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修良 薛棟 董雪
濱州市人民醫(yī)院1普外一科,2醫(yī)院辦公室(山東濱州 256610)
膽管癌是指起源于膽管上皮細胞的惡性腫瘤,早期診斷率低,易發(fā)生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和神經(jīng)浸潤,且對放化療敏感性較低,膽管癌患者的自然病程約6個月到1年[1]。因此,臨床上急切需要探索膽管癌惡性侵襲和轉(zhuǎn)移的分子機制,以找尋高效的預后分子標志物,這對于提升膽管癌的總體臨床治療效果、降低腫瘤致死率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CUL4A(cullin 4A)是新發(fā)現(xiàn)的一種CRLs(cullin?ringbased E3?ligases)泛素連接酶,定位于13q34染色體,CUL4A在多種惡性腫瘤中有高表達,并可作為腫瘤預后的獨立因素[2]。沉默卵巢癌細胞中CUL4A基因后,腫瘤細胞的侵襲及遷移能力受到明顯抑制[3]。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r growth factor,VEGF)在調(diào)控血管內(nèi)皮增殖及遷移等過程中起重要作用[4]。上皮-間質(zhì)轉(zhuǎn)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促進腫瘤細胞侵襲及轉(zhuǎn)移的中心事件。N-鈣黏蛋白(N?cadherin)是EMT發(fā)生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分子[5]。目前,關于CUL4A、VEGF和N?cadherin在膽管癌組織中的研究文獻報道較少。本實驗應用實時熒光定量 PCR(quantitativereal?time PCR,qRT?PCR)技術和免疫組化方法檢測膽管癌組織中CUL4A與VEGF、N?cadherin的表達,并探討其在膽管癌侵襲轉(zhuǎn)移中的作用。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濱州市人民醫(yī)院72例膽管癌臨床標本,病理證實均為腺癌。男50例,女22例;年齡35~77歲;高分化為31例,中分化為22例,低分化為19例;腫瘤位于肝門部31例,膽總管41例;淋巴結(jié)無轉(zhuǎn)移37例,伴有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35例。選取同一個期間36例正常膽管組織(肝內(nèi)膽管結(jié)石行半肝切除或肝部分切除病例)作為對照組。另外,筆者還收集了2011年2月至2013年12月35例新鮮膽管癌和15例正常膽管(肝內(nèi)膽管結(jié)石行左肝外葉切除病例)手術切除標本,立即置于-80℃冰箱或液氮罐中保存。所有病患術前均沒有接受放化療、分子靶向等治療。依據(jù)美國癌癥聯(lián)合委員會(AJCC)制定的臨床TNM分期標準(第七版):符合Ⅰ期為15例,Ⅱ期為25例,Ⅲ期為19例,Ⅳ期為13例。術后隨訪主要通過門診復診、電話、網(wǎng)絡及信件等方式進行,中位隨訪時間48個月。
1.2qRT?PCR檢測新鮮標本中CUL4A mRNA的表達 Trizol購買于Invitrogen公司。逆轉(zhuǎn)錄試劑盒和實時熒光定量PCR試劑盒均購買于Takara公司。按Trizol說明書分別抽提膽管癌組織與正常膽管組織中總RNA??俁NA隨即被逆轉(zhuǎn)錄成cD?NA。CUL4A引物序列為:上游引物5′?TACGAGT?GGGACTAGATGTA?3′,下游引物 5′?GGCTCAGAG?GTATTGACATC?3′;β?actin作為內(nèi)參對照,β?actin引物序列為:上游引物5′?AGCGAGCATCCTCCAA?AGTT?3′,下游引物5′?GTGCACGAAGGCTCATCA?AT?3′。PCR 反應體系為 20 μL,反應條件如下:95℃變性1 min;95℃變性10 s;55℃退火15 s,75℃延伸5 min,一共50個循環(huán);然后進行溶解曲線分析。應用2-ΔΔCt法進行定量分析待測基因mRNA的表達。
1.3 試劑和方法 選取我院病理科存檔的膽管癌組織蠟塊,分別實施CUL4A、VEGF和N?cadherin免疫組織化學染色。采用EnVision法檢測CUL4A、VEGF和N?cadherin蛋白的表達。羊抗CUL4A、兔抗VEGF、兔抗N?cadherin多克隆抗體購自Santa Cruz公司,工作濃度均為1∶200。鼠抗羊、鼠抗兔二抗購自北京中杉金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Envision試劑盒購買于Dako公司,嚴格遵照試劑盒的使用說明書來操作。同時設立陽性和陰性對照:試劑公司提供的強陽性標本切片視為陽性對照,磷酸鹽緩沖液代替一抗視為陰性對照。
