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潔
摘要:隨著教學體制的不斷改革,小學高段閱讀教學已經(jīng)成為教師的關注重點,為了能夠提高閱讀教學質量,教師需要利用不同的教學方式來改善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而小組合作學習則成為了教師的首選,因為在閱讀教學中學生可以通過合作,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增加學生知識的積累,達到提高學生知識水平的目的。再者,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能夠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培養(yǎng)小學生語言表達的能力,從而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小組合作學習
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閱讀教學是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內容,其通過學生對課文的閱讀來了解詞語的使用方式,并通過閱讀課外讀本積累更多的知識,從而豐富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知識量,從而讓學生通過閱讀來不斷提高自己。而小組合作學習的運用能夠有效的提升閱讀教學效果,下面本文就對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中運用的重要性以及應用策略進行簡單探討。
一、小學高段語文閱讀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小學語文高段教學在傳統(tǒng)教學的模式下,其教學的效果并不是非常的明顯,學生在閱讀能力上的提升非常的緩慢,所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需要通過改革的方式提高教學的質量。而小學合作學習的方式是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孕育而生,通過不斷的實踐合作學習的方式也逐漸的顯示出其應有的效果。再者,高段小學生的領會能力逐漸的在提高,語文教師在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可以改善學生閱讀的習慣,并通過課外閱讀的方式不斷的積累更多的知識,有效的提高了學生的思維方式和理解能力,從而改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1]。
二、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高段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合理分組
教師在使用小組合作模式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好學生的分組,為此事先應該了解到學生的能力,利用優(yōu)等生帶領困難生的方式,這樣才能夠有效的帶動整體的學習情況[3]。而且優(yōu)等生也能夠在小學學習的過程中起到良好的帶頭作用,讓困難生對學習產生渴望,從而產生積極的影響。當小組學生進行閱讀學習的時候,教師可以將問題帶入到學習中,讓學生了解自己閱讀的目的,當困難生在閱讀過程中出現(xiàn)無法理解的時候,優(yōu)等生會主動去幫助困難生走出難點,這樣就可以激發(fā)困難生對學習的欲望,從而提高小組學習的能力。
2、實現(xiàn)角色分工
為了能夠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教師應該摒棄傳統(tǒng)的理念和方式,將小學生進行分組,并正確的指引學生進行合作學習,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可以發(fā)揮自己的作用,從而使合作學習更有效率。同時,教師還可以將學生進行角色分組,給予指引,幫助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角色,這樣有助于提高學生相互交流和學習的效率,也能夠快速的提升語文知識的運用能力。例如: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需要組織能力較強的組長、能夠協(xié)調組員學習的協(xié)調員、綜合總結能力較強的成果展示員等,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展現(xiàn)自己的能力,同時,在保障有效學習的情況下,讓小組中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有事情可以做。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角色就是指引,讓自己站在與學生同等的身份上,走進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并在學生表現(xiàn)優(yōu)秀的時候給予相應的激勵,以此鼓勵學生實現(xiàn)思維拓展,達到提高語文閱讀學習的目的。
3、利用合作學習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擁有學習興趣,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和感受學習的樂趣,而合作學習的方式在改變傳統(tǒng)方式的基礎上,讓學生感受到不同教學方式帶來的新鮮感,從而提高對閱讀的興趣度。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打破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限制,將多種資源融合到課堂教學活動當中,以此來促進學生更好的進行合作閱讀學習[2]。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級語文課文中《松鼠》一課的教學,教師可以尋找有關動物的課外讀物,《與鳥兒一起飛翔》就是非常貼近課文的課外讀物。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的方式播放不同的鳥類形態(tài)、叫聲以及習性,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探討鳥類的生活習性,在分析的過程中,教師將問題穿插其中,讓每個小組的學生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尋找問題的答案,每個組員負責一個問題,之后將問題的答案匯總,由展示員將最終的答案匯報給教師,最后進行全班討論。在這樣的合作學習過程中,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的積極性。在學生探討之后,還可以通過“模仿”游戲,讓學生模仿鳥兒的鳴叫,這樣學生就能夠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從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
4、創(chuàng)造平臺
小學課堂時間有效,僅有40分鐘,而相對閱讀教學來講,課堂的時間比較少,這樣教師則需要重視平臺的搭建,讓學生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閱讀的技巧。教學的平臺搭建,可以通過網(wǎng)絡的方式,教師可以有效的利用微課程,將課堂的內部和外部進行銜接,通過制作相應知識小視頻,讓學生可以通過業(yè)余時間利用手機或是電腦等終端平臺進行學習。并且結合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相互在創(chuàng)造的平臺上溝通學習的內容,以此提高閱讀理解的能力,有效的改善閱讀學習的效率。而在小學高段年級,因為學生的理解能力已經(jīng)能夠達到一定的程度,所以閱讀課程的選擇性更多。例如:教師可以選擇《八十天環(huán)游世界》作為微課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問:環(huán)游世界的主角性格是什么樣?帶著這樣的問題,讓小組成員共同談論,而教師也可以在微課程制作的過程中,利用電影的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當學生學習完微課程之后,在小組內繼續(xù)討論,并由結論匯報員,將小組總結的答案在課堂中進行展示。
結語:
在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提高學生對閱讀理解的能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閱讀的興趣,以此提升小學生的文化修養(yǎng)。
參考文獻:
[1]薛書玲.探討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2014(3):112-112,113
[2]王利峰.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4,(S2).
[3]陸小平.關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幾點思考[J].中國教育學刊,2011,(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