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平
【摘 要】目的:研究青年急性腦梗死靜脈溶栓治療的安全性及療效。方法:在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選取我院青年急性腦梗死患者70例,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治療,觀察組給予靜脈溶栓治療及常規(guī)治療,觀察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神經功能評分及Bathel指數評分。結果:觀察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對照組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對照組低,Bathel指數評分比對照組高,P<0.05。結論:給予青年急性腦梗死患者靜脈溶栓治療,效果較好,減少并發(fā)癥,降低了神經功能評分提高了Bathel指數評分,安全性高,值得借鑒。
【關鍵詞】急性腦梗死;青年;靜脈溶栓;安全性;療效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4-0-02
急性腦梗死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臨床較為常見,主要表現為功能障礙、肢體麻木、吞咽困難、失語等[1],對患者正常生活造成了干擾,降低了患者生活質量,影響了患者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給家庭帶來了較大的負擔。靜脈溶栓治療操作簡便,不需要復雜的技術設備,可以隨時為急性腦梗死患者治療,在我國現在的醫(yī)療條件下,對其推廣也更為簡單。為了提高急性腦梗死患者治療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本文在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選取我院青年急性腦梗死患者70例,研究青年急性腦梗死靜脈溶栓治療的安全性及療效。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選取在我院接受治療的青年急性腦梗死患者70例,年齡在18歲-40歲之間,均符合《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1995)》中AICVDDE的診斷標準,且經頭部CT或MRI影像學檢查確診,根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界定的年齡分段標準,將15-44周歲的人群劃分為青年。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35例,觀察組35例,對照組男19例,女16例,觀察組男20例,女15例?;颊呋蚣覍倬椴⒑炇鹬橥鈺山M患者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
排除標準:惡性腫瘤者;近期進行顱內手術及其他外科手術者;有出血傾向的疾病史;嚴重糖尿病、心、肝、腎功能不全者。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治療,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予以活血化瘀、抗血小板凝聚及擴容等治療,糾正水、電解質紊亂等,治療10天[2]。
觀察組在予以常規(guī)治療的同時,給予靜脈溶栓治療,將100萬單位尿激素溶于濃度為0.9%氯化鈉注射液100mL中進行靜脈滴注,持續(xù)30分鐘。靜脈溶栓治療結束后,兩小時內應該對患者血壓進行監(jiān)測,15分鐘監(jiān)測1次,評估患者神經功能情況,然后30分鐘監(jiān)測1次,監(jiān)測6小時,治療10天[3]。
1.3 觀察指標 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及Bathel指數評分。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統(tǒng)計軟件版本采取SPSS20.0,計量資料用()表示,用t檢驗比較,計數資料用n,%表示,檢驗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將P<0.05作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對比
觀察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對照組低,P<0.05
2.2 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及Bathel指數評分對比
觀察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對照組低,Bathel指數評分比對照組高,P<0.05
3 討論
青年急性腦梗死患者的增多不僅對患者身體及心理造成了影響,還加重了患者家庭的經濟負擔,對于急性腦梗死來講,不僅要積極的預防疾病的發(fā)生,還要進行早期的治療,主要治療方式就是溶栓治療,也是一種較為有效的治療手段,溶栓治療的關鍵在于抑制梗死部位的擴大,對缺血性半暗帶起到保護作用[4]。急性腦梗死患者治療的最佳時機就是發(fā)病6小時內,有效減少患者發(fā)病至溶栓的時間,提高急性腦梗死患者治療效果。如果患者得不到及時治療,就易于造成較為嚴重的殘疾甚至死亡,所以,給予患者及時有效的治療非常重要。
對青年急性腦梗死患者給予靜脈溶栓治療,具有較好的安全性及治療效果。本文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對照組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對照組低,Bathel指數評分比對照組高,P<0.05。原因如下:臨床治療腦梗死的原則是恢復血管血流、再通閉塞血管,使缺血再灌注損傷程度降低,進而使梗塞體積減小。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早期靜脈溶栓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手段,這種方式有利于患者血管血流及神經元功能的恢復[5]。本文對青年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靜脈溶栓治療,也就是利用尿激酶治療。閉塞血管內血栓中含有纖維蛋白,而尿激酶則能對纖維蛋白起到水解作用,將其變成纖維蛋白降解產物,從而對血栓起到溶解作用,對可逆性的缺血腦細胞組織進行有效搶救,進而減小梗塞范圍,促進血管血流正常,減少患者致死率與致殘率,促進患者神經功能的恢復。在治療過程中,要注意對治療時機的掌握,盡量盡早對患者進行溶栓治療,因為越早使用尿激酶治療,患者溶栓效果越好,進而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及預后效果。
所以,對青年急性腦梗死患者應用尿激酶進行靜脈溶栓治療,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低,安全性較好,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具有應用與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尚立宏,王茂德.動靜脈聯(lián)合溶栓治療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的臨床效果觀察[J].陜西醫(yī)學雜志,2017,46(08):1078-1079.
何強.急診瑞替普酶靜脈溶栓治療急性腦梗塞的療效分析[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5(17):28.
劉云.超早期急性腦梗塞選擇性動脈溶栓與靜脈溶栓療效對比研究[J].中外醫(yī)療,2017,36(16):112-114.
秦艷峰.急性腦梗塞的溶栓護理效果[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16(A5):209.
劉柏冰.靜脈溶栓在急性腦梗塞患者治療中的研究進展[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6,10(08):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