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松,高峰,劉飛,陳智康,李夢瑩,王俊華
腰痛(Low back pain,LBP)的年發(fā)病率占總?cè)丝诘?8%,其中中年女性的發(fā)病率更高,并且有32%的病例持續(xù)時間為3個月以上。腰痛將會導(dǎo)致活動受限、長時間的功能障礙、生活質(zhì)量的下降[1]。慢性非特異性腰痛(Chronic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CNLBP)是指時間在12周以上,無明顯神經(jīng)體征,病因不能歸因于病理學(xué),如感染、腫瘤、骨質(zhì)疏松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骨折等的一類腰痛[2]。在治療慢性非特異性腰痛的一些干預(yù)措施中證實有效的有物理因子療法、功能鍛煉、瑜伽、電針、糾正不良姿勢、心理干預(yù)等。近年來整體或者局部振動療法已經(jīng)漸漸地應(yīng)用到康復(fù)治療當中來,本研究擬采用局部振動療法治療CNLBP患者,療效滿意,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6年5月~2017年3月在十堰市太和醫(yī)院康復(fù)院區(qū)骨科康復(fù)1病區(qū)的CNLBP的患者81例,均符合美國物理治療師協(xié)會(American Physical Therapy Association,APTA)關(guān)于CNLBP的診斷標準[3]:81例隨機分為2組,①觀察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齡(37.67±11.41)歲;病程(15.28±5.57)個月。②對照組41例:男25例,女16例;年齡(36.73±11.72)歲;病程(18.05±7.06)個月。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中藥熏蒸療法和超短波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chǔ)上增加局部振動治療。①中藥熏蒸:羌活、獨活、五加皮、牛膝、伸筋草、茯苓各15g,威靈仙12g,川芎、路路通各10g,川烏、草烏各6g,用杭州立鑫醫(yī)療器械公司生產(chǎn)的LXZ-200B型的中藥熏蒸床, 將溫度調(diào)至75°, 打開電源開關(guān) ,等藥槽溫度達到75°持續(xù)10min后將藥槽溫度降至48°左右,患者采用仰臥位、腰部皮膚裸露于熏蒸床中。溫度以患者舒適為宜。每天1次,每次30min,每周6次。②超短波治療:采用廣東達佳醫(yī)療器械公司生產(chǎn)的DL-C-BII型超短波電療儀,病人仰臥位于床上,將極板對置于患者腰腹部,極板與皮膚距離為3~5cm,每次20min,電流80mA,溫熱量。每天1次,每周6d。③局部振動治療:采用意大利SRL公司生產(chǎn)的型號為fisiocomputer(EnergiaVibratoriaMuscolare,EVM)的局部振動治療儀對患者進行治療,患者采取仰臥位,將4個圓形杯狀施加器置于患者下腰部椎旁肌上,對稱放置,然后用彈性繃帶固定。頻率開始時調(diào)節(jié)到200Hz,治療10min,然后調(diào)節(jié)頻率到70Hz,治療10min,每天1次,每周6d。
1.3 評定標準 ①視覺模擬評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7]:0分無痛,10分代表難以忍受的最劇烈的疼痛。②Oswestry 功能障礙指數(shù)(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4]:由10個問題組成,包括疼痛的強度、生活自理、提物、步行、坐位、站立、干擾睡眠、社會生活、性功能、旅游等10個方面的情況,每個問題6個選項,每個問題的最高得分為5分,選擇第一個選項得分為0分,依次選擇最后一個選項得分為5分,最高50分,最低0分,如越高表明功能障礙越嚴重??紤]到患者隱私問題,從實際情況出發(fā)我們?nèi)サ袅说?項性功能的問題,最后總共9個問題,最高得分45分。③指地距離(Finger-floor distance,F(xiàn)FD)[7]:患者雙足并攏,軀干盡力向前彎曲,保持雙膝關(guān)節(jié)伸直,雙上肢及手指伸直并垂直于地板面,測量中指指尖到地板間的距離。
治療2周后,2組VAS及ODI評分均較治療前明顯下降(P<0.01, 0.05),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均P<0.01);2組FFD評分治療前后及組間比較均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見表1。
與治療前比較,aP<0.01,bP<0.05;與對照組比較,cP<0.01
CNLBP是康復(fù)科一種常見的病種,其病因錯綜復(fù)雜,目前臨床上對該病主要采取的是保守治療[4]。已知的保守治療手段主要有臥床休息、腰椎牽引、主動運動、推拿手法、西藥內(nèi)服、中醫(yī)內(nèi)治、針刺療法、針刀松解神經(jīng)根阻滯、關(guān)節(jié)封閉療法等。CNLBP的臨床癥狀主要以疼痛與活動受限為主。這很大程度上導(dǎo)致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下降,甚至對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響。所以,我們要從減輕患者疼痛和改善患者活動受限兩個方面來進行治療,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而本研究試圖從疼痛和功能兩方面來探究局部振動療法治療CNLBP的療效。
