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平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是我國最新的治國理政思想之一,對于培養(yǎng)“大戰(zhàn)略”“大視野”的高校優(yōu)秀人才具有重要價值。本文論述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強調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價值,并且結合現(xiàn)狀對該理念的融入對策、側重點進行了深入分析。
“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最初是在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的,作為報告中的亮點,該理念強調了我們不僅應該加強對本國利益的追求與維護,同時也應該“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即“在謀求本國發(fā)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fā)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發(fā)展伙伴關系,同舟共濟,全責共擔,增進人類共同利益”。這一理念自提出之后不僅得到了全社會的廣泛認同,還深刻貫徹落實于各項實踐工作之中。例如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在國內外諸多場合(博鰲亞洲論壇、亞信峰會、APEC大會、東盟峰會等)都強調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將這一理念進一步推廣到世界的各個角落,努力形成共同的認知與意識。
2017年在日內瓦總部,習近平總書記發(fā)布了《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演講。在這一演講中,習近平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進行了較為深刻的闡述,從而贏得了在場各個國家、地區(qū)的一致認可與強烈共鳴,也將“人類命運共同體”在構建上的必要性、重要性進行了進一步的宣揚,讓外界認識到這一共同體的構建既是一個“美好的目標”,也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來接力傳承。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價值
當前隨著經濟、政治、文化在全球化發(fā)展上日益緊密,人類社會在生存發(fā)展中面臨的挑戰(zhàn)問題也在不斷增多,任何一個國家、地區(qū)已經不能完全獨立地應對各種各樣的問題了,因此“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提出既是一種實際性的需要,也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式。只有加強與其他國家的互動,通過協(xié)商與合作,才能實現(xiàn)雙贏與共贏。大學生作為國家建設發(fā)展的希望,其思想是否規(guī)范端正直接影響著各個理念的融入與踐行。因此,“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融入具有以下幾方面的價值。
滿足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開展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開展本身就具有其自身的職責與使命,不僅是為了傳授某一專業(yè)知識與技能,而應該在理論課教學中積極弘揚、宣傳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方針與對策,使得當代大學生能夠接受馬克思主義理論及其最新中國化的成果,接受先進理念思想的洗禮。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是我黨十九大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這一理念的融入,有利于保證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與黨中央在思想、精神上的一致性,從而完成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使命。
有利于融入馬克思主義最新理論
“人類命運共同體”本身就是馬克思主義在當前時代背景下努力探索的成果,其追求的是人類理想社會。而高效思想政治理論課就是傳播弘揚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主要途徑,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這一學科的教學必須要融入新鮮內容、注入活力元素,促進新理念的培育、新意識的構建。
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講授能夠幫助大學生培養(yǎng)前沿的主流觀念,增強高校大學生對國家重大戰(zhàn)略在理解與認知上的敏銳性,激發(fā)大學生的學習欲望,這樣才能開闊大學生的視野,讓學生的思想觀念得到進一步更新。這種理念的融入還能讓大學生突破狹隘的民族意識,能夠在超越個人、民族、國家利益的基礎上,掌握人類的共同命運,樹立大智慧、大擔當的意識與情懷。
有助于高校大學生形成“國際視野”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融入還有助于高校大學生樹立積極的“全球觀”,形成“國際視野”,能夠從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等角度出發(fā)去分析人類歷史的過去、當前與未來,從而主動適應世界的變化,積極應對更多的挑戰(zhàn)。這一理念的融入還能幫助大學生構建“世界情懷”,對培養(yǎng)高層次的國際復合型人才具有積極的推動價值。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學中的對策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學中的融入具有其必要性與重要性,但是目前我國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論教學中多局限于傳統(tǒng)的理論思想,并沒有將“人類命運共同體”等理論新成果及時、積極地融入其中,加上很多教師缺乏這一理論的教學經驗,本身對此也缺乏一定的認知,對理論的有機融入造成了消極負面的影響。
提高教師的政治敏銳性,奠定良好的融入基礎
在“人類命運共同體”融入理論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是這一先進思想理論的傳播者,尤其是在我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學中,教材內容本身就具有穩(wěn)定的特點,極易導致教育教學的僵化與滯后。對此,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理論融入的過程中,應該發(fā)揮教師的能動性、創(chuàng)造性,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政治、理論敏銳性。例如在日常工作中,教師就應該主動將黨的會議精神、國家的新提法與新舉措以及社會熱點等多項內容融入思想政治課堂與教案設計中。
