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落實,對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應將情境教學這一方法融入其中,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營造課堂氛圍,幫助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文章,促使教學達到一個事半功倍的效果。基于此,本文將對其的應用路徑進行研究,希望對教師們的教學展開發(fā)揮借鑒價值。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用研究
一、 前言
情境教學是一種非常好的授課方式,通過其的有效應用,不僅可以促進課堂上的師生互動,加深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深度,也能夠更好地激發(fā)起其的學習興致、學習動力,有助于有效教學的實現(xiàn)。至此,為了全面地落實授課目標,語文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也可以將這一方法融入其中,以加深學生在課堂中的趣味性及體驗感,促使教學活動得以有效、有序地實施下去。
二、 情境教學的概念
所謂的情境教學法,顧名思義,就是指,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巧妙的借助于音樂、實物、語言等手段,來為學生們創(chuàng)設出一個真實、生動的環(huán)境,從而更好地調(diào)動起其的情感因素,以在強化其合作精神、自主精神的同時,也能夠?qū)ζ鋭?chuàng)造美、欣賞美、感受美的能力起到一個培育的作用,有助于學科價值的充分發(fā)揮。
根據(jù)以往的教學經(jīng)驗可得知,教師在實施教學時,將這一方法融入其中,不僅可以更好地順應時代發(fā)展,滿足課程改革的所提要求,也能夠?qū)⒄Z文學科的特征及價值全方位的突顯出來,對于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將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及意義。
三、 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首先,有助于學生們欣賞能力的提升。語文教師在實施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將情境教學這一方法有效地融入其中,可以促使學生在音樂、視頻、圖畫中更好的入情入境,以使其發(fā)掘文章之美,觸動其的心靈、增強其的自由體驗,凈化其的靈魂,從而大大的加深其對于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深度,以在提升其學習效果的同時,使其的欣賞能力、審美情趣也得以逐步的強化,將語文教學的內(nèi)涵及價值發(fā)揮到最大。
其次,有利于學生合作精神的強化。部分教師在應用情境教學的過程中,也經(jīng)常選用角色扮演、游戲式教學等方法,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不僅可以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動力、參與興致得以大大的增強,也能夠使其的合作精神、集體意識得以相應的強化,以使學生們可以擁有一個良好的人際關系,以在實現(xiàn)有效教學的同時,對學生們的綜合性發(fā)展助力。
四、 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一) 角色扮演,體會意境
語文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為了更好地進行情景創(chuàng)設,以加深學生對于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就可以借助于角色扮演的方式,從而促使學生深入性的體會文章,以獲取到一個事半功倍的課堂效果。另外,通過此方法的開展,也能夠使學生進入到角色中去,以站在不同的視角、角度,來深化文章理解,從而在加強教學效果的同時,將情境教學的內(nèi)涵及價值發(fā)揮到最大。
例如,在講解《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課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將情境教學這一方法引入其中,將學生整體平均的劃分為各個小組,讓其以小組的方式,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將其改編為課本劇,并在排練完成之后,在課堂中一一展現(xiàn)出來。借助于這樣的方式,不但可以加深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也可以強化其的情感體驗,使其深切地感受到人物的悲涼命運,促使學習任務的達成。
(二) 音樂、圖畫,渲染情境
在情境教學這一方法當中、音樂和圖畫的作用是非常奇妙的,通過知識與節(jié)奏、旋律間的融合,不僅可以帶給學生們美的享受,也能夠促使其快速地進入到情景當中,以更好地實現(xiàn)入情入境,促使閱讀教學得以有效、有序地開展下去。至此,小學教師在實施閱讀教學的過程中,也可以將其引入進來,以有效地提升創(chuàng)設效果,促使授課目標得以逐步的落實。
例如,在講解《匆匆》一課的過程中,本篇文章的作者朱自清先生,在文中,將抽象而又空靈的時間,化作為具體而形象的物象,以此來引發(fā)出了自己惜時、傷時的喟嘆,可謂是一篇佳作。至此,在本課中,為了將學生更好地代入到課文情境中,教師就可以充分的掌握住這一文章主旨,以此為依據(jù),來為學生播放一首悲傷、典雅的鋼琴曲,以有效的創(chuàng)設出授課情景,促使學生的理解深度得以強化。另外借助于這一方法,也能夠引發(fā)學生與作者間的共鳴,使其在學習完本課內(nèi)容之后,擁有更多的想法及感受,為后續(xù)的學習及寫作等創(chuàng)設良好條件。
(三) 語言描述,構建情景
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上看,部分教師在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的過程中,并沒有掌握好其的精髓及內(nèi)涵,嚴重的缺乏語言引導,導致學生難以提起學習興致,就只是關注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對整個情境,抱有著一個忽視的態(tài)度,很難在其中有效的獲取知識、提升能力,使授課情境的內(nèi)涵及價值得以大大減弱。至此,為了更好地改善這一現(xiàn)狀,在閱讀教學當中,教師也應充分地發(fā)揮出自身的引導作用,進行語言描述,以更好地構建起情景,為高效課堂的構建打下基礎。
例如,在講解《天凈沙·秋思》這首古詩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對古詩中的情景進行語言描述,從而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栩栩如生的畫面,將小橋、流水、人家的畫面更好地展現(xiàn)出來,使學生可以入情入境,使學習效果達到最佳。
(四) 想象作畫,享受意境
在創(chuàng)設情境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借助于想象作畫的方式,從而促使學生更好地享受意境,真正地實現(xiàn)學有所樂、學有所獲,以將教學情境的意義展現(xiàn)出來。
例如,在講解《四時田園雜興》這首古詩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充分地發(fā)揮出自身的引導作用,促使學生結合古詩內(nèi)容,來展現(xiàn)想象力,進行作畫,從而通過這樣的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享受意境,促使教學目標得以一一達成。
五、 結論
綜上所述,小學教師在實施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將情境教學這一方法有效地融入其中,不僅可以強化教學的生動性及活躍性,使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學習興趣得以增強,也有助于改善教學現(xiàn)狀,使教學過程變得更加完善,促使授課目標的逐一落實。雖然在現(xiàn)階段,部分教師在實際應用時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但我相信,只要在廣大教師們不斷努力下,一定可以使這些不足得到完善,以推動我國語文教學的整體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顧文海.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古詩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6(S1):78.
[2]王學紅.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與情境教學法的運用略述[J].中國校外教育,2015(33):110.
[3]敖秋香.淺議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5(14):135.
作者簡介:
杜麗芳,重慶市,重慶市酉陽民族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