1.4 免疫組化結(jié)果判定 CUL4A、VEGF陽性均定位于細胞質(zhì),N?cadherin陽性定位于細胞膜。在不知任何背景資料的情形下,由兩位高年資病理科專業(yè)醫(yī)師采用雙盲法進行評定。首先依據(jù)染色的強度打分:0分(無陽性染色);1分(淡黃色);2分(棕黃色);3分(棕褐色)。然后將陽性細胞所占的百分比算分:0分(無陽性細胞);1分(1%~25%);2分(26%~50%);3分(51%~75%);4分(76%~100%)。最后將染色的強度與陽性細胞百分比的乘積統(tǒng)計總分數(shù),記分≥4分視為免疫反應陽性,記分<4分視為免疫反應陰性。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非配對t檢驗用于分析膽管癌和正常膽管中CUL4A mRNA表達的差異。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等級相關檢驗采用Spearman相關檢驗,生存曲線應用Kaplan?Meier法繪制,Log rank方法對組間生存率進行比較。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CUL4A mRNA在膽管癌組織中表達上調(diào)實時熒光定量PCR分析了35例膽管癌和15例正常膽管組織CUL4A mRNA的表達水平,結(jié)果表明CUL4A mRNA在膽管癌組織中表達量是3.876±0.975,明顯高于正常膽管組織的表達量1.216±0.26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圖1,P<0.001)。
2.2 CUL4A、VEGF和N?cadherin蛋白在膽管癌組織和正常膽管組織中的表達 CUL4A主要表達于細胞質(zhì),染色呈棕褐色顆粒(圖2)。VEGF主要表達于細胞質(zhì),染色呈棕黃色的顆粒(圖3)。N?cadherin主要表達于細胞膜,呈棕黃色顆粒(圖4)。CUL4A蛋白在膽管癌組織及正常膽管組織中的表達率分別為70.8%、2.8%(P<0.05)。膽管癌組織及正常膽管組織中VEGF蛋白的陽性表達率分別為66.7%、8.3%(P<0.05)。N?cadherin蛋白在膽管癌組織中及正常膽管組織中的表達率分別為58.3%、12.5%(P<0.05)。見表1。
圖1 CUL4A mRNA在膽管癌組織中和正常膽管組織中的表達Fig.1 Expression of CUL4A mRNA in cholangiocarcinoma tissues and normal bile tissues
圖2 CUL4A陽性染色(免疫組化染色,EnVision×200)Fig.2 The positive plasma staining of CUL4A(EnVision×200)
圖3 VEGF陽性染色(免疫組化染色,EnVision×200)Fig.3 The positive plasma staining of VEGF(EnVision × 200)
2.3 CUL4A、VEGF和N?cadherin蛋白表達與膽管癌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 CUL4A、VEGF和N?cadherin陽性表達均與患者的性別、年齡、CA199水平、腫瘤大小、所在部位無關(均P>0.05,表2)。CUL4A、VEGF和N?cadherin蛋白陽性率隨著腫瘤分化差、血管侵犯、神經(jīng)浸潤、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及臨床TNM分期升高而增加(均P<0.05,表2)。CUL4A、VEGF和N?cadherin共同促進了膽管癌侵襲轉(zhuǎn)移。
圖4 N?cadherin陽性染色(免疫組化染色,EnVision×200)Fig.4 The positive membrane staining of N?cadherin(EnVision×200)
表1 膽管癌和正常膽管組織中CUL4A、VEGF及N?cadherin表達的比較Tab.1 Immunohistochemical results of CUL4A、VEGF and N?cadherin in cholangiocarcinoma and normal bile tissues例
