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具體論述弘仁的作品中清冷簡逸繪畫風格的具體體現(xiàn),這個特點從構圖布局、筆墨和意境等方面都表現(xiàn)得很濃郁。本文就弘仁的繪畫藝術探究分析,并論述其對后來的畫派的影響和對當代藝術的深刻影響。
關鍵詞:弘仁;清冷簡逸;山水畫;繪畫風格
1 弘仁繪畫中清冷簡逸風格的具體表現(xiàn)
1.1 在布局中的體現(xiàn)
首先弘仁繪畫構圖采用幾何式的方法,這種方法突破了傳統(tǒng),在作品中表現(xiàn)為計白當黑的空間布局,奇特的山石造型都表現(xiàn)為幾何體。這種表現(xiàn)手法使整個畫面對比非常強烈。弘仁則把這種空白用來表現(xiàn)畫面的清冷孤寒之氣,他的創(chuàng)新之處在于通過山石的塑造來表現(xiàn)空白,在整個畫面中有許多造型各異、形狀不同的空白石塊,雖然只有在山腳和山石夾縫中進行了少量的筆墨點染,但整個畫面交錯豐富,給人留下一種韻味無窮的空間遐想。畫面的虛實關系非常重要,如果主體表現(xiàn)得過于簡單,空白過多,則會導致整個畫面沒有生機,死板僵硬。但如果主體被表現(xiàn)得過于厚實,所留空白太少,又會給人復雜沉悶的感受。
弘仁筆下的黃山雪景別具風味。他將計白當黑表現(xiàn)到了極致,增添了畫面的動感,動靜結合的表現(xiàn)更是一種意境的升華。弘仁的《始信峰圖》也說明了他作品畫面布局的獨特之處,畫中的山石都以幾何體形式表現(xiàn),給人很強烈的塊面感,成為畫面的中心。多層次疊加的構圖,陡峭的山峰使整個畫面幽靜深遠。
1.2 在筆墨中的體現(xiàn)
山水畫非常注重筆墨的運用。筆墨指的是用筆力度和墨色在紙上的渲染效果,干筆最適合用來表現(xiàn)石面和老樹的皴法,在紙上的間隙比較明顯,有斷斷續(xù)續(xù)的韻味。濕筆則用來表現(xiàn)水墨滲化的效果,這樣才能與干筆形成鮮明的對比,干濕筆交相呼應,使得畫面活躍、豐富。通常來講,無論是在筆法方面還是在墨法方面,弘仁都表現(xiàn)出很高的藝術成就。通過筆墨的濃淡變化來處理空間關系,包括遠近、虛實都表現(xiàn)得很到位。他通過少皴多勾的筆法和淡潤古秀的墨法來表現(xiàn)清冷簡逸的繪畫風格。弘仁學習倪瓚的用筆之法,雖然簡練但卻使畫面不失秀氣,且用筆果斷肯定。
弘仁的作品《雨余柳色圖》,表現(xiàn)的是雨后的黃山,畫面層次清晰有序,水墨運用依然很少且非常清淡。遠處的高山運用淡墨勾勒,所有的山石他都運用直線和幾何體圖形來表現(xiàn),只是稍稍皴擦凸顯石頭的質感。畫中的樹木蕭疏,荒涼的茅屋,再加上淡墨勾出的幾處沙坡,盡顯整幅畫的清冷簡逸之氣。同時,把他內心的孤冷表現(xiàn)到了極致。
1.3 在意境中的體現(xiàn)
弘仁皈依佛門后,自己的內心得到凈化,正是這種心態(tài)的轉變使得他的作品沒有絲毫輕浮之意,反而通過幾何體式的黃山構造以及造型奇異的松樹表現(xiàn)出一種更加清冷而廣闊的意境,如同在動蕩的時局中找到了一絲讓人慰藉的動力。弘仁的繪畫風格與倪瓚相似,倪瓚在意境上也表現(xiàn)出極深的造詣,畫面同時散發(fā)著清遠淡泊的韻味。
他的晚年作品《黃山天都峰圖》,繪黃山天都峰的景色,作品以嚴整簡潔的造型,方折的線條,表現(xiàn)出天都峰的峻奇雄偉、氣勢磅礴。作品中少了倪瓚的荒涼寂寞之境,而多了幾分清新之意,富有生活氣息。在筆墨處理上,山石多用線空勾,沒有大片的墨,沒有粗拙躍動的線,除了少量坡腳及夾石外,山石上幾乎沒有繁復的皴筆和過多的點染,顯得蒼勁整潔。畫面意境充分體現(xiàn)了清幽寂寥的內心世界,使人清晰地感受到他的淡泊之心。總體而言,弘仁的繪畫更多地表現(xiàn)為清冷、靜謐的意境。畫面樸素,用墨清淡,折射出一種空靈高雅的意境。
