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孔府舊藏明代服裝的形與制

    2018-07-06 01:58:00蔣玉秋
    藝術(shù)設(shè)計研究 2018年2期
    關(guān)鍵詞:舊藏孔府曲阜

    蔣玉秋

    孔府,也稱衍圣公府,位于孔子故里山東曲阜,是孔子嫡孫長支的官署和私邸,歷代衍圣公都生活在此,是目前中國最大的貴族府邸??鬃拥障岛笠嵋蜃媸a擁有“衍圣公”封號是始于宋至和二年(1055)①,其爵位世襲罔替,歷經(jīng)金、元、明、清,至民國二十四年(1935)改封為大成至圣先師奉祀官,共襲880年之久。明朝時提倡崇儒尊孔,對孔府子孫恩渥備加、代增隆重,孔府家族因此進入鼎盛時期。洪武元年,孔子五十六代孫孔希學(xué)襲封衍圣公②,其品秩由宋以來的五至三品改升為二品,朝賀時列文武班之首?!翱赘f藏明代服裝”指山東曲阜衍圣公府所藏傳世服裝的明代部分,在歷經(jīng)三百余年的封存之后被發(fā)現(xiàn)③,現(xiàn)保存于山東博物館與曲阜文物管理委員會孔府文物檔案館,是研究明代服飾的珍貴傳世實物。

    一、孔府舊藏明代服裝綜述

    對孔府舊藏明代服裝最早的記錄見于清代貢生黃文旸《埽垢山房詩鈔》④中的《觀闕里孔氏所藏先世衣冠作歌紀之》(圖1):“詩禮堂開朝日旭,文楷靈蓍香馥馥。廣庭陳列古衣冠,冠鏤黃金帶琢玉。冠上金絲分八梁,繡草五段留春香。貂蟬想見籠巾護,五折四柱何輝煌。配此冠者有禮服,青餙領(lǐng)緣儀肅穆。白紗中單赤羅衣,一色羅裳裁七幅。開篋明明辨等威,垂紳搢笏想風(fēng)微。紫綬赤紋黃間綠,白鶴軒軒雲(yún)四圍?!侨胀^者圣裔衍圣嗣公慶镕⑤同其弟慶鑾,二子皆從予授經(jīng)遂為畧證輿服志”。得以親眼觀覽過衍圣公家先世衣冠的黃公,其詩歌頗具紀實性,對衣料、紋飾、顏色、配伍多予以筆墨比對傳承至今日的孔府舊藏服裝與配飾,如“白紗中單赤羅衣”、“紫綬赤紋”、“盤領(lǐng)右衽”、“籠頭紗帽”、“忠靖冠”、“大獨科花”等,幾乎都可與傳世實物吻合匹配,為后世研究提供了一定依據(jù)。

    孔府舊藏服裝因2010年文物出版社出版《濟寧文物珍品》⑥一書與山東博物館2012年舉辦的“斯文在茲—孔府舊藏服飾展”⑦和2013年舉辦的“大羽華裳—明清服飾特展”⑧而被公眾所知。已公開展出或見于出版物的孔府舊藏明代服裝分別藏于山東博物館與曲阜文物管理委員會,其中山東博物館藏33件、曲阜文物管理委員會藏33件,總計66件⑨。值得一提的是,出版于1980年的《曲阜孔府檔案史料選編》所載《孔府檔案》明朝官服款式抄單(〇〇五九)對孔府舊藏服裝的尺寸信息記述最早(圖2)?!犊赘畽n案》的記錄時間起始于明中葉,訖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但這份清單的具體斷代不詳。這份清單以“尺、寸、分”為單位,記錄了袍、衣、便服的尺寸,包括有衣長、袖長、袖肥、腰身、臺肩、下擺、領(lǐng)子、后身、裙腰等部位,遺憾的是這份清單記錄數(shù)量僅為9件。

    圖1:黃文旸《埽垢山房詩鈔》書影

    圖2: 《曲阜孔府檔案史料選編》所載《孔府檔案》明朝官服款式抄單(部分)

    圖3:朝服之赤羅衣、裳(山東博物館藏)

    孔府舊藏明代傳世服裝因其傳承有序、數(shù)量眾多、品類豐富、工藝精良等特征,極具重要學(xué)術(shù)價值。具體體現(xiàn)在:

