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虹 肖 海 于 瀟
山東省莒縣人民醫(yī)院 (276500)
皮下埋植避孕劑有效率可達99%以上[1],是國內外公認的性能優(yōu)良的高效避孕方法。依托孕烯皮下植入劑作為一種新型長效甾體激素緩釋避孕系統(tǒng),在2012年獲得我國食品藥品監(jiān)督局批準上市,其具有長效、可逆、簡便、安全等特點,其失效率為0.01%[2-3]。目前關于依托孕烯皮下植入劑臨床使用副反應,尤其是陰道出血統(tǒng)計研究較少。本文通過隨訪使用依托孕烯皮下植入的育齡婦女主訴副反應情況,并檢測外周血激素和炎癥因子水平,探討植入后主要副反應發(fā)生及其可能原因,為提高婦女使用依托孕烯皮下植入依從性提供參考。
收集2013年2月—2016年5月在本院就診、有意愿選擇皮下埋植避孕育齡婦女,使用前排除妊娠,給予皮下埋植避孕相關知識的詳細介紹,對充分了解并決定使用者進行相關檢查,排除使用禁忌婦女。檢查合格者選擇在自然月經(jīng)周期1~5d進行依托孕烯植入劑植入。本課題經(jīng)院內倫理委員會同意,所有觀察對象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荷蘭歐加農公司生產(chǎn)的單根依托孕烯植入劑,含依托孕烯68mg/根,孕激素釋放率:植入后5~6周60~70 g/d,第1年35~45 μg/d,第2年30~40 μg/ d,第3年25~30 μg/d。手術時機為月經(jīng)周期第15天。觀察對象取平臥位,將非慣用手臂肘部向外彎曲,上臂內側內上髁以上約8mm處與皮膚成30°插入針尖,放低給藥器至水平,采用針尖提起皮膚,將針全部扎入皮下淺表層,觸摸上臂確認植入劑成功植入。
依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推薦的定義界定出血描述和模式[3]:①出血,陰道出血物中含血液,每日至少需要1片衛(wèi)生巾或棉條;②點滴出血,陰道排出物中含血液,每日至多需要1片衛(wèi)生巾或棉條;③無出血,既未報告出血,也未報告點滴出血;④出血與點滴出血發(fā)作,1d或連續(xù)多天記錄到出血或點滴出血,期間有幾天未出血;⑤閉經(jīng),90d的參考時限內,無出血或點滴出血;⑥出血稀發(fā),除閉經(jīng)外,90d的參考時限內出血/點滴出血次數(shù)<3次;⑦出血頻發(fā),90d的參考時限內,出血/點滴出血>5次;⑧出血延長,90d的參考時限內,>14d的持續(xù)出血/點滴出血。
在植入前和植入后3、6、12個月分別收集觀察對象的空腹外周血3ml,分離上清液, 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檢測外周血中雌二醇(E2)和睪酮(T)。采用酶聯(lián)免疫法檢測白細胞介素-2(IL-2)和腫瘤壞死因子(TNF-α)表達。
依托孕烯皮下植入術后對觀察對象進行術后3、6、12個月定期隨訪,隨訪內容為有主訴的陰道出血模式及副反應。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激素和炎癥因子等連續(xù)變量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本研究共有105例婦女采取依托孕烯皮下植入,年齡28.5±8.9(19~42)歲。植入后3個月隨訪101人(96.2%),4人(3.8%)失訪;6個月和12個月均隨訪95人(90.5%),10人(9.5%)失訪,失訪原因有搬家(6人)、更換聯(lián)系方式(2人)和長期出差(2人)等。
植入后12個月內要求取出13例,其中因出血模式改變要求取出7例(53.9%);因計劃妊娠取出5例(38.5%),因痤瘡取出1例(7.7%)。植入12個月時續(xù)用82人。
3個月時出現(xiàn)出血模式改變有63例(62.4%), 36例合并有≥2種出血模式改變;6個月時出血模式改變有59例(62.1%), 27例發(fā)生合并≥2種出血模式改變;12個月時出現(xiàn)模式改變有25例(26.3%),10例合并≥2種出血模式改變。見表1。
表1 皮下植入后不同時期出血模式改變情況[例(%)]
與植入前相比,植入后3、6、12個月存在不同出血模式改變者外周血的E2明顯降低(P<0.05),T、IL-2和TNF-α明顯增高(P<0.05),見表2。因出血模式改變不能忍受而要求治療者共17例,其中2例出現(xiàn)血紅蛋白減少,通過口服避孕藥治療、單純止血劑治療、米非司酮抗孕激素治療等,5例無效,12例出血好轉(5例好轉后復發(fā))。
表2 皮下植入后出血模式改變者外周血激素情況比較
*與植入前比較P<0.05
隨訪3、6、12個月部分婦女出現(xiàn)面部痤瘡、體重增加、面部色斑、性欲減退和頭痛等不良反應[7例(6.9%)、6例(6.0%)、1例(1.0%)、1例(1.0%)、1例(1.0%)]、[5例(3.0%)、1例(6.0%)、1例(1.0%)、1例(1.0%)和1例(1.0%)],其外周血E2平均值均降低(P<0.05),T、IL-2和TNF-α平均值均增加(P<0.05)。見表3。
表3 皮下植入不同時期不良反應者外周血激素變化比較
*與植入前比較P<0.05