2 弘仁繪畫風格對后世的影響
2.1 弘仁繪畫的美學藝術價值
弘仁從武夷山到黃山之后,內心世界發(fā)生了極大的變化,但藝術風格并沒有發(fā)生太大的變化。在有關武夷山的作品中,樹木枯黃,柔弱無力,體現(xiàn)了他內心的無奈與蒼涼,而在之后有關黃山的作品中,表現(xiàn)在畫面中的物像更顯荒寒之意,但又增加了幾分堅強的個性在其中。他對于黃山的了解比較透徹,結構也了然于心,并通過自己獨特的方式表現(xiàn)出別樣的黃山,畫面中呈現(xiàn)的空間充滿靜謐,黃山給人一種壯美遼闊之感,但弘仁筆下的黃山卻充滿了冷寂。這也正是弘仁內心的真實寫照,他的畫面從里到外都表現(xiàn)了出家人的空寂,畫面質樸、孤寂。從觀賞者來看,作品中留有的空白給人留下了無限的遐想和美感,并且他的山水畫突破了前朝古板的形式,從而在繪畫界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具有很大的進步。弘仁的作品具有獨特的審美趣味和人生理念,同時這也是他內心深處的傾訴與獨白。筆墨的簡潔,線條的剛硬,再加上他自身的遺民情懷,成功塑造出了深遠幽靜的黃山形象,凝聚了最美、最高的藝術價值。
2.2 弘仁繪畫風格的影響
在古代畫壇中描繪黃山的畫家非常多,但弘仁對黃山之美的表現(xiàn)深邃悠遠,他清冷簡逸的繪畫風格使黃山的險峻巍峨之美超越了其本身。他的繪畫風格在當代的繪畫界影響極大,其中“新安派”的創(chuàng)立就是受到了弘仁的影響,而且弘仁是“新安派”的領軍人物,教出了許多學生。但他的追隨者大多只是模仿他的外形表現(xiàn),而未注意到畫風本質,缺乏內在精神。
在弘仁的作品中,從學習倪瓚,師從蕭云從,到借鑒宋元。他一直秉承“繼承”與“發(fā)展”結合,兩者相得益彰。只有在繼承傳統(tǒng)的基礎上力求創(chuàng)新才能走得更長遠,具有很大的發(fā)展?jié)摿?。弘仁在傳統(tǒng)的基礎上注入了自己的繪畫理解與理念,將自己的主觀情感融入其中,并突破傳統(tǒng)創(chuàng)造出新的構圖表現(xiàn)方法,造就了他清冷簡逸的繪畫風格。弘仁在畫壇的表率作用值得現(xiàn)代藝術家學習,他們應該像弘仁一樣,在繼承傳統(tǒng)的同時抓住時代特征,創(chuàng)作出符合時代發(fā)展趨勢的優(yōu)秀作品。
參考文獻:
[1] 胡東放.中國畫黑白體系論[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91.
[2] 李霖燦.中國美術史講座[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3] 汪世清,汪聰.浙江資料集[M].安徽人民出版社,1984.
[4] 孫群.淺析弘仁繪畫藝術特征[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09(3).
作者簡介:曹慧(1994—),女,山西呂梁人,陜西師范大學美術學院2017級學科教學(美術)專業(yè)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美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