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因果”,佛教語,謂因緣和果報。通俗一點就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我是老師,每時每刻、每分每秒,不管我是否愿意,也不管我是否在意,都在播種“因”,收獲“果”。
以下有三個典型事例,來論證我的這一觀點。
漆宇珊,一個可愛的小姑娘。一年級時,她的媽媽和我說起關(guān)于她的笑話。餐桌上,她煞有其事地批評哥哥:“你真是屢教不改!”媽媽聽她說了個新鮮詞,不禁追問:“屢教不改什么意思?。俊薄熬褪桥⒆咏逃?,你又不聽!”我可以想見她那天真的樣子,真讓人忍俊不禁。這個“屢教不改”是我那一段時間使用頻率很高的一個詞。開心一笑之余,我又不禁慶幸,幸虧只是“屢教不改”,不是什么上不得臺面的話,不然既教壞了孩子,又會被家長看扁。
葉馨雅,我的得意門生;張慧敏,我的優(yōu)秀家長。葉馨雅經(jīng)常陪張慧敏逛街,但凡看到和我同款的衣服,葉馨雅總會使勁渾身解數(shù)說服張慧敏購買。迄今,張慧敏有和我同款的毛衣和襯衣。老師的影響真是無處不在呀!
田宇晴,一個十分上進但靦腆的小女孩,一年級時的一個中午,有同學(xué)急匆匆地跑到辦公室告訴我:“老師,田宇晴把你的尺子拍斷了!”我難以置信,這不應(yīng)是她的所作所為。來到教室的我看到一雙怯生生的眼睛。她毫不掩飾自己犯下的錯誤,告訴我是敲講臺時不小心敲斷的。用尺子敲桌子讓同學(xué)們安靜下來,這是我的風(fēng)格呀!我還能說什么呢?
說到這里,大家應(yīng)該會贊同我以上的觀點了??商鄷r候,我們卻忽略了。
帶101班二年級時,最讓我苦惱的是班上的孩子大多沒有包容精神,小肚雞腸,睚眥必報,每天告狀聲不絕于耳,煩不勝煩。那時,我不厭其煩地給他們講過道理,到處找有關(guān)“寬容”的童話故事,但收效甚微?,F(xiàn)在回想,自己何曾用言行告訴過他們什么是寬容呢?老師對于孩子犯錯,動輒厲聲批評,對于上課走神的孩子動輒罰站,耳濡目染的是如此這般,讓孩子們怎么去學(xué)會寬容呢?
現(xiàn)在,孩子大了,講得最多的是“做一個有修養(yǎng),有素質(zhì)的人”,但自己對孩子或怒目圓睜大聲吼叫,或面露鄙夷之色冷嘲熱諷,耳濡目染的是如此這般,讓孩子們怎么去懂得修養(yǎng)的內(nèi)涵呢?
我們教給孩子要尊重課堂,尊重老師,但我們自己常常敷衍于課堂,沒有引人入勝的教學(xué)設(shè)計,還埋怨學(xué)生不會聽講,不愛學(xué)習(xí)。耳濡目染的是如此這般,讓孩子們怎么去理解尊重呢?
我終于恍然大悟,我們———教師,才是教育的根本!“教育之道無他,愛與榜樣而已”,于是,我決定從今天起,從此時起,成為孩子們?nèi)松飞险嬲档媚ぐ莸陌駱印:玫?,讓我想想,我期望我可愛的孩子們成為怎樣的人呢?/p>
首先,做個和善的人吧!每天,不管面對誰,我提醒自己保持微笑。當(dāng)有孩子羞于和我打招呼時,主動送上問候;當(dāng)孩子遇到困難時,耐心給予幫助。
其次,做一個向上的人吧!每一項學(xué)校組織的活動,我要求自己積極地參與,認(rèn)真地對待,期待一個美好的結(jié)果。當(dāng)學(xué)生有嶄露頭角的機會時,不是老師指派,而是鼓勵每個人大膽去爭取。
做一個有書香味的人吧!我們開始師生共讀,進行好書分享;我們一起撰寫讀書筆記,制作書簽。
……
不經(jīng)意間,孩子們?nèi)缫涣AI鷻C盎然的種子破土而出,拔節(jié)成長。我欣喜地發(fā)現(xiàn),那竟真是我想要的模樣!
原來,用心播種“善因”,果真可以收獲“善果”,而且,美妙得無與倫比!
(作者單位:常德市武陵區(qū)工農(nóng)小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