    第一,傳承有序、保管慎重。已知的其他明代服裝文物,多出土于墓葬,因服裝材質(zhì)的有機特質(zhì)、時間環(huán)境等因素的影響,出土服裝或色彩盡失,或殘帙不全,或來源待考,很難獲取完整的服裝信息。而孔府舊藏明代服裝明確作為衍圣公家族的“曾經(jīng)衣裳”,歷經(jīng)明清之際漢民族“改易衣冠”等重大政治事件仍未被毀被棄,實屬難得。相反,這些明朝衣冠在其家族中代代有序相傳,且保存妥善,質(zhì)料多完整如新,色彩鮮麗生動,是罕見的明代傳世服裝檔案,它們所蘊含的文化、技術(shù)、歷史、藝術(shù)等信息,是進行明代相關(guān)主題研究的有力物證。

    第二,數(shù)量眾多、品類豐富。已知公開的孔府舊藏服裝共計66件,服用對象男女皆有。服裝品類有圓領(lǐng)袍、道袍、直身、長衫、短襖、褙子、褡護、曳撒、裳等,幾乎涵蓋明代服裝大類,在形制細節(jié)上,領(lǐng)、袖、襟、擺等形式多樣。而服裝的用途從朝服、公服到日用常服,亦皆有之。最具代表性的是孔府舊藏的目前中國可見時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一套朝服實物—由赤羅衣、赤羅裳、白紗中單(此外,還配有梁冠、玉革帶、象牙笏板、夫子履等)共同組成,是孔府舊藏服飾中級別最高的服裝,在明時用于大祀、慶成、正旦、冬至、圣節(jié)及頒降、詔赦、傳制等重大政務(wù)禮儀活動(圖3、4)。

    第三,工藝多樣、技法多元??赘f藏明代服裝,面料涉及絲、麻、葛等料,其中絕大部分為絲綢材質(zhì),有綢、緞、紗、羅等,在織造工藝上,可見明代典型的織金、織彩、織成技法。其色彩涉及藍色系、紅色系、黃色系、白色系、玄色系等五大正色。服裝的裝飾紋樣有蟒、飛魚、斗牛、仙鶴、鸞鳳、花卉等,實現(xiàn)手法有織、繡、印、畫、盤、嵌等。在成衣制作工藝上,處理領(lǐng)、袖、擺、褶、省等細節(jié)處,均見精微。在服裝結(jié)構(gòu)上既有典型的傳統(tǒng)平面成衣,也有加入今日稱之為“省道”的局部立體造型??傊?,與服裝本身有關(guān)的織繡印染及成衣工藝,既體現(xiàn)出與明代其他服裝文物相關(guān)的共性,又極具山東地域特色的個性(圖5、6)。

    二、從孔府舊藏服裝看明代服裝制度的順與逆

    有明一代自始至終,絲綢服裝形制的規(guī)律有矩可循,服裝的“形”與“制”彼此較量、彼此牽制。狹義的服裝“形制”,是專門就物質(zhì)性的服裝本身而言,特指式樣、形狀。本文將“形制”拆解為“形”與“制”,一是“形而下”之可視的“形”,即明代服裝外部式樣、內(nèi)部結(jié)構(gòu)、圖案布局、質(zhì)料色彩配伍等;二是“形而上”之不可視的“制”,即明代服裝制度變遷、風(fēng)俗禁忌、律令約束等??赘f藏衍圣公家族明代服裝之“形”體現(xiàn)了與明代服裝之“制”的順與逆。

    1、孔府舊藏明代服裝之“順”體現(xiàn)于“順乎禮”

    孔府服裝的來源,既有本府自制,亦有皇帝賜服⑩,它們反映了統(tǒng)治者以衣冠“明貴賤,辨等威,別親疏”的以“禮”治國之道:其“貴”體現(xiàn)在服裝本身的材質(zhì)之美、工藝之精;其“等”體現(xiàn)在朝冠之梁、品服之章;其“親”則體現(xiàn)在明廷對衍圣公家族的賜服與頻率。

