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偉祥
【摘 要】目前,人們對小學教育的關注程度越來越高,而相關教育事業(yè)也正在逐步完善。語文教學中目前版本教材符合低中年級的教程特點,在相關內容和指導模式以及表現(xiàn)形式等都是保持以人為本的思想,針對語言發(fā)展和母語教育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本文針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進行簡要分析,希望能夠促進相關教育事業(yè)發(fā)展,進而更好的推動社會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閱讀能力;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1-0234-01
引言
語文是非常重要的交流工具,同時也是人類文化發(fā)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我國人民生活發(fā)展中極其重要的一門課程。為了能夠讓我國語文教育事業(yè)更加完善,針對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勢在必行。下文就如何做好小學語文閱讀能力教學的幾個培養(yǎng)方向做簡要概述。
一、提供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
為了能夠更好的讓學生進行閱讀能力提升,一定要根據課程內容進行相關輔助情境教學,同時營造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們能夠擁有更好的閱讀效率。
小學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時候,可以根據學生的思維進行引導和指點,通過適當的指導能夠讓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在實際閱讀過程中實現(xiàn)深化閱讀。這樣的培養(yǎng)方式能夠讓學生在仔細閱讀文章的時候進行更加有效的思考,同時產生一定的興趣,讓其能夠發(fā)揮充分的創(chuàng)造力。比如在實際閱讀中,對于《綠色的金魚》這一文章進行閱讀的時候,可以創(chuàng)造一個角色扮演的環(huán)境,通過對學生組織各種交流活動和實踐扮演,分配不同人物角色,進行看到這只綠色的金魚的語言描述,并且根據課文內容進行排練或者改編,而教師可以先通過對文章內容進行聲情并茂的朗讀,將學生們先帶入學習氛圍和相關情境中?!皥D畫課上,我畫了一條魅金魚,老師看了看說了些什么?”老師運用引讀的方式促進學生的思考,之后再通過相關活動,讓學生進行交流朗讀或者配合閱讀,讓學生們能夠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進行閱讀,充分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這樣的情景帶入和指引教學,能夠為學生的閱讀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并提供閱讀和相關閱讀方向,使得學生能夠身臨其境,充分體會閱讀內容的魅力。
另外,需要讓課文中的內容盡量還原,讓學生在閱讀的時候能夠充分感受到文章實際形象。比如在《地震中的父與子》這一篇課文中,讓學生在實際交流和團隊活動的時候能夠很好的把握角色,通過教師指引和安排,讓學生在閱讀的時候能夠盡量將自己代入角色,想象出自己作為一名父親,之后再通過父親與孩子不同角色的不同閱讀習慣進行深化分析,父親的聲音應當粗獷有力,讓人能夠感受到其威嚴,而孩子的聲音則應當恐懼的,讓人感覺其內心的無助,讓學生們更加能夠體會到父親這個稱呼的偉大。通過這樣的角色帶入和場景刻畫,能夠讓文章內容很好的展示在同學們的眼中,為文章閱讀提供一個良好的現(xiàn)場環(huán)境,這樣能夠大大加強學生們對文章的理解,同時也使得文章更加深入人心,讓學生們充分體驗閱讀的魅力與樂趣。
二、設計合理的問答
在實際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難免會出現(xiàn)各種閱讀問題,一些是對文章內容本身的文字問題,而另一方面則是針對文章內容和文章意思有疑問。教師需要在這些閱讀問題上以及學生會遇到什么問題上進行仔細分析和針對性指導,通過文章本身找尋相對難懂的點對學生進行解釋,另外,需要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拋出相關疑難點,讓學生去進行思考和領悟,當學生有了一定的自我思想和感悟之后,教師可以適當的引導學生往正確的方向思考。適當的去問學生們有什么地方不明白或者是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質疑問難,之后進行針對性問題答疑,提高培養(yǎng)效率。同時,促進學生學會思考和思維發(fā)散,對整體閱讀效果有較大提升。在學生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文章內容進行相關情節(jié)設計與情節(jié)討論,讓學生在閱讀的時候能夠帶著良好的思維模式和相關問題去讀,這樣在閱讀中才能進行思考和感悟。