本研究中對兩組患者進行的局部振動療法采用的頻率都是參照相關(guān)文獻來擬定的[5],儀器及手法操作過程都是由具有EVM國際資質(zhì)認證的專業(yè)人員來完成。中藥熏蒸所采用的中藥方劑也是有效方劑[6],為了減小誤差,我們納入的患者中醫(yī)辨證也是一致的。該研究采用的VAS及ODI評分被廣泛用來評價下腰痛患者的疼痛和功能障礙,都是相關(guān)研究里比較流行的評價指標,可信度比較高,并且實驗的結(jié)果和我們的預(yù)期結(jié)果也相吻合;而2組治療后FFD的結(jié)果均無顯著差異,這與鄭志新等[7]研究氣動彈道式體外沖擊波治療慢性非特異性下腰痛的結(jié)果以及我們的預(yù)期值有所出入,我們推測可能是因為該評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患者下肢柔韌性的影響。本研究的不足之處是納入標準里面的年齡標準考慮不周,因為18~80歲不符合我國的臨床驗證標準,這對結(jié)果的可信度存在一定的影響,在以后的研究中我們會重新收集數(shù)據(jù),做更加深入細致的研究。另外本研究之所以選擇中藥熏蒸和超短波作為對照組,一方面是因為這兩項干預(yù)因素對慢性非特異性腰痛患者的確有一定療效,另一方面是因為本人當時所在相關(guān)科室獲取這些資源比較便利,方便實驗。但是該處理因素有熏蒸、理療和振動,影響因素較多,對結(jié)果的信度可能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增加一個局部振動組,來分析局部振動和傳統(tǒng)療法(中藥熏蒸、超短波等)哪一個更加有優(yōu)勢,或者選擇更好的干預(yù)措施來進行對照,使得結(jié)果更有說服力。
本研究采用的振動療法是一種將機械振動作用于人體的物理療法。按振動作用于人體的范圍可以分為全身振動、區(qū)域振動和局部振動。關(guān)于全身振動治療腰痛,王學(xué)強等[8]發(fā)現(xiàn)全身振動治療腰痛有其獨特的療效,特別是在緩解疼痛方面。在國外的研究中,Jinmo等[9]發(fā)現(xiàn)全身振動能夠顯著提高腰痛患者的平衡能力以及改善患者的疼痛問題。整體振動療法操作比較繁瑣,而局部振動療法則方便和更加實用,并且對慢性軟組織損傷同樣具有很好的療效[10]。在臨床報道中,蘇光等[11]推測局部振動療法通過“閘門”控制理論鎮(zhèn)痛以及對肌肉收縮、血管舒縮活動所形成的泵效應(yīng)產(chǎn)生刺激, 有利于淋巴回流、靜脈的改善,從而緩解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的肢體水腫癥狀。吳超等[12]發(fā)現(xiàn)振動訓(xùn)練可在常規(guī)康復(fù)訓(xùn)練基礎(chǔ)上進一步減輕腦梗偏癱患者上肢肌肉痙攣水平和改善上肢運動功能。郄淑燕等[13]研究認為單次局部振動治療可以降低頸肩痛患者頸肩部肌肉的硬度,緩解疼痛,激活肌肉收縮強度,治療效果可以持續(xù)2h。但是臨床報道中對于局部振動改善CNLBP所導(dǎo)致活動受限研究較少。而CNLBP患者活動受限一部分原因就是疼痛和肌張力增高所導(dǎo)致的,所以本研究想從疼痛和功能兩個方面來探討局部振動對于CNLBP的療效。
CNLBP最常見的病因主要有關(guān)節(jié)突源性、盤源性、骶髂關(guān)節(jié)源性和肌肉韌帶源性,其中肌肉韌帶源性主要是由于年齡增長、長期姿勢不良導(dǎo)致肌肉出現(xiàn)損傷,肌張力增高,韌帶長期受到牽拉導(dǎo)致水腫、磨損甚至破裂,使得椎體平衡失調(diào),導(dǎo)致腰痛。目前認為,160~240Hz的局部振動能夠很好地抑制疼痛,主要是通過“閘門”學(xué)說,興奮粗神經(jīng),抑制細神經(jīng)活動從而起到鎮(zhèn)痛作用[14]。50~80Hz的局部振動作用于局部感受器,能夠緩解肌張力,40~70Hz的局部振動能夠加快血流速度,促進淋巴循環(huán),從而消除組織水腫[5]。因此我們推測局部振動的以上3種頻率通過促進腰部椎旁肌的血液循環(huán)、降低肌張力從而緩解疼痛,當然還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進一步的進行相關(guān)的檢測對以上的推測進行證實。另外本研究功能障礙的改進和疼痛的降低是一致的,而之前的研究發(fā)現(xiàn)疼痛和平衡,疼痛和功能障礙是息息相關(guān)的[15]。
該研究對照組采用的中藥熏蒸也是治療CNLBP的一種常見中醫(yī)外治的方法,它具有物理溫熱和藥物的雙重作用,局部組織溫度升高,可以促進毛細血管的擴張,加速血液流動,從而加速廢物的排出。溫熱作用下腰部肌肉和韌帶的張力也會降低。藥物離子通過皮膚進入張開的毛細血管,然后進入血液循環(huán),達到藥物治療的目的。以上兩種作用相輔相成從而緩解腰部疼痛問題。超短波療法屬于高頻電療法,它對人體的作用主要歸納為熱與非熱兩種效應(yīng)。熱效應(yīng)主要可以增強血液循環(huán)、加強代謝、降低感覺神經(jīng)興奮性、降低肌肉和纖維結(jié)締組織的張力從而改善血液循環(huán),消炎鎮(zhèn)痛,它的非熱效應(yīng)加速神經(jīng)纖維的再生、加強白細胞吞噬作用、抑制急性炎癥發(fā)展[16],而該研究主要利用的是其熱效應(yīng)。
綜上所述,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反應(yīng)了局部振動對慢性非特異性腰痛有較好的療效,因此可以在臨床上推廣使用,當然實驗中的不足我們也會在接下來的研究中去修正,使得結(jié)果更加客觀、信度更高,以便更好地服務(wù)于臨床治療。
