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改實施以來,教育的觀念和方式在不斷地轉變和進步著,素質教育在教育中全面展開。在新課改素質教育的背景下,高中體育教學也應該本著發(fā)展學生素質的思想,進行積極的改革。本文結合體育教學的特點和學校的實際情況,對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進行積極的轉變,探索更加適合時代發(fā)展的教學觀念和方法,提高高中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現(xiàn)狀分析;有效性策略;高中體育教學
一、 目前高中體育教育的現(xiàn)狀分析
(一) 沒有引起教師和學生的重視
高中學生和教師的重心都放在文化知識的學習上,對于體育運用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雖然體育教師在教學中也強調體育的重要性,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鍛煉,然而,教學情況依舊不很理想。高中生的學習壓力都比較大,注意力和精力都集中在文化課的學習上,而常常將體育鍛煉遺忘,有時候學生為了多看一會兒書,甚至放棄體育,這就使得體育教學質量不能有效地提高,也制約了學生的素質發(fā)展。
(二) 開展體育活動不符合實際
體育活動是體育教學的主要內容,也是體育教學高效與否的關鍵性內容。部分高中體育教師的教學模式思維已經固定,進行體育教學都是一套幾十年都不變的體育活動,讓學生跑跑步,講一下理論知識,活動一下關節(jié),然后就自由活動了,或是開展一些不符合學生實際需求的體育活動,這就使得學生常常感到體育教學枯燥無味,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導致體育教學質量低下。
(三) 對學生心理健康關注不足
高中體育教學不僅是讓學生有個健碩的身體,還能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發(fā)展。但是在實際教學中,體育教師很少關心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體育活動和訓練項目往往以鍛煉學生的體魄,讓學生掌握運動技巧為主,不能在進行體育活動開展中和學生的心理健康相聯(lián)系。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在體育教學上沒有落到實處,過分地強調學生體能、技術的訓練,而忽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這也影響了學生的素質發(fā)展。
二、 新課改下高中體育教學有效性策略
(一) 堅持新課改理念
體育教學有效性的核心就是教學的效益,主要是指教師在通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后,學生所取得的進步或發(fā)展。體育新課程教學有沒有“效”,是指學生通過體育課堂教學后,在身體健康、運動技能、運動參與、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力方面有沒有學到什么或學得好不好。這里的進步或發(fā)展不僅有體育健康知識和技能獲得這一方面,還包括能力、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的發(fā)展。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體育教師應正確認識教師和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師生關系,增強師生雙方的交流互動,積極主動地參與共建課堂文化。
(二) 做好教學內容的選擇和安排
1. 根據(jù)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教師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只要是符合學生的特點,并能有效完成預期教學目標的內容都可以選擇。因此,在教學實踐中可供選擇的內容就顯得相當豐富多樣??梢允墙滩囊?guī)定的內容,如田徑、體操、籃球、足球、排球等;也可以是教材以外的,社會上比較時興的運動項目,如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體育舞蹈、跳繩、滑板、拔河等;還可以是創(chuàng)編的內容,如體育游戲、趣味性合作比賽等。
(三) 進行充分的課前準備
1. 教學基礎于課程目標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主要指南,教師只有對教學的內容熟悉,對所學習內容相關的知識點做到胸有成竹,并及時注意到前后課堂教學內容的聯(lián)系,才能回答和處理學生就課堂教學中提出的一些疑問,才能就課堂所出現(xiàn)的情況變換教學方法。例如,教學中經常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教師示范、講解完學習的動作后,讓學生復述一遍,學生一時答不上來,卡殼了,怎么辦?此時,或引導學生放松緊張的心理,放緩思考的坡度;或再次示范,故意使示范動作簡單,或化難為易;或變換角度、方向等,給予學生思考的機會,引導學生完成要求,這些并不是很難辦到的。
2. 教學要熟悉學生情況
課前應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學生的身體練習能力及個性特點,包括其興趣愛好等方面的情況,把握學生的運動能力,以便于給予更好的興趣激發(fā)。因此,對于同一個教學內容的學習,由于每個學生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的不同,所以掌握的情況也會有不同。這就要求教師要注意了解學生,把握學生能力,關注學生對課堂學習內容認識發(fā)展的動向。
3. 教學之前的課上準備要充分
課前準備是否充分,這在備課方面應有體現(xiàn)。備課實際上是在腦海里活現(xiàn)上課情景,既要把學習的內容、方法、步驟仔細推敲、揣摩,又要在頭腦中裝著學生,形成一個在腦海中課堂活動的過程。例如,當教師示范哪個動作,進行到什么方位時,學生將會提出什么疑問,教師將如何去回答;教師若讓某個學生進行身體練習時,學生會有怎樣的反應;身體素質一般的學生,教師怎樣引導;接受能力較強的學生該怎樣調動等等。如果在備課過程中多從學生方面考慮,會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應變能力。
(四) 優(yōu)化教法和學法
在“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導下,體育課程改革的核心是讓每一個學生都運動起來。“分層次教學法”就體現(xiàn)了這種思路。與學生一起暢談教學內容,制訂學習目標,研究完成措施,因材施教。例如,在籃球運球的教學中,教師因人而異,對那些體質差、水平低的學生,增加輔助練習,耐心輔導和及時鼓勵,使體育課堂對每個人都變得有吸引力?!皠?chuàng)設情境教學法”將運動技能教學和學生體驗樂趣相結合,用一個字概括就是“玩”。例如,對學生感到畏懼的“耐久跑”這項教學內容,利用學校寬敞的校園,繪制簡單的校園平面圖,設計出合理線路,要求學生按照圖上規(guī)定的路線完成“尋寶比賽”,吸引學生積極參與這堂體育課。體育課上一場球賽、一次接力跑、一個游戲等都存在著頻繁的合作與競爭關系,“合作競爭學習模式”是結合課堂教學內容,將不同層次的學生合理搭配分組,由小組長負責,組間進行公平競爭,樹立起學生協(xié)作、競爭的意識。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fā)展了學生合作競爭的個性品質,為體育課堂教學注入新的活力。
三、 總結
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體育教學也要進行教學理念和方法的研究與創(chuàng)新,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興趣高漲地參與體育活動,從而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恒.新課改下高中體育教學思路與方法創(chuàng)新研究[J].才智,2017(22).
作者簡介:
周建鳳,貴州省貴陽市,貴州省貴陽市白云區(qū)興農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