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京芳
本文結合實際教學案例,探討了小學語文句子理解與感悟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并重點指出要充分利用句中關鍵詞,聯(lián)系上下文與實際生活,引導學生不斷積累和反思,憑借多種方式來強化理解和感悟能力。希望能為廣大小學語文教師提供參考和啟發(fā),改善語文教學成效。
開展小學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之一,就是提高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力和感受能力,并讓學生將學到的知識運用于現(xiàn)實生活中,為將來的讀寫學習夯實基礎。而句子是文章的主要構成元素,學生只有理解了文中的每一個語句,才能真正全面地把握課文內(nèi)涵,進而優(yōu)化自身的學習能力。所以,針對小學語文句子理解與感悟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進行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一、利用句中關鍵詞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在小學語文課文當中,有不少句子都帶有一個或多個關鍵詞,且這類詞匯通常都蘊含了作者的思想及情感。若是學生能夠準確地把握這些關鍵詞,就能夠更為深入地理解文章含義。例如《花瓣飄香》中,就有關于小女孩摘花的詳細描寫,說小女孩自花叢里摘下了一片帶著露水的花瓣,然后便跑遠了。其中用到了“小心”“雙手”“捧著”“飛快”等關鍵詞。教師可以詢問學生:這里的幾個關鍵詞都表達了什么樣的意思呢?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就能答出,上述關鍵詞主要描寫了小女孩當時的心情,說明她非??粗剡@片花瓣。之后,作者又描寫了第二次見到小女孩摘花,并采用了“不知所措”“惶恐”等關鍵詞。這時教師再指導學生進行分析,聯(lián)系后文的具體內(nèi)容,就可以得知小女孩是因為媽媽生病而摘花,如此便能很好地理解文章背后的含義。小學語文教師在講課的時候,可以把這些關鍵詞單獨挑出來進行講解,或是讓學生自主探討和分析。這樣不但能夠降低學生理解課文的難度,還能強化學生對文章的感悟能力,使學生認識到關鍵詞把握的重要性。
二、聯(lián)系實際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小學語文課文內(nèi)容通常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時,也要注重對生活經(jīng)驗的介紹與運用,以此確保學生理解文中的每一個句子。教師需要將課文中的語句同學生的實際生活結合起來,讓學生把平時的生活經(jīng)驗作為基礎,逐步提高對文句的感悟能力。例如學習《莫高窟》這篇文章時,其中有句話詳細描述了莫高窟中壁畫的面積:“……不僅有精妙絕倫的彩塑,還有45000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痹摼渥硬捎昧?5000多平方米這一數(shù)據(jù),闡述出了莫高窟壁畫的宏大面積,顯得直觀而明確。但對于小學生來說,其不一定有關于面積單位的具體概念,所以在讀到這句話的時候,可能感覺難以理解。這時,教師就可以結合平時生活中積累的經(jīng)驗,以教室作為參照物來加深學生的理解。教師可告訴學生:“大家看看,我們的教室有多大呢?莫高窟壁畫連起來就差不多相當于700多個教室這么大?!睂W生通過自身的實際觀察,加上生活經(jīng)驗與想象力的運用,就能充分理解這句話的含義,并產(chǎn)生較為真實的感悟。
三、結合上下文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一個句子在文章中并不是單獨存在的,其均與上下文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教師在講解句子的時候,也不能把某一個句子從文段中脫離出來進行分析,而是要妥善結合上下文,讓學生正確而全面地把握句子的含義。要做到這一點,可采用朗讀的方式來實施。在閱讀教學中,就經(jīng)常會用到朗讀這一方法,學生通過對文章的朗讀,能夠掌握規(guī)范書面語的表達形式,同時還能更為確切地理解文中的詞句。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加強學生對文章的整體把控能力。此外還要利用語言文字來激發(fā)學生的心理活動,豐富學生的認知。所以,教師要教會學生朗讀的技巧,讓學生知道該如何處理句子的重音、節(jié)奏、停頓、語調(diào)等,引導學生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進行思考,提升對句子的理解能力。比如學習《愛因斯坦和小女孩》時,其中有一句:“我是愛因斯坦,但并不偉大?!睂W生如果單看這句話,可能會不易理解,不明白愛因斯坦為什么要這樣說。這時教師就可讓學生進行全文朗讀,帶著感情投入到文中,把上下文聯(lián)系起來,這樣學生就能充分理解愛因斯坦的想法。
四、通過積累與運用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有的小學語文課文中,會運用到多種修辭和表達方法,以此巧妙地傳達出作者的情感及意圖。學生在剛開始接觸到這類文句時,可能會感覺有一定難度,不知道作者采用了怎樣的方法,也不知該從什么角度進行理解。所以,教師要鼓勵學生多多積累,當學到一種新的修辭或表達技巧時,就將其記在腦海中,或干脆寫在筆記本上。如此一來,當學生再次看到類似的表達時,就更容易理解句子的含義,并感悟到作者的思想。例如《美麗的南沙群島》中,有描寫海景的句子:“海是一塊翡翠……翡翠和藍玉合璧,蔚為壯觀?!边@里便是運用了比喻的手法,將大海比作漂亮的翡翠,然后又用“和藍玉合璧”來進行渲染。采用了這樣的修辭手法,讀來新鮮有趣,同時也讓大海的美麗景色躍然眼前。學生只要掌握了相關修辭手段的運用方法,就能夠很快理解句子的含義,并結合自己的聯(lián)想與想象,獲得新的感悟。
根據(jù)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對句子的理解十分關鍵。而要加強學生對文中語句的理解及感悟能力,教師就要從關鍵詞和修辭手法等多個方面入手,結合上下文與學生的實際生活,不斷加深學生對課文的把握,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
【作者單位:蘇州工業(yè)園區(qū)跨塘實驗小學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