[1] Janwantanakul, P. E. Sitthipornvorakul and A. Paksaichol. Risk Factors for the Onset of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 in Office Worker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J]. Journal of Manipulative and Physiological Therapeutics, 2012, 35(7): 568-577.
[2] 王新,舒適,方凡夫,等,慢性非特異性腰痛患者腰椎位置覺與腰肌耐力、疼痛的相關(guān)性[J].中國康復(fù)理論與實踐,2017,27(7):820-823.
[3] DelittoA,George SZ,Dillen LR et al.Low Back Pain[J].J Orthop Sports Phys Ther,2012,42(1):1-57.
[4] 李闊,張春艷,劉炎. 慢性非特異性下腰痛個體化康復(fù)治療的臨床療效分析[J]. 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6,36(6):188-190.
[5] Celletti, C. Focal muscle vibration as a possible intervention to prevent falls in elderly women: a pragmatic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Aging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2015, 27(6): 857-863.
[6] 熊玉蘭.中藥熏蒸配合拔罐治療腰痛病觀察與護理[J].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15,31(9):853-854.
[7] 鄭志新,高謙,王軍,等. 氣動彈道式體外沖擊波治療慢性非特異性下腰痛的效果[J]. 中國康復(fù)理論與實踐, 2013,15(7): 666-668.
[8] Wang XQ, Pi YL, Chen PJ, et al. Whole body vibration exercise for chronic low back pain: study protocol for a single-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Trials, 2014, 15(2):104-112.
[9] Yang J, Seo D. The effects of whole body vibration on static balance, spinal curvature, pain, and disability of patients with low back pain[J]. J PhysTherSci, 2015, 27(3): 805-807.
[10] Pamukoff DN, Pietrosimone B, Lewek MD, et al.Whole-Body and Local Muscle Vibration Immediately Improve Quadriceps Function in Individuals With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J]. Archives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2016, 97(7): 1121-1129.
[11] 蘇光,何中伏.局部振動治療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的療效探討[J].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6,15(1): 73-74.
[12] 吳超.局部振動訓(xùn)練對腦梗偏癱患者上肢痙攣和功能康復(fù)的療效分析[J]. 健康研究, 2016,9(5): 539-541.
[13] 郄淑燕. 局部振動治療對頸肩痛患者肌肉物理特性及表面肌電信號的影響[J]. 中華物理醫(yī)學(xué)與康復(fù)雜志, 2017, 39(1): 30-33.
[14] Chinn L,Peer KS.The Effects of Local Vibration on Balance, Power, and Self-Reported Pain Following Exercise[J].Journal of sport rehabilitation,2016,21(3):193-201.
[15] Gronbaek E. Pain and functional disability[J]. ClinExpRheumatol,2000, 18(1): 19-21.
[16] Ye D, Chen C, Wang L. Short-wave therapy for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A case report[J].Bioelectromagnetics,2017,38(1):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