對于“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融入與學習,教師必須要了解該理論本身在內容與文本上的枯燥性,既要開闊政治視野,也要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轉化,通過自身的解讀與詮釋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論融入更多的內容。在此過程中,高校的相關教育主管部門也要加強對教師的管理與培訓,在教師能力素養(yǎng)拔高中積極引入國內外的重大理論與熱點話題,提供充足的學習與實踐機會,讓教師能夠將“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論轉化為自己的知識,為后續(xù)教育工作的開展做好積極充分的準備,這樣才能讓“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論知識有機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學之中。
對學生進行科學調查,了解學生的認知現(xiàn)狀
每個高校大學生對于“人類命運共同體”都有著自己的認知,即使有一部分學生并不了解這一理念,但是在中國加強對外交流與開放的過程中,大學生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觀、民族意識。
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理論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對大學生的國際視野進行調查研究,通過實地走訪與現(xiàn)實考察,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師可以了解學生關于“人類命運共同體”理論的認知,在無形中實現(xiàn)對理論思想的初步弘揚。同時,教師也可以了解學生對這一理論內涵的基本價值觀與認知水平,對這一理念融入思想政治課堂可行性的論證分析,為接下來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
相對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科學的調查有利于教師把握學生的思想發(fā)展情況,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教學中多與學生開展全方位的互動,讓學生大膽地闡述自己的“國際視野”。
優(yōu)化教學設計,細化理論講授內容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堂中的融入不能脫離整體性、科學性的設計,作為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通過設計的優(yōu)化,該理論能夠實現(xiàn)與教學環(huán)節(jié)、學生認知的緊密結合,避免在實際教學中出現(xiàn)碎片化的情況,也能防止相互脫節(jié)、教學重疊等現(xiàn)象的發(fā)生。因此,教師應該在整體設計的基礎上,對具體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論的教學內容進行優(yōu)化設計、細化操作,找準教育教學的側重點,在高校大學生腦中植入全球、全人類視角的思維概念,加強對理論以及實踐問題的深刻討論。
例如,教師可以將中國的近代史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結合在一起,實現(xiàn)歷史與時代命題的融合,基于歷史觀、價值層面的內容對學生進行循序漸進的引導。在此過程中,教師不應該單純地講解“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概念性的內容,可以將其與中國夢、中國的和平崛起、改革開放政策、“一帶一路”倡議等實踐工作進行有機融合,讓學生能夠站在實踐的角度,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論體系有更為深刻、全面的認知,促使學生能夠站在不同角度進行個性化的認知與理解。教師還可以開展實踐教學,引導學生從個人的角度出發(fā),站在全球、全人類的視角去觀察和分析問題,形成良好的思維,最終提高自己在這一方面的實踐能力。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始終秉持著系統(tǒng)的觀念與態(tài)度,將“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融入作為一個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過程,把握不同環(huán)節(jié)、教學內容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開拓傳統(tǒng)的、具有專題性的多種不同的教育方式、路徑,解決當前理念融入教學中的具體問題。
靈活運用教學手段,合力傳播先進思想
要想幫助高校大學生建立戰(zhàn)略性的理論認知,教師必須要建立“大教育、大教學”的思想,將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理論教學與先進的教學手段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形成傳播合力,促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靈活導入。
在此過程中,教師首先應該打破傳統(tǒng)思維的禁錮,積極應用包括網站、微博等不同類型的先進技術手段,發(fā)揮這些平臺、技術的作用。以微信公眾號為例,它是高校大學生廣泛使用的社交平臺,大學生往往會在這一平臺上接受和吸納更多的新鮮資訊與信息。教師可以專門設置“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公眾號,或者是將相關話題引入課堂上,讓大學生在理論課堂、微信公眾號上能夠接觸到更多這方面的內容。
另外,教師還可以利用慕課等創(chuàng)新形式開展教學活動,通過“校園網”來開辟專欄,為學生能更為廣泛地接觸“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更多的機會。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打破思想政治理論課堂的局限,通過開展社團活動、學團活動,鼓勵學生開展自我管理、自我學習等活動,利用課內外的教育資源、線上線下的教學模式,實現(xiàn)“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思想理念的廣泛傳播。
結語
總而言之,“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是我國十九大會議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高校大學生建立正確思維、開闊視野具有重要意義。高校、教師應該加強對這一理念融入思想政治課教學的重視,在提高教師政治敏銳度的基礎上,了解學生的思想認知現(xiàn)狀,通過教學內容的優(yōu)化設計、教學手段的創(chuàng)新運用,進一步提高“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堂的整體水平,讓學生能夠收獲更多,形成更為廣泛的核心價值體系與主流意識形態(tài),也為這一理念的貫徹落實提供更多的動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