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講解了:四、漢字是東方文化(國學(xué))的本源。這一期講解:
漢字本身就具有藝術(shù)美特征,體現(xiàn)于情感性、形象性及審美性。
(1)〔情感性〕漢字不僅是“以形表意”,而且是“以形表情”。在會意、形聲字中,主要是借表意偏旁(形聲字稱形旁)來表意、表情的。
(2)〔形象性〕形象是藝術(shù)美的外在特征。黑格爾說過:“美只能在形象中見出。”(見于《美學(xué)》)漢字無論是甲、金、小篆的圖畫象形,還是演變?yōu)殡`書、楷書的筆畫象形,都具有形象特征。
(3)〔審美性〕指藝術(shù)作品帶給人以審美的愉悅感,使人獲得美的享受,且使人在性情上得以陶冶。漢字甲、金、小篆的圖畫象形是富有色澤的線條造型,所造字體形態(tài)直接表現(xiàn)出漢民族人生活及天地間自然事物的形態(tài),使?jié)h字具有一種“天然、本真、淳樸”之美。而隸書、楷書筆畫象形正可隱約表現(xiàn)出人與事物的意態(tài)和情韻,恰好體現(xiàn)出漢民族人“婉約”情性與追求“神韻、意境、空靈”的審美情調(diào),給予人一種“愉悅、贊賞”的美感。
而書法藝術(shù)美特征也是:
(1)〔情感性〕以字形寫其意態(tài)、神韻,表現(xiàn)書家的氣質(zhì)與情性。
(2)〔形象性〕以線條構(gòu)形,使字有其形態(tài)。
(3)〔審美性〕以毛筆書寫漢字,給予人愉悅、贊賞的美感。
如此而知:漢字是書法藝術(shù)的本源(始端),了解與掌握漢字藝術(shù)美特征是研習(xí)書法藝術(shù)的前提。
〔仁〕會意字,以人、二合而示意,本義是二人以上者當(dāng)彼此親愛:“仁者愛人”——《孟子·離婁下》
〔信〕會意字,以人、言合而示意,本義是言語真實,引申為誠實、誠信:“與朋友交而不信乎?”——《論語·學(xué)而》
〔位〕會意字,以人、立(站立)合而表意,本義是朝廷中大臣站立在兩旁的位置。
〔侍〕形聲字,形旁是人,表示人的行為,本義是陪伴在長者身邊;伺候。
〔倚〕形聲字,形旁是人,本義是依靠著:“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薄钋逭铡饵c絳唇》
〔依〕形聲字,形旁是人,本義是倚、靠著,引申為靠近、停棲:“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薄踔疁o《登鸛雀樓》
倚門回首
白日依山盡
馬麟《秉燭夜游圖》
一手持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