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乃祥
【摘要】開放實驗室的最近幾年高校實驗課程教改的新措施,對于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養(yǎng)成具有極為積極的作用。對于目前高校開放性實驗室中出現的問題,從轉變實驗室管理觀念著手,經過師生協作的模式、新媒體措施、智能管理等規(guī)范的管理方式,探究開放性實驗室更為優(yōu)質的發(fā)展管理模式。
【關鍵詞】開放實驗 管理模式 創(chuàng)新路徑 研究
實驗室是高校進行實驗與教學活動的基礎場地,不但能養(yǎng)成學生自身動手能力與創(chuàng)新意識,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fā)展的關鍵長多,還是教師以及實驗人員進行科研、技術創(chuàng)新等的關鍵載體。實驗室的開放有助于養(yǎng)成學生自身進行自學、實踐的能力,切實激發(fā)學生的自主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獨立性,并且有助于提升實驗室資源的使用率,帶動實驗室以及實驗教學能力的提升。有效提升實驗質量、提高實驗室構建能力,真正實現對資源的合理配置與高效共享。
一、開放實驗室出現的問題
(1)實驗室存在安全隱患
開放實驗室具有兩個明顯的特征,一是實驗室人員流動性較大;在實驗室當中,進行實驗活動的學生比較多,同時,每一年都會有新的學生加入進來,新學生對于實驗室的具體情況并不是很了解,欠缺安全意識,對實驗室事故隱患的認知能力尚且不足,即使當前有很多學校都會培訓學生進行實驗室安全的意識能力,可是因為重視程度不高,實驗室的安全事故還是經常發(fā)生。二是實驗內容的不確定性;高校中進行科研項目的通常都是研究生,其在進行實驗活動的時候,項目通常都是自己制訂的,同時,探索與研究的實驗類型占主導位置,這造成整個實驗活動中存在的實驗結果具有不確定性和未知性。這些都會對實驗室的安全產生極大的威脅。
(2)學生的參與程度不高
當實驗室沒有學生進行參與的時候,實驗室的開放就失去了原有的意義。在學生的觀念當中,實驗室日常管理、維護工作跟自己無關,是教師的事情,沒有主動進行管理與維護意識。這會致使欠缺教師的監(jiān)督、管理和調整,實驗室器材就會出現損壞或者使用緊張等狀況的出現,這不但會讓實驗室的使用率被降低,更會埋沒那些具備實驗創(chuàng)新能力的學生。
(3)制約實驗室開放的客觀條件
在時間的角度上來講,開放了實驗室以后,學生能夠依據自身的實踐去進行實驗活動。很多學生在白天都有課程安排,所以很多學生只能把實驗活動的實踐放在晚上去進行??墒牵瑢嶒炇业膶B毴藛T并不能時時都在實驗室當中,無法及時了解實驗室的具體情況。在空間的層面上來看,開放了實驗室之后,實驗室中的設施等資源都提供給教師與學生,使教學、科研活動能夠同步共享。在實際的實驗活動中,倘若學生沒有遵守實驗室的管理條例,實驗室中儀器設施的安全無法被保證,實驗室開發(fā)無法進行操控。
二、開放實驗室實現規(guī)范管理模式的創(chuàng)新
實現實驗室的開放管理,一定要扣.破傳統的管理思維,將傳統觀念完全轉變。創(chuàng)新觀念能夠促進實驗室管理工作人員依據學生發(fā)展的實際需要,轉變實驗室管理模式的想象與觀念,切實認知實驗室管理活動的任務與目標,繼而具備對開放實驗室管理進行指導的觀念與原則。
(1)改變傳統的主體觀念
傳統的思維觀念中,實驗室管理工作人員與教師是主體,將學生當成是被動管理的接受者,嚴重制約了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在實際的實驗室管理工作中,實驗室管理工作人員、學生和教師都是主體,一定要把學生當成是管理工作的出發(fā)點。注重學生在實驗室管理工作中的參與,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實驗、教學、管理活動當中,有效提升自己的實驗機能。管理工作人員、教師一定要多與學生進行溝通,認真聽取學生的建議與意見,這樣,既能將實際問題解決掉,并且還能深化教師與學生問的友誼,讓實驗室中的氛圍更加融洽。
(2)轉變任務觀念
實驗室管理工作人員的任務觀念,就是針對實驗室工作的認識與看法。想要將實驗室的開放性、創(chuàng)新性管理切實實現,一定要先轉變任務觀念。傳統觀念中,實驗室管理工作人員的日常任務就是保管、維護實驗室中的儀器和設施,學生進行實驗課程內容的籌備與輔導等,這制約了實驗室的有效發(fā)展,且無法實現培養(yǎng)人才的根本作用。新形勢之下,開放實驗室管理使實驗內容變得更加開放、探索、創(chuàng)新。所以,實驗室管理工作人員的任務觀念要及時轉變:學生在實際進行實驗的活動中,除了保障實驗活動能夠政策進行之外,一定要指導學生解決問題的方式與思路,切實激發(fā)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興趣與熱情,強化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養(yǎng)成學生自身的創(chuàng)新能力,繼而達成養(yǎng)成人才的最終目標。
三、開放實驗管理模式的創(chuàng)新路徑
(1)教師與學生之間互相協作進行管理
開放實驗室是一項系統工程,其并不只是某些人的職責,切實做好實驗室管理工作,決不能只依靠管理工作人員,其要求教師與學生共同進行維護與管理。使用教師與學生協同努力與配合的方式,不但能提升針對實驗室進行管理的能力與工作成效,構建和諧優(yōu)質的實驗室氣氛,鍛煉學生自身的實驗以及管理能力,提升學生安全、團結的意識能力。
(2)有效運用新媒體
新媒體是目前社會發(fā)展中的新興的傳媒技術,其具有互動性、廣泛性、豐富性、覆蓋率廣等特征,且在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當中占有關鍵的地位,基于此,實驗室可使用新媒體技術進行相應的管理工作,例如使用微信、微博等等,實驗室管理人員可建立工資平臺,使用管理者身份進行信息推送功能,分享開放實驗室進行管理工作中的介紹、操作方式、各種應急措施以及優(yōu)秀的資源等,繼而提升實驗室管理工作中的管理能力,便于實驗室的開放性管理。
結束語:
開放實驗室的構建與管理工作是較為復雜的系統工程,其需要逐漸進行深入,實驗室的管理工作人員一定要及時歸納工作中獲得的經驗,正是自身存在的不足,摒棄傳統的思維方式,積極創(chuàng)新實驗室管理理念,以達成開放實驗室管理理念、方式等層面的創(chuàng)新,構建起更為高質的實驗環(huán)境,帶動高校在科研、教學、管理、服務等層面上的新突破。
參考文獻:
[1]鄒勤,趙燕飛,王金星,劉天模,許婷熠,劉小勇.開放性實驗室創(chuàng)新管理模式的探討[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7(19):19-21.
[2]孫磊,索雪松,黃晟,楊青.基于大數據的開放性創(chuàng)新實驗室教學管理研究[J].河北農機,2017(08):44+46.
[3]苑昭璇,姚遠.基于創(chuàng)新教育的開放性實驗室管理模式[J].文學教育(下),2016(0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