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利 何剛
摘 要:我國教育事業(yè)的推進給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帶來了較好的契機,對于加快我國教育改革步伐有重要的作用。初中語文是學生打好語文學習基礎(chǔ)的重要階段,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需要突破現(xiàn)有的教學模式,增強教學趣味性,才能推進初中語文教學的開展。但是目前,我國很多學校的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缺乏教學針對性,無法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導致教學效用不強。本文主要對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趣味性的有效對策進行簡要的探究。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 教學趣味性
新課程改革注重的是教學過程中的自主、探究,但是目前很多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并沒有按照教學改革要求進行教學。對于初中語文教學來說,教師需要針對學生的學習特點制定針對性的教學方案,才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教學效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目的不僅是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還需要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因此,教師就需要通過提高教學中的趣味性幫助學生全面發(fā)展,從實際上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
一、初中語文趣味性教學的意義
初中語文教學內(nèi)容較多,學生需要接觸經(jīng)典的文學作品以及古詩詞等,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感到枯燥、乏味。當前,部分初中語文教師還是應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對文章進行了解,在課堂教學中缺少互動,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降低。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需要利用趣味性教學活動的開展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能夠主動投入到語文學習中。初中生的思維發(fā)展還不全面,在學習過程中需要由教師開展的活動作為介質(zhì),讓學生能夠體會到初中語文學習的趣味性。在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利用趣味性活動,能夠使得學生處于輕松的學習氛圍中,降低學習焦慮,對于提升其語文學習能力有較大的作用。[1]
二、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趣味性的策略
1.創(chuàng)設(shè)合理的教學情境
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shè)能夠幫助學生更快進入學習狀態(tài),投入到教學過程中。初中語文教學內(nèi)容中有很多是可以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shè)還原內(nèi)容的,簡化教學流程,開發(fā)學生的思維。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對文章內(nèi)容的了解講述自己的學習感受,通過小組交流的方式調(diào)動課堂教學氛圍。初中生的思維是具象的,一般來說在教學過程中一旦學生能夠進入到教師設(shè)定的情境中,就能夠增強學生對課程的喜愛程度。在開始詳細講解課程內(nèi)容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集體唱歌的方式緩解學習壓力,同時教師能夠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增強課堂教學效用。在開展“理想”這篇文章的教學時,教師首先可以對學生提問“同學們的理想是什么呢?”、“你們打算怎么實現(xiàn)?”等。然后讓學生進行自由討論,再熟悉課文,增強課堂教學互動。[2]
2.開展語文趣味活動
趣味活動的開展是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趣味性的基礎(chǔ)。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與學生進行趣味互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開展“皇帝的新裝”這篇文章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分組,然后進行角色扮演。一人扮演皇帝,一人扮演裁縫,然后再由一部分學生扮演大臣和百姓。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需要征求學生的意見,盡量滿足學生合理的角色扮演要求。然后學生就可以按照文章內(nèi)容表演出相應的人物,增強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在開展“鄒忌諷齊王納諫”這篇文章的教學時,也可以組織學生扮演其中的角色,對鄒忌、妻妾、朋友及齊王等角色進行貼合,增強教學過程中的趣味性。這種語文趣味活動的開展是符合初中生成長和學習特性的,甚至還能夠滿足其在學習過程中的欲望。通過活動的開展不僅增強了初中語文教學的趣味性,還能夠提升學生學習語文的欲望,增強教學效率。
3.靈活運用多媒體設(shè)備
教學改革中有一項內(nèi)容就是對多媒體設(shè)備進行靈活運用,提升信息技術(shù)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效果。在開展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設(shè)備調(diào)動課堂氛圍。比如:在教學“小石潭記”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設(shè)備將文章中提到的景物用圖片的方式播放出來。教師還可以用視頻播放出流水的景致,增強學生的視覺與聽覺感受。再如:在開展“敬畏自然”這篇文章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shè)備將自然界的景物用圖片的形式表示出來,還能夠播放自然界中的動植物生活的視頻,讓學生更加了解大自然。教師還可以將“濟南的冬天”這篇文章相關(guān)的圖片用多媒體設(shè)備播放出來,讓學生欣賞其中的美景。然后再帶著這種美感了解文章,對作者想要表達的內(nèi)容進行更加深切的感受,增強教學趣味的同時能夠強化教學效用。這種教學形式是符合新課程教學改革要求的,也是能夠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一種較好的方式,對于提升課堂教學趣味性能夠起到較大的作用。
4.提高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參與度
學生作為初中語文教學的主體,需要在學習過程中增強教學活動的參與度才能從根本上提升教學效率及趣味性。教師就需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參與到教學中。比如:在開展“背影”這篇文章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先提出問題“同學們平常關(guān)注過自己父母的背景嗎?”、“你從父母的背景中感受到了什么?有什么體會呢?”等。通過這些問題,學生能夠認真思考,在閱讀文章內(nèi)容的時候感同身受。在完成文章閱讀之后,教師就可以與學生進行互動,就文章內(nèi)容進行探討,使得教學中的趣味性得到提高。[3]
結(jié)語
學生的良好發(fā)展對于我國的整體發(fā)展有重要作用。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個性特點開展針對性教學。教師需要與學生建立友好的關(guān)系,通過創(chuàng)設(shè)合理的教學情境、開展趣味活動等方式提高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趣味性,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供條件。
參考文獻
[1]李妍玲.趣味性教學在初中語文高效課堂中的應用探究[J].學周刊,2017(08):64-65.
[2]袁喜平.如何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趣味性[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6(02):155.
[3]顧艷.趣味性教學在初中語文高效課堂中的應用探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0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