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細華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及其在學校教育教學中的廣泛應用,人們對翻轉課堂的認識也在不斷深化,傳統(tǒng)課堂勢必向信息化、智能化課堂發(fā)展。本文通過對翻轉課堂的意義和教學模式的探討研究,在實踐上以《致橡樹》作為案例,在實際操作與平時課堂上進行項目式翻轉課堂的實踐探究,力圖探索出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中職語文智慧課堂。
【關鍵詞】翻轉課堂 智慧課堂 中職語文
【中圖分類號】G434;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6-0152-02
一、中職語文翻轉課堂的提出
“翻轉課堂”(FlippedClassroom)作為一種自下而上的教育模式,由一線教師發(fā)起,它的提出真正結合教學實際,成為教育改革研究者們關注的熱點,2011年加拿大《環(huán)球郵報》將其評為影響課堂教學的重大技術變革;比爾·蓋茨稱“薩爾曼·可汗是一個先鋒,翻轉課堂預見了教育的未來”,引領了一場教育革命。本文將從研究“翻轉課堂”的內涵出發(fā),設計恰當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生成智慧課堂。
二、中職語文翻轉課堂的意義
翻轉課堂解決傳統(tǒng)課堂的教學問題。有研究者發(fā)現(xiàn),可汗學院提供的眾多教學視頻可供教學直接使用,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時間和進度來通過視頻進行學習,教師可不再用課堂時間講授新課,將寶貴的課堂時間用來為學生答疑解惑,也就是將家庭作業(yè)的一部分搬到了課堂上,而學生只需要在家里完成基礎學習,這種教學模式一下子解決傳統(tǒng)課堂的很多問題。
三、中職語文翻轉課堂模式
有關翻轉課堂的實施,有研究者認為,主要涉及三種形式:家校翻、校內翻、課內翻。在教學實踐運用中,中職語文翻轉課堂的教學流程為“3+12”模式,即由3個階段和12個環(huán)節(jié)組成。這些階段和環(huán)節(jié)包括了教師“教”和學生“學”的共同活動以及它們的互動關系。中職語文翻轉課堂的教學流程如下圖所示:
教學過程舉隅
(一)課前布置任務。
(1)教師活動
準備超星“學習通”或微信公眾號的資料(有關課文的資料、預習測試題和預習任務單),把資料推送給學生,檢查學生上交的部分課前任務,查看測試題結果分布,關注學生完成進展,并督促指導。
(2)學生活動
接受任務后,預習并通過各種學習途徑學習文章,完成課前測試學習內容,了解自己的學習效果。完成預習任務單的四個項目,上交朗誦、改寫詩歌、制作PPT、集體大討論。
(二)課中立體互動,師生持續(xù)溝通
(1)教師活動: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意在渲染氛圍,在思維、情感、個性等方面喚起學生的美感,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2)學生活動:整理問題、確定問題
將班級學生按6人一組分成8個小組,小組討論課前預習時遇到的問題,小組成員交流并形成初步答案,通過學習平臺發(fā)送到班級討論群。
(3)師生互動:多屏教與學
1)詩歌朗誦。每個小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朗誦,現(xiàn)場朗誦與上交的朗誦錄制做對比,尋找朗誦的最佳表達點。教師在學生們的朗誦基礎上再進行指導,播放示范性的名師朗誦音頻,講清楚朗誦的要點(吐字、節(jié)奏、停頓、聲音大小強弱、投入感情等等)。(第1課時)
2)改寫散文詩。學生們自發(fā)分享改寫好的散文詩,朗讀出自己的散文詩。全班五十多名同學按照自己的理解改寫好的散文詩,在信息平臺上分享。同學們互相點評,在自由表達環(huán)節(jié)提出來,同學們進行第二輪討論,并在教師的指導下,明確。(第2課時)
3)詩歌欣賞。在課前同學們已經通過各種途徑去獲得詩歌賞析的一些技巧,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制作好了《致橡樹》賞析的ppt,課堂上同學們通過小組與小組之間的競爭關系,派代表上來講授《致橡樹》,教師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更多的是洗耳恭聽,鼓勵和贊賞,記錄下同學們一些原則性的錯漏,在最后進行總結評點。(第3課時)
4)討論愛情觀。課前同學們已經通過公共的討論平臺討論了《致橡樹》的愛情觀以及自己的愛情觀,在這個課堂上,同學們需要進行第二輪討論,每個小組討論同樣的主題:現(xiàn)在社會上流行的愛情觀是怎么樣的?什么樣的愛情觀才是我們推崇的?我愿意堅守的愛情觀是什么?
在本節(jié)課中教師可以首先發(fā)表言論,談一談自己所處年代的愛情觀,以及教師所持有的愛情觀,對青少年來說,愛情是一個什么樣的階段,哪個階段談論愛情會有哪樣的果實。然后再讓同學們派代表把自己小組討論的結果作為課堂呈現(xiàn),最后再返回到文本上,欣賞舒婷當時所處年代的背景以及她所持有的愛情觀的意義和價值。(第4課時)
(4)學生課堂隨測、限時提交
智慧課堂教學環(huán)境下,課堂隨測主要是教師通過教師端推送測試題,學生通過智能手機學習平臺接收測試題并完成提交。平臺的測評系統(tǒng)會自動生成客觀題的答題情況,這種直觀的形式能把測試結果及時反饋給教師,用以錯因分析和問題講解。
(三)課后個性輔導,拓展延伸
(1)教師活動
通過智慧學習平臺,針對學生個體差異推送個性化的復習資源,發(fā)布有針對性的課后習題。教師端平臺收到學生的答題情況后,對于客觀題,智慧學習平臺能夠自動批改并及時反饋給教師,教師還可以對主觀題進行批改點評,然后將批改情況通過錄制微課的形式反饋給學生。根據學生的水平進行拓展延伸。
(2)學生活動
在一定期限完成課后作業(yè)后提交給老師。學生能夠及時查看作業(yè)情況,在線與老師交流,更正作業(yè),進行總結反思并根據自己的實際水平完成拓展延伸任務。
參考文獻:
[1]張躍國,張渝江.透視“翻轉課堂”[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2,(3):9-10.
[2]張渝江.翻轉課堂教學模式[OL].
[3]焦建利.微課及其應用與影響[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4):13-14.
[4]李海龍,鄧敏杰,梁存良.基于任務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與應用[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3,(9):46-51.
[5]翻轉課堂[DB/OL].http://www.techcn.com.cn,2013-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