好著些類型的計算題目作業(yè)后,在下一次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歸納總結,然后舉出簡單算例,并帶領學生運用相應的解法去簡化運算,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解體思維。最后在通過各種習題的穿插聯系,讓學生能夠掌握好這六種計算類型并能靈活地進行日常簡要計算。
4.巧寫評語,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最后,針對教學者,提出巧寫作業(yè)評語的建議。在我國的教育體系中,無論哪一門學科,作業(yè)的批改占據了重要的地位,相應的作業(yè)評語也因此成為了一種重要的教育手段,好的評語不僅能夠構建起教師與學生溝通的橋梁,同時也能夠激勵學生,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作為啟蒙教育者,小學數學教師應著重注意這一點,在學生的作業(yè)中分析學生的計算能力的長短處,針對學生的不足,能夠提出適當的建議,指引學生學習方向,同時對學生計算能力上的進步進行適當的鼓勵,讓學生體會到教師的關懷,從而能夠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簡便計算的地位毋庸置疑,因此,培養(yǎng)學生簡算思維,提高學生簡算能力,是值得每一位小學數學教師思考和探索的問題,筆者認為,在日常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在注重學生掌握算理和算法的前提下,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簡算意識,同時通過適量的練習,帶領學生鞏固基礎知識的同時,學會行之有效的歸納和總結,以此來綜合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素養(yǎng),最后,教師要通過巧寫評語,在指出學生的不足,引導學生學習的方向的同時鼓勵學生繼續(xù)學習,增強師生關系,讓學生能夠在教師的關懷下提升學習興趣,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
[1]盧海娟. 培養(yǎng)小學生數感的策略[J]. 教育觀察,2018(10):38-39+54.
[2]張瑩瑩. 小學第二學段學生數學運算能力的現狀調查[J]. 教育測量與評價,2018(06):57-62.
[3]魏思晴,趙繼源,陳麗霜. 小學生口算心算的常見錯誤類型、原因以及應對策略探討[J]. 教育與教學研究,2014,28(10):104-107.
[4]郁月高. 農村小學數學教學培養(yǎng)學生計算能力的策略[J]. 西部素質教育,2016,2(14):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