2.4 CUL4A、VEGF和N?cadherin在膽管癌組織中表達的相關性 Spearman等級檢驗分析表明,膽管癌組織中CUL4A和VEGF蛋白表達呈正相關(r=0.415,P=0.043),CUL4A和N?cadherin的表達也呈正相關(r=0.464,P=0.036);N?cadherin與VEGF的表達也呈正相關(r=0.508,P=0.027)。
2.5 生存分析 對患者分組(根據(jù)免疫組化結(jié)果)后進行生存分析,CUL4A陽性組患者的生存時間顯著短于陰性組患者,3年的生存率分別是44%、67%,患者5年的生存率分別是13%、32%,CUL4A陽性的患者生存時間較陰性患者縮短,差異有顯著性(P<0.05)(圖5)。VEGF陽性和陰性的患者3年的生存率、5年的生存率差異均無顯著性(P>0.05)。N?cadherin陽性和陰性患者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泛素化是指泛素在一些催化酶協(xié)同下對靶蛋白進行修飾,它不僅參與細胞增殖、凋亡和分化等,還在腫瘤細胞侵襲轉(zhuǎn)移等過程中起關鍵作用。CUL4A在人類的很多惡性腫瘤中存在高表達,其高表達往往與腫瘤侵襲、臨床分期及預后明顯相關[6-8]。結(jié)直腸癌組織中CUL4A蛋白存在高表達,而且其與腫瘤的大小、分化程度及區(qū)域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有關;另外,干擾CUL4A基因后腫瘤細胞的增殖及侵襲力下降[9]。本實驗首先采用實時熒光定量PCR和免疫組化技術檢測了CUL4A在膽管癌與膽管組織中的表達,發(fā)現(xiàn)膽管癌組織中CUL4A mRNA和蛋白均高表達。筆者還發(fā)現(xiàn)CUL4A表達與腫瘤分化程度、血管侵犯、神經(jīng)浸潤、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及臨床TNM分期密切有關。CUL4A陽性患者5年生存率較陰性患者明顯縮短,提示CUL4A陽性膽管癌患者的預后差。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CUL4A與膽管癌的發(fā)生發(fā)展、侵襲轉(zhuǎn)移和臨床預后明顯相關,其有望成為膽管癌的靶向治療基因。
表2 CUL4A、VEGF及N?cadherin表達與膽管癌臨床病理參數(shù)的關系Tab.2 Relation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 CUL4A、VEGF and N?cadherin protein and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cholangiocarcinoma例
圖5 72例膽管癌患者CUL4A表達和生存時間的關系Fig.5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of CUL4A from 72 cholangiocarcinoma patients and survival rate
腫瘤生長離不開豐富的血液供應,VEGF不僅增加腫瘤組織內(nèi)微小血管的通透性,還能促進小血管新生[10]。VEGF還與惡性腫瘤的侵襲轉(zhuǎn)移和預后密切相關[11]。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膽管癌組織中VEGF蛋白存在高表達,還與腫瘤分化、血管侵犯、神經(jīng)浸潤、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及臨床TNM分期有關,提示VEGF在膽管癌惡性侵襲轉(zhuǎn)移中起重要作用。膽管癌中CUL4A與VEGF的表達存在正相關,推測CUL4A可能通過調(diào)節(jié)VEGF表達促進膽管癌組織中血管新生。
上皮-間質(zhì)轉(zhuǎn)化(EMT)是腫瘤獲得侵襲和遷移的重要分子機制。當N?cadherin表達明顯增加致細胞之間的黏附力降低,導致腫瘤細胞局部侵襲和遠處轉(zhuǎn)移[12]。EMT是膽管癌細胞侵襲轉(zhuǎn)移的一個關鍵步驟[13]。敲除前列腺腫瘤細胞N?cadherin基因后,癌細胞的侵襲、轉(zhuǎn)移力顯著下降[14]。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膽管癌組織中N?cadherin存在高表達,其高表達伴隨腫瘤分化差、神經(jīng)浸潤、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及臨床分期較晚。
綜上所述,CUL4A基因在膽管癌中的臨床應用價值得期待,即CUL4A有可能成為膽管癌分子標記物和治療靶點,鑒于此,下一步需要開展更深入分子機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