    1366年元明改朝換代之際,孔府衍圣公孔克堅在處理朱元璋的召見通知時選擇了觀望,他并未親赴,而是派了長子孔希學(xué)替代前往。朱元璋看破其進退兩難的用意,直接于洪武元年三月初四日親筆下了詔令:“吾聞爾有風(fēng)疾在身,未知實否?然爾孔氏非常人也,彼祖宗垂教萬世,經(jīng)數(shù)十代,每每賓職王家,非胡君運去,獨為今日然也。吾率中土之士奉天逐胡,以安中夏。雖曰庶民,古人由民而稱帝者漢之高宗也。爾若無疾稱疾,以慢吾國,不可也。諭至思之!”事關(guān)重大,同年十一月十四日,孔克堅親赴南京朝見新帝?,由其子孔希學(xué)襲封衍圣公,秩二品。自洪武元年孔子五十六代孫孔希學(xué)襲封衍圣公,至明末最后一位衍圣公孔胤植由明入清,衍圣公之位共歷十代十一傳,明廷與孔府的互動歷朝不斷,凡遇新朝開元、皇家盛事、視學(xué)之儀、冊封誥命、賀節(jié)、朝會、辭歸闕里等時機,朝廷均會賜服于衍圣公。其“百世不祧”、“世卿世祿”的大宗主地位穩(wěn)如泰山,正如今日孔府宅邸大門對聯(lián)所言: “與國咸休,安富尊榮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p>

    在賜服頻率上,明前期的賜賞明顯高于中后期,而這正是立國伊始,亟需建立禮制規(guī)范的時期。在洪武朝衍圣公的數(shù)次朝見之時,朱元璋均表現(xiàn)出對儒家之禮的重視,如 “闡圣學(xué)之精微,明彝倫之攸敘,表萬世綱常而不泯也”(洪武六年),“明綱常以植世教,其功甚大,故其后世子孫相承,凡有天下者,莫不優(yōu)禮”(洪武十二年) 。伴隨著這些褒崇,是對衍圣公的多次賜服。至永樂朝,太宗朱棣更是提升了對孔子之道的認知,永樂十五年孔廟訖工時甚至親制碑文,對孔子 “參天地,贊化育,明王道,正彝倫,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婦婦,各得以盡其分”之功大加贊頌,期以 “佐我大明于萬斯年”(永樂十五年) 。此后的宣德、正統(tǒng)、成化、弘治四朝,明廷對衍圣公的賜服仍有絡(luò)續(xù),互動不斷。

    孔府舊藏明代服裝的“形”與“制”互為表里,其形式承祖制、顯規(guī)范,其配伍循禮制、辨等威。從朝廷對衍圣公歷年賜服記錄中,可以明確看到衍圣公家族在明代的重要地位,即便是新朝伊始,仍循舊例,極力地優(yōu)禮后裔。這些華美的賜服,表面上是恩渥備加,代增隆重的榮譽,實則更是彰顯國家禮法并重、尊孔崇儒的治世之道。儒家之“禮”講究服飾與言談舉止、容姿儀表相一致,服飾或敦厚儉樸或華章美飾,都服從于場合的需要與等級的節(jié)制?!氨M精微而致廣大”,物質(zhì)性的服裝背后,體現(xiàn)著精神性的“仁”與“禮”。結(jié)合孔府舊藏明代服裝本身所傳遞的物證信息,以及相關(guān)文獻的書證與圖像相互佐證,這些服裝以衣載道,再現(xiàn)了明代衣冠的禮治。

    2、孔府舊藏明代服裝之“逆”體現(xiàn)于“逆于形、越于等”

    孔府舊藏明代服裝之“逆”體現(xiàn)于其形制“逆于形”。明初各項制度初創(chuàng)時,對帶有游牧民族色彩的元代體制給予貶低,如稱前朝為“胡元”“胡虜”“胡逆”“夷狄”等。洪武元年二月十一日,明太祖下詔“復(fù)衣冠如唐制”,頒布了針對官員士民的冠服方案—初,元世祖起自朔漠,以有天下,悉以胡俗變易中國之制,士庶咸辮發(fā)椎髻,深襜胡俗,衣服則為褲褶、窄袖,及辮線腰褶,婦女衣窄袖短衣,下服裙裳,無復(fù)中國衣冠之舊,甚者易其姓名為胡名,習(xí)胡語,俗化既久,恬不知怪。……不得服兩截胡衣,其辮發(fā)椎髻、胡服、胡語、胡姓,一切禁止。斟酌損益,皆斷自圣心。于是百有余年,胡俗悉復(fù)中國之舊矣。如果按照明初服飾制度的破與立,前朝蒙元之服應(yīng)皆嚴格禁止,然而歷史的慣性難以徹底更改,有著明顯蒙元風(fēng)格的服裝形制仍在有明一朝延續(xù),如半袖的褡護、有腰褶的貼里等服(圖7、8)。

