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衛(wèi)東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的進步,新課程的改革得到了不斷的深入,在新課程改革的教學過程當中,作為一名教師,要一邊努力的貫徹并落實新課程教育的理念,另一邊還要認真對其進行反思與探索。本文就以我個人的感受與經(jīng)歷,來講述一下對新課程初中語文教學的實踐探索與反思。
【關鍵詞】新課改 初中語文教學 反思 標準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1-0181-01
引言
新一輪課程改革在不斷深入,一場史無前例的基礎性教育改革在我國國內已經(jīng)如火如荼的開展。作為一項母語課程,語文課程的教學改革具有其他課程所不具有的深遠意義。同樣,作為一名初中的語文老師,我明白新課程改革的重大意義,我們只有邊貫徹新課程改革教育的理念,邊自己努力學習,給自己“充電”,才能使得新課程改革得到效果。
一、新課程理念走進語文課堂的實踐探索與反思
在實際的初中語文課程教學當中,新課程理念下的語文教學并沒有進展的很順利。
首先,需要我們進行反思的就是老師的現(xiàn)狀。在初中的教師隊伍當中,教師年齡普遍較為年長,她們習慣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與教育理念,現(xiàn)在卻要她們在短時間內接受新的教學理念并能夠熟練的掌握新的教學方法,這可以說是一件并不簡單的事情。更何況,有些學校受條件的限制,進行新課程培訓的機會并不多,這就給新課程理念的貫徹出了一個難題。
其次,需要我們進行反思的就是學生的現(xiàn)狀。在現(xiàn)如今的初中校園當中,學生對于語文課程的學習并不是很熱情,但是,語文課程作為一門開發(fā)與培養(yǎng)學生基本素養(yǎng)與創(chuàng)新精神的課程,應該貫徹一個學生學習的始終,而不是在進入新課程改革年級的學生才應該開始注重培養(yǎng)。
另外,新階段的中小學生剛剛經(jīng)歷了從“非課改”到“課改”這兩種教育模式的轉變,由于受到傳統(tǒng)課堂教育觀念的影響,有一部分的學生可能習慣了在課堂上面被老師牽著鼻子走的狀態(tài),他們習慣了安安靜靜的聽老師講。相反的是,在新課程標準下的語文課程中并不提倡安靜的聽課,而是提倡探究、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
因此,新課程初中語文教學應該真真切切的做到面向全體學生,更應當做到因材施教,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體差異。對于那些課上不積極發(fā)言的學生來說,并不是因為他們不認真,而是因為他們并不擅長口頭表達,僅此而已。對于這樣的學生,老師就要通過一些方法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指引他們進行問題探索的方向,激勵他們要勇于發(fā)言。同時,還要努力轉變學生們的學習方式,引導并激勵他們進行自主學習,進行探索式的學習,激發(fā)他們對于學習語文知識的熱情。
二、落實新課程評價標準的實踐探索與反思
教育通常含有兩種基本價值,即根本價值與工具價值。根本價值指的是通過教育促進人的發(fā)展,工具價值指的是教育承擔的社會所賦予的人才選拔的功能。長期以來,教育評價體系都把教育的這兩種基本價值從根本上割裂并對立成了兩個完全不同的部分,但這樣是不正確的。
在部分學校當中,教師將教育的選拔功能強化成了教育的根本價值,也正是如此,教育走上了“應試”的道路。但隨著目前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很多老師和教育者都能夠明顯的感覺到,絕大部分的學生和家長一時間很難接受在新課程下的語文課程評價標準,這些學生和家長都已經(jīng)習慣了只關注學習的結果,而不是關注學習的過程和方式,他們習慣了用考試成績和考試名次來衡量一個學生的好與壞。
針對這些現(xiàn)象,在語文課程的評價標準上做出了明確的表示:要重視和發(fā)展教育的評價,淡化選拔與分類;要注重課程的綜合評價,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要注重對學習過程的評價,淡化對學習結果的評價。因為只有關注學生學習的整個過程,評價才有可能深入到學生發(fā)展的進程當中,才能及時的了解學生在學習發(fā)展中遇到的一些問題,才能使得學生取得進步。
三、開發(fā)利用語文課程資源的實踐探索與反思
相比較于傳統(tǒng)的初中語文教材來說,新課程初中語文教材中增添了語文綜合性學習這一部分內容。語文的綜合性學習不僅調動了學生們對語文學習的熱情,還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當中全面的提高語文素養(yǎng),是培養(yǎng)學生勇于創(chuàng)新精神、主動學習探究與團結合作的一大重要途徑。
而要想開展好語文教材中的綜合性學習,關鍵就是要利用好各種課程資源。語文課程作為我國中小學生的母語課程,課程資源可謂是多種多樣。但是,在很多設備及條件不足的學校當中,老師們又會在開發(fā)及利用語文課程資源的過程中遇到很多尷尬的情況。比如說,在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當中,經(jīng)常會提到類似于“課外閱讀***名書著作”、“到學校圖書館或者是網(wǎng)上搜集一些關于***的資料”、“參觀訪問***工廠”等等一些要求。面對這些硬件設備的不足,老師們更應該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利用一些創(chuàng)造性思維為學生們開展一些綜合性的學習活動。努力將語文教學從書本中帶出到生活中,帶出到大自然中,帶出到社會與家庭當中。面對新課程語文教學,老師們需要轉變以往傳統(tǒng)的語文課程觀念,鍛煉自己識別語文課程資源的敏銳目光,拓寬語文課程的視野,提高開發(fā)和利用語文學習資源的能力。特別是要調動學生留意身邊可以開發(fā)與利用的語文學習資源。同時,一名教師更要在自己的上課之余,不斷的進行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技能的學習,充分且科學的利用現(xiàn)代遠程教育資源,服務于語文教學。
四、關于語文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實踐探索與反思
(一)構建立體開放式課堂教學
何為開放式課堂教學?通俗來講,開放式課堂教學就是要為學生創(chuàng)色一個寬松、民主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與教學氣氛,將學生作為一個生動活潑的個體來看待,向學生的生活世界回歸。老師們不僅要研究教學的方法,還要研究怎樣去打破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把單一的教學形式轉變成為各式各樣的教學組織活動,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二)建立生動活潑的教學組織形式
以課堂教學為主,以活動課程為輔,二者相互滲透、相互結合的教學組織形式即為生動活潑的教學組織形式。在課堂上,老師可以通過辯論式、問答式以及游戲式、表演式等教學形式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讓學生們廣泛參與其中,在快樂中增長知識、提高技能。
五、結束語
除上述提到的反思之外,老師們還要加強在閱讀后的反思,做好“個人成長反思”、“聽課反思”的教育教學札記,盡快從“經(jīng)驗型教師”轉變?yōu)椤胺此夹徒處煛薄?/p>
參考文獻
[1]李歡.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與實施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5.
[2]張瑜.淺析新課程改革下的初中語文教學[J].品牌(理論版),2010(10):38.
[3]魏月改.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改革研究[J].學周刊,2015(0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