比如在教學《小興安嶺》這篇文章時,可以讓學生把覺得美麗的場景畫下來,并思考小興安嶺這篇文章具體美在何處,之后再聲情并茂的進行集體朗讀活動或者小組朗讀活動,讓他們將這些文章內容進行自我分享和交流,這樣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還能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三、將實際生活與閱讀內容進行相對結合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通常學習的內容是能夠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的,而且學習的閱讀內容往往是學生能夠接觸到或者想象到的。比如在《落花生》這一篇閱讀教學中,學生在學習時能夠通過實際生活中吃的花生或者看過的花生將其與閱讀內容聯(lián)系在一起,部分學生可能會覺得花生的外表并不好看,但是其實際作用很大,使用價值也很高。另外像桃子、石榴之類的不僅外表好看,實際價值也很高,教師應當盡量引導學生往作者描述思想上想,贊揚了一切默默無聞,為人民多做好事,對社會作出貢獻的人。批判了那些只求表面,貪圖虛名,不學無術,對社會沒有用的人。
四、課后閱讀能力鞏固
為了能夠讓小學生們擁有更加良好的閱能力,布置一定的課后閱讀與閱讀交流分享是必不可少的。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們喜歡的方向和符合教材內容的閱讀課本進行分析整理,推薦給學生們相關文章進行閱讀。當學生們在課后進行閱讀之后,讓學生們進行課堂閱讀內容分享,根據閱讀內容進行相關交流活動。比如閱讀內容是有關生物的,不論是動物還是人物,都可以讓學生們根據自己的閱讀感悟進行角色扮演,在課堂上分為小組進行交互活動,之后通過與組內人員進行思想交流和討論從而加深其對閱讀內容的理解;如果是議論文或者是對某一內容進行敘述的相關文章,可以讓學生們進行相互問答,同樣通過小組建立的方式進行。通過學生們之間的相互交流和討論不僅能夠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還能讓一些沒有認真進行課后閱讀鞏固的學生能夠對文章本身更加感興趣,通過同學們的交流內容,從而更好的激發(fā)其課后進行閱讀的興趣。
同時,教師可以根據下發(fā)的閱讀內容進行一定的自我梳理和問答整合,在課堂上通過正確引導讓學生們對閱讀內容更加感興趣。比如可以通過對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和段落內涵的主體方向對學生們進行問題性概述,讓學生們能夠在教師的指引下正確領會作者文章主旨,對文章有了深刻理解和更加感興趣之后,可能會使得學生們能夠擁有更加良好的主觀學習動機,進行深層次的二次或多次閱讀。因此,在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過程中,不僅要加強其課上閱讀能力,通過問答和環(huán)境鋪設等有利條件,還需要在課后進行一定的方向指導和閱讀鞏固,再通過教師的正確引導讓學生們能夠更好的提升自己閱讀動機,一旦學生們了解其實際閱讀能夠帶來的用處和對文章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則會使得學生們學習目標更加清晰,在實際閱讀過程中則能夠發(fā)揮其自身最大學習動力,加之教師的正確引導,使得小學生在語文閱讀能力方面得到有效提升。
結束語
總的來說,語文實際上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課程,需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們的語文實踐能力,不能只簡單的進行表面系統(tǒng)理論學習,而是要深入到文章內容本身和相關閱讀思想中去,這樣才能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也能讓學生逐漸了解掌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促進其實踐學習。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根據實際教學情況,分析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盡量把握學生們的學習狀態(tài),從而更好的進行相關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們擁有更好的學習動機,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天賦,提升學生全面素質水平,為其日后生活工作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進而更好的推動社會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悅.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與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J].學周刊,2013,07(05):179-179.
[2]李秀英.探討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國校外教育,2012,14(02):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