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正佳
摘 要 目的:探討精神科護理工作的不安全因素與安全管理對策。方法:收治精神病患者10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采用針對性護理。結果: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醫(yī)護人員因素2例,對照組醫(yī)護人員因素18例,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缺乏對護理人員的專業(yè)培訓、較少的健康教育、心理護理干預及專業(yè)護理是護理工作不安全因素,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專業(yè)培訓、制定合理的護理干預措施是精神病患者護理的關鍵。
關鍵詞 精神科護理;不安全因素;安全管理對策
為探討精神科護理工作的不安全因素與安全管理對策,2016年11月-2017年12月收治精神病患者100例,對其護理工作的不安全因素和安全管理措施進行總結和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6年11月- 2017年12月收治精神病患者10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觀察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23~70歲,平均(39.8±2.4)歲;病程2~5年,平均(2.5±0.3)年;疾病類型為精神分裂癥20例,狂躁癥10例,抑郁癥20例。對照組27例,女23例;年齡25~70歲,平均(39.7±2.4)歲;病程2~8年,平均(2.6±0.4)年;疾病類型為精神分裂癥21例,狂躁癥10例,抑郁癥19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方法:對照組按照精神科患者一般性基礎護理和常規(guī)護理方法對患者進行護理。觀察組采用針對性護理方法進行護理。具體措施:①首先對護理人員進行專業(yè)培訓,通過考核后方可上崗。②加強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對患者的基本情況進行深入了解和分析,向患者及家屬介紹該病的發(fā)病、發(fā)展、治療及轉歸情況,多與患者溝通,消除各種不良的心理情緒,積極取得患者及家屬的信任,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囑咐患者合理飲食,并形成規(guī)律的作息。③加強心理護理:在與患者接觸時,言語要溫和、動作要輕柔,認真傾聽患者的訴說,鼓勵患者訴說心中的苦悶和疑惑,積極引導患者,以穩(wěn)定患者的情緒,取得患者的信任,運用良好的溝通技巧,對患者心理施加影響,真誠對待患者,增加患者的安全感,消除患者的對立情緒。④專業(yè)護理:對具有攻擊行為的患者需配合鎮(zhèn)靜藥物、沖動行為干預治療,護理人員首先要有嫻熟的專業(yè)技術,對藥物的劑量、不良反應等清楚了解,能夠及時、迅速的應用藥物,同時加強自身安全防范措施,防止患者失控傷害自己或他人,在使用大劑量鎮(zhèn)靜藥物時必須保證足夠飲食和水分的攝入,應注意觀察注意生命體征的變化。對潛在的具有沖動行為的患者可采取言語性保護、強制性隔離措施[3],治療過程中應有效保護患者、保護工作人員。對采取沖動行為干預治療的患者,要認真評估危險性,根據沖動行為嚴重程度加強防范。
觀察指標:制定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和安全隱患調查方案,護理結束后對患者家屬進行調查。
統(tǒng)計學方法:所有數據采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 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
護理干預后護理滿意度比較:經過護理,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6.0%,對照組護理滿意度68.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l。
不安全因素調查分析:經過調查,觀察組醫(yī)護人員因素2例,對照組醫(yī)護人員因素18例,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討論
精神科病房管理最關鍵的環(huán)節(jié)[2],就是要做好病房安全管理。
強化日常監(jiān)督管理工作內容:對日常監(jiān)督管理工作體系進行強化,并擬定更加完善的護理安全工作體系。護理管理工作人員應當明確精神科護理工作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各種不安全因素,并將常見問題當成重點的管理對象。按照醫(yī)院工作的具體情況,擬定科學且合理的護理干預工作方法,并規(guī)范護理環(huán)節(jié)及護理行為[3]。成立質量監(jiān)督控制領導工作小組、明確所有成員權責,定期考核。對于危險物品的收集,實行一日三查,早上整床時責任護士查房檢查,下午整床時檢查,晚上小夜檢查,并核對危險項目與危險品。
強化專業(yè)技能培訓:護理工作人員必須要不斷強化自身專業(yè)技能,醫(yī)院方面可以利用專業(yè)技能培訓等形式,幫助護理人員學習法律知識以及專業(yè)的護理技能。作為精神科的護理工作人員不僅要掌握基礎專業(yè)護理知識,還要掌握一些安全理念與安全技能,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以及個人行為規(guī)范。
對人力資源進行調配:通過調配人力資源的方式來減少護理工作人員的日常工作負荷,保證其工作狀態(tài)。護理管理者平時要多關心護理工作人員個人心理狀態(tài),并培養(yǎng)其開朗、有耐心的性格,營造適合護理工作正常開展的環(huán)境,使護理工作人員可以始終保持一個健康且積極的工作心態(tài),合理排班,最大限度調動護理人員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
DunlopJ,Brandon NJ. Schizophrenia drug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in an evolvingera:Are new drug targets fulfilling expecta-tions[J].Journal of Psychopharmacology,2015,29(2):230-238.
[2]馬斌,袁煥英,郭秀華.精神科護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研究[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4,2(1):256.
[3]朱敬.精神科護理工作的不安全因素與安全管理對策[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6,2(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