    圖4:朝服之白紗中單(山東博物館藏)

    圖5:彩織四獸紅羅袍局部(山東博物館藏)

    圖6:綠綢畫云蟒紋袍局部(山東博物館藏)

    圖7:褡護(曲阜文物管理委員會孔府文物檔案館藏)

    圖8:貼里 (曲阜文物管理委員會孔府文物檔案館藏)

    圖9:第六十四代衍圣公孔尚賢衣冠像

    圖10:第六十四代衍圣公側(cè)室張夫人像

    孔府舊藏明代服裝之“逆”還體現(xiàn)于其形制“越于等”。明代官修《明實錄》記載有明一代與衍圣公襲封、賜服、朝賀、視學(xué)等互動條目,約60條有余,這些記錄清晰勾勒出明廷對孔府后裔的優(yōu)渥之始與賜服之盛。如明代皇帝在即位之后的前幾年,都會擇日到國子監(jiān)視學(xué),由衍圣公率領(lǐng)孔顏孟三氏子孫觀禮?。視學(xué)活動的基本流程是:釋奠孔廟、幸彝倫堂、講官講經(jīng)、幸學(xué)隆施。至隆施時,襲封衍圣公及三氏子孫,國子監(jiān)祭酒學(xué)官、監(jiān)生上表謝恩,皇帝則對其進行賞賜,賞賜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就是賜服。?這些賜服多以“越等”的方式來表朝廷對衍圣公的重視。綜合分析文獻中關(guān)于賜服衍圣公的記錄,比照現(xiàn)存衍圣公及夫人肖像畫(圖9、10),可知賜服的內(nèi)容有:衣(襲衣、羅衣、纻絲衣、金織紗衣、金織文綺襲衣、金織纻絲襲衣、麒麟纻絲衣)、冠帶(紗帽、犀帶)、靴襪、衣料(文綺、帛)等。

    關(guān)于衍圣公的品秩,《闕里文獻考》?中總結(jié)的極為精煉: “明太祖洪武元年初授正二品,資善大夫,班亞丞相,革丞相,令班列文臣之首。十七年又詔,既爵公,勿事散官,給誥用織文玉軸,同一品。景帝景泰三年,改給三臺銀印,如正一品,賜玉帶、織金麒麟袍,遂為例。朝服、公服、常服皆同一品,冠八梁,帶珮與綬俱用玉,笏用象牙。熹宗天啟二年,始晉公孤等銜。”顯而易見,衍圣公品秩雖為二品,但明廷對其優(yōu)待甚隆,無論誥用織文玉軸,還是臺印珮綬,抑或朝服、公服、常服皆“同一品”,并且?guī)缀跏ナハ喑?,恩同一日。這種“褒崇”之賜,在其他人也已視之如常,明人王世貞在《弇山堂別集》中也專門記述了洪武、洪熙、天順三朝對衍圣公的恩渥,以及景泰、弘治、嘉靖、隆慶四朝時的幸學(xué)賜服,其中《皇明盛事述》卷三“闕里恩澤”篇?有:“洪武初年,衍圣公孔希學(xué)來朝,詔襲封,予誥,還其祭田,備禮器樂器樂舞。置屬官,管句、典籍、司樂各一員。會班亞丞相。十七年,子訥嗣,來朝,特賜一品織文誥命,白玉軸。每歲入覲,得給符乘傳,班序文臣首。”卷四“二品麟玉”篇?中記載:“衍圣公正二品,誥命例用犀軸,常服鶴袍犀帶。宣德請給玉軸誥命,景泰賜麟袍玉帶,自是以為常。其大朝會宴享,在左班一品之上?!睂ρ苁ス远分榷胗竦默F(xiàn)狀,作者的描述心態(tài)已然是“見怪不怪”。衍圣公以“其祖之法具于君臣、夫婦、長幼、朋友,其功著于易、書、詩、禮、樂、春秋,立生民之極,開太平之運”?而得歷代帝王治國依賴,至明代更是有增無減、咸致尊崇,從賜服品秩可見一斑(圖11、12)。

