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靖蕾
(承德市中心醫(yī)院,河北 承德 067000)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的日益加重,腰椎退變性疾病的發(fā)生率也開始呈逐年上升趨勢,目前已成為嚴重影響人們生活質(zhì)量的常見病[1]。其中椎間植骨融合內(nèi)固定以及腰椎后路減壓是臨床上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主要手術方式。經(jīng)椎間孔腰椎椎體間融合術(TLIF)可通過腰部后正中切口以及Wiltse肌間隙入路實施,同時輔以椎弓根釘固定,具有顯著的效果[2]。但有研究報道顯示,常規(guī)的腰椎后正中入路行TLIF術式治療過程中需要廣泛剝離組織以及肌肉,從而引發(fā)了顯著的醫(yī)源性肌肉與軟組織損傷,進一步對臨床手術治療效果造成嚴重影響[3]。而Wiltse手術入路主要是從多裂肌與最長肌之間的自然間隙進入,過程中無須剝離肌肉的抵止點,因此對患者多裂肌和最長肌的血供與神經(jīng)支配影響較輕微,是目前臨床上微創(chuàng)手術的首選方案[4]。本研究對比Wiltse入路與后正中入路TLIF術式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療效及肌酸激酶(CK)水平、數(shù)字分級法(NRS)評分、功能障礙指數(shù)(ODI)評分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承德市中心醫(yī)院收治的82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納入標準[5]:(1) 經(jīng)常規(guī)保守治療6個月效果不佳者;(2) 單節(jié)段腰椎間盤突出癥伴有不穩(wěn);(3) 均接受TLIF術式治療。排除標準:(1) 多節(jié)段腰椎間盤突出癥者;(2) 腰椎先天性發(fā)育不良者;(3) 因為多種原因?qū)е碌臒o法耐受手術治療者;(4) 椎體爆裂性骨折者;(5) 合并骨髓炎或骨腫瘤者。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1例。觀察組男23例,女18例;年齡42~73歲,平均(56.2±6.2)歲。對照組男25例,女16例;年齡43~72歲,平均(56.5±6.3)歲。兩組性別、年齡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均知情并簽署了同意書,且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對照組:采用后正中入路,患者予以全麻處理,取俯臥位,通過腹部懸空致使硬膜外靜脈叢萎陷,在透視條件下定位突出節(jié)段。選擇病變的下腰椎為中心做一后正中皮膚切口,順著切口方向依次切開皮膚、皮下組織以及腰背筋膜,直至棘突尖,采用電刀剝離骨膜,充分暴露關節(jié)突關節(jié)和橫突,隨后行常規(guī)的TLIF術式治療。觀察組:采用Wiltse入路,麻醉、體位以及定位突出節(jié)段均與對照組相同,選擇病變的下腰椎為中心做一后正中皮膚切口,向下切開至腰背筋膜,將軟組織朝兩側牽開,旁開長度為2 cm的筋膜縱行切口,經(jīng)多裂肌和最長肌間順肌纖維方向行鈍性分離,充分暴露關節(jié)突關節(jié)和橫突,隨后行常規(guī)的TLIF術式治療。
對比兩組患者手術前后日本骨科協(xié)會(JOA)評分、CK水平、NRS評分、ODI評分以及視覺模擬(VAS)評分變化情況:JOA評分評價療效;NRS評分主要是針對患者的腰痛、下肢疼痛以及下肢麻木等癥狀,每項總分0~1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癥狀越嚴重;VAS評分總分0~1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疼痛越劇烈。
術后觀察組與對照組JOA評分均顯著高于術前,而術后觀察組JOA評分又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兩組手術前后JOA評分對比分
Tab 1 Comparison of JOA scores of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scores
與術前相比,aP<0.05;與對照組相比,bP<0.05
術后觀察組患者的CK水平、ODI評分分別為(163.5±23.8)U·L-1、(23.4±2.6)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的(407.5±38.6)U·L-1、(27.9±4.9)分,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手術前后兩組CK水平以及ODI評分對比
Tab2ComparisonofCKlevelandODIscoresoftwogroupsbeforeandafteroperation
組 別nCK水平/(U·L-1)ODI評分/分術前術后術前術后觀察組4183.2±24.5163.5±23.868.3±9.023.4±2.6對照組4182.5±23.9407.5±38.668.7±9.227.9±4.9t值0.13134.4530.1995.194P值0.8960.0000.8430.000
術后觀察組患者腰痛、下肢疼痛以及下肢麻木的NRS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術后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VAS評分分別為(1.5±0.4)、(2.1±0.7)分,均顯著低于術前,而術后觀察組又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4。
表3手術前后兩組主要癥狀的NRS評分對比分
Tab 3 Comparison of NRS scores of main symptom of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scores
表4手術前后兩組VAS評分對比分
Tab 4 Comparison of VAS scores of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scores
與術前相比,aP<0.05
綜上所述,Wiltse入路TLIF術式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明顯,有利于改善患者的CK水平,緩解臨床各項癥狀,同時促進患者脊柱功能的恢復,有效減輕疼痛,可作為臨床上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首選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