    三、孔府舊藏明代服裝的相關(guān)問題

    通過如上明廷賜服衍圣公的記錄及已知孔府舊藏明代服裝實物的綜述分析,共同勾勒了深入探究明代最大貴族之家服飾的立體信息。明廷與孔府,一個代表著皇帝之權(quán)(法與制),一個代表著孔子之道(禮),兩者經(jīng)由賜服等行為的互動,使“禮”與“法”、“形”與“制”相輔相成、互為表里。當(dāng)“形順于制”時,服裝是“衣冠之治”的物化表現(xiàn),這體現(xiàn)于開國后即確立始自帝后宗室至品官庶民的完備服飾制度,并歷幾朝不斷更定,它塑造了明代的主流服裝模式,這從衍圣公家族在不同場合與時令的服飾換穿、賜服品類的優(yōu)渥等例中可見一斑。當(dāng)“形逆于制”時,一則形成了看似非主流但卻真實存在的服裝模式,如一些式樣并未改變蒙元服飾流傳的歷史慣性,有著典型游牧民族風(fēng)格的服裝仍逆于制度而行。二則服裝跨越身份等級禁限,形成僭越之風(fēng),如服裝實物與服裝主人身份并不相符,尤其以絲綢衣料的花樣僭越最甚。此外,服裝形制的順與逆有時并沒有明確的分界,它們甚至可以出現(xiàn)在同一時期、同一地域、同一等級的服裝之中。

    圖11:藍紗交領(lǐng)袍之仙鶴補子(曲阜文物管理委員會孔府文物檔案館藏)

    圖12:紅羅袍之“一品當(dāng)朝”補子(山東博物館藏)

    從已知孔府舊藏明代服飾,我們可以了解明代衍圣公家族服飾的大致風(fēng)貌。較為遺憾的是,這些傳世服裝缺乏具體的時代、服用對象、服用場合、穿著配伍等信息的確切記載,并且已有的服裝稱謂與描述方式,乃至服裝尺寸信息均有不準確或難以理解的地方。筆者在研究過程中,盡量從多渠道甄別已知信息。由于已知孔府舊藏文物的珍貴特性,只能在展覽或圖錄窺其貌,尤其是只見于圖錄服裝,對其內(nèi)部構(gòu)造只能一邊想象,一邊期待能夠見到真正的文物。對孔府舊藏明代服裝的研究還需要與未來發(fā)現(xiàn)的新資料作比較研究,以及近距離觀測實物,才能得出更準確的結(jié)論。無論如何,經(jīng)由如上的綜述與分析,筆者對孔府舊藏明代傳世服裝作了初步的整理,對其形制等內(nèi)容作了相關(guān)的梳理,或許在當(dāng)下的條件限制下,能收集到這些材料已是相當(dāng)幸運的了。

    注釋:

    ① 宋至和二年(1055),宋仁宗接受太常博士祖無擇的上書:不可以祖謚而加后嗣。三月丙子取“圣裔繁衍”之意為襲爵的孔子第四十五代嫡長孫孔宗愿正式定名“衍圣公”。見于《宋史·仁宗紀》《宋史·禮志·賓禮四》。

    ② 《明太祖實錄》,卷三十六上,甲辰條。

    ③ 1992年出版的《衍圣公府見聞》著者孔繁銀記述有:“這些‘元明衣冠”過去均存于孔府前堂樓上,用兩個明代的方形黑皮箱盛裝,皮箱四周均釘有圓銅釘”。

    ④ 《埽垢山房詩鈔》卷八。黃文旸(1736~?)清代甘泉(今揚州)人,一作丹徒人,字時若,號秋平?!肚迨妨袀鳌酚袀?,5973頁載“黃文旸,貢生。工詩古文辭,通聲律之學(xué)。乾隆時,兩淮監(jiān)運使設(shè)詞曲局,延為總裁。中歲奔走齊、魯、吳、越間,嘗館闕里衍圣公家,車服禮器,得縱觀覽”。

    ⑤ 孔慶镕(1787~1841),字陶甫,一字冶山,孔子的第七十二代孫,山東曲阜人。乾隆五十九年(1794)襲爵,誥授光祿大夫。

    ⑥ 濟寧市文物局編:《濟寧文物珍品》,文物出版社,2010年9月,第101-132頁。

    ⑦ 展覽時間為2012年8月8日至9月9日,隨展圖冊為《斯文在茲—孔府舊藏服飾》,明代服飾部分見于第10-81頁。

    ⑧ 展覽時間為2013年5月18日至8月18日,出版有圖冊,故宮博物院、山東博物館、曲阜文物局編:《大羽華裳—明清服飾特展》,齊魯書社,2013年5月,第10-42頁。

    ⑨ 這66件服裝的圖像及尺寸數(shù)據(jù)見于《斯文在茲—孔府舊藏服飾》(同名展覽)、《大羽華裳—明清服飾特展》《中國織繡服飾全集》(4歷代服飾卷)、《濟寧文物珍品》四本圖冊。除此之外,在《孔府檔案》與《山東省文物志》中也見有對這批文物相關(guān)的記載。

    ⑩ 《孔府見聞錄》中有:“……以上除牙牌、笏、帶、靴、帽外,服裝均屬自制?,F(xiàn)存明代蟒袍中,除自制外還有大紅、深藍、墨綠、海藍、黑色等,均為過去歷代帝王賞賜官服。據(jù)《闕里文獻考》記載,明代成化、弘治、正德、嘉靖、萬歷、天啟、崇禎等代都賜有衍圣公官服和衣料等物”, 第318頁。

    ? 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歷史研究所:《曲阜孔府檔案史料選編》(第二編),齊魯書社,1980年,第5-6頁。

    ? [明]《明太宗實錄》,卷一百九十二,八月丁卯條,北京大學(xué)圖書館藏國立北平圖書館紅格鈔本微卷影印本。

    ? 孔子被奉為“萬世之師”,其道“明綱常、興禮樂、正彝倫”,衍圣公在皇帝視學(xué)中擔(dān)當(dāng)重要的導(dǎo)引之職,連脈三氏子孫,繼而是國子監(jiān)的教育,乃至是對天下的教化,皇帝視學(xué)賜服衍圣公正是向天下昭告了明廷尊孔崇儒之意。

    ? 視學(xué)賜服是明廷賜服衍圣公的重要項目。視學(xué)是明代每朝皇帝登基后的一項重要禮儀,其制最早發(fā)端于東漢,光武帝時稱“幸學(xué)”,北宋哲宗時始稱“視學(xué)”,到明代洪武十五年(1382年)在南京國子監(jiān)行視學(xué)儀后,將其禮儀頒為定制。

    ? [清]孔繼汾:《闕里文獻考》,卷十八,山東友誼書社,1989年7月,第399-400頁。

    ? [明]王世貞:《弇山堂別集》,中華書局,1985年12月,第39頁。

    ? [明]王世貞:《弇山堂別集》,中華書局,1985年12月,第169頁。

    ? 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歷史研究所:《曲阜孔府檔案史料選編》(第二編),齊魯書社,1980年,第5頁, 成化修刊孔氏族譜關(guān)于歷朝崇奉孔子、優(yōu)禮后裔的記載。

    注:圖3、4、12來源于2012年山東博物館《斯文在茲—孔府舊藏服飾》展覽隨展圖冊;圖7、8、11來源于濟寧市文物局編,《濟寧文物珍品》,文物出版社,2010年9月。

    猜你喜歡
    舊藏孔府曲阜
    曲阜之旅
    乃瓊寺舊藏匾額“靈口遠徼”考釋
    天一閣舊藏《太和正音譜》考
    天一閣文叢(2020年0期)2020-11-05 08:28:38
    一方盆池解蓮語 清宮舊藏荷花盆景
    紫禁城(2020年6期)2020-07-24 09:24:22
    皇帝的「照相簿」 清宮舊藏歷代帝王肖像畫
    紫禁城(2020年2期)2020-05-25 08:02:14
    孔府名肴——“帶子上朝”
    金橋(2018年10期)2018-10-09 07:27:50
    孔府宴大件——神仙鴨子
    金橋(2018年7期)2018-09-25 02:28:26
    孔府的年節(jié)楹聯(lián)
    對聯(lián)(2018年2期)2018-05-28 03:03:24
    曲阜:“居家醫(yī)康養(yǎng)”新模式
    曲阜行政服務(wù)中心打造為民服務(wù)“升級版”
    安多县| 措勤县| 茶陵县| 炉霍县| 万荣县| 威远县| 宜黄县| 怀远县| 剑河县| 拜城县| 安顺市| 全椒县| 上饶市| 怀来县| 崇文区| 陵水| 石嘴山市| 深水埗区| 凤山市| 沙田区| 银川市| 南木林县| 砚山县| 长垣县| 嘉兴市| 阿巴嘎旗| 宜兰县| 安宁市| 永春县| 东城区| 淅川县| 台州市| 台北县| 宣城市| 遂宁市| 莱芜市| 天气| 神农架林区| 常州市| 陆良县| 隆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