皮下埋植避孕因具有較高的避孕效果,因此逐漸廣泛應用于臨床[4]。本研究共統(tǒng)計105例使用依托孕烯皮下植入的生育期婦女,經(jīng)植入后12個月隨訪無意外妊娠發(fā)生,其主要副反應為陰道出血模式改變,表現(xiàn)為:3個月時以點滴出血為主,出血頻率以出血延長為主;6個月時以點滴出血及無出血為主,出血頻率以閉經(jīng)及出血延長為主;12個月時點滴出血為主。雖然總體出血量較未植入前減少,對婦女健康無明顯影響,但其出血無規(guī)律及出血時間延長對埋植避孕婦女日常生活帶來的困擾不容忽視,部分婦女在植入后不久因為異常出血而要求取出皮下植入劑。目前,對單孕激素避孕陰道出血模式改變機制尚不清楚,缺乏有效的預防手段,對出血模式改變不能預見,嚴重制約了皮下埋植避孕方法的推廣[5-7]。因此,推廣使用依托孕烯皮下植入尚需解決陰道異常出血,尤其是不規(guī)則陰道出血問題,探究引起異常出血的機理。
依托孕烯皮下植入后對人體下丘腦—垂體—卵巢性腺軸產(chǎn)生抑制作用,抑制排卵高峰,減少了垂體前葉分泌的卵泡刺激素(FSH)和促黃體生成素(LH),影響卵泡正常發(fā)育成熟,延長卵泡發(fā)育期,降低卵巢分泌的雌激素,表現(xiàn)為婦女血清中E2水平降低。離體培養(yǎng)的大鼠卵巢顆粒細胞和垂體細胞也獲得了E2水平降低的結果,補充雌激素可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8-9]。本研究結果也顯示,植入后隨訪的有不同出血模式改變的婦女,其外周血E2平均值降低,證實了上述觀點。另外,依托孕烯皮下植入后對性腺軸產(chǎn)生抑制作用,使下丘腦神經(jīng)內分泌功能異常,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亢進,卵巢和腎上腺來源的雄激素分泌增加,可表現(xiàn)為面部痤瘡和體重增加等臨床癥狀[10]。而依托孕烯可結合淋巴細胞膜上的孕激素受體,促使淋巴細胞產(chǎn)生或分泌大量炎癥因子引起細胞免疫功能紊亂,進而破壞體內激素平衡[11-12]。IL-2和TNF-α是淋巴細胞分泌的炎癥因子,也是在皮下埋植避孕領域研究較多的炎癥介質。有研究顯示,IL-2具有一定的抗孕作用,TNF-α可影響精子的活動與穿透力,患有不孕癥女性宮頸黏液的IL-2和TNF-α水平也顯著增高,與巨噬細胞處于活躍狀態(tài)相關[13]。另一方面,TNF-α可通過誘導卵細胞、間質細胞凋亡及卵泡的閉鎖過程,進而影響優(yōu)勢卵泡的生長發(fā)育[14]。本資料結果顯示有出血模式異常的婦女,其IL-2和TNF-α水平增高。其他不良反應表現(xiàn)最多的是面部痤瘡,T增高與痤瘡發(fā)生關系緊密[15-18]。
此外,對選擇依托孕烯皮下植入婦女應進行術前詳細咨詢,告知可能出現(xiàn)的副反應,對使用后婦女做好隨訪指導,可有效提高使用續(xù)用率。有研究顯示依托孕烯皮下植入第1年續(xù)用率為80%[4]。本院為86.3%,可能原因為本院對植入者均進行了詳細系統(tǒng)的術前咨詢,使婦女對手術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有了充分的認識,能理性對待皮下植入后陰道出血模式改變情況。因此,積極宣傳及詳細咨詢服務,可提高婦女的使用依從性,提高續(xù)用率。
總之,陰道出血模式改變和面部痤瘡為依托孕烯皮下植入的主要副反應,陰道出血模式改變嚴重影響依托孕烯皮下植入的選擇使用及續(xù)用,臨床應著力研究其原因并采取有效處理,以提高皮下埋植的應用效果。
[1] 謝辛,茍文麗,等.婦產(chǎn)科學.8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379.
[2] 吳喜梅,楊燕,胥玉梅,等.依托孕烯皮下埋植劑的臨床應用[J].生殖醫(yī)學雜志,2016,25(11):1044-1047.
[3] 李瑾瑾,劉欣燕.依托孕烯單根皮下埋植劑臨床性能[J].國際生殖健康/計劃生育雜志,2013,32(04):250-253.
[4] 覃太洲,謝利,喬林,等.依托孕烯皮下埋植劑使用現(xiàn)狀調查研究[J].實用婦產(chǎn)科雜志,2015,31(03):217-220.
[5] 汪春芬,朱麗華,李迎華,等.植入依托孕烯埋植劑12個月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6,24(01):28-32.
[6] 楊煒煒,李晶晶.依托孕烯單根皮下埋植避孕效果及對月經(jīng)模式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6,31(09):1926-1928.
[7] 劉佩姬,張朝紅,廖翠英,等.新型單根皮下埋植劑依托孕烯的臨床分析[J].現(xiàn)代醫(yī)院,2016,16(11):1578-1580+1583.
[8] Wang SF, Zhang L, Li GH, et al.The change of female progesterone level and blood calcium concentration in perimenopausal women with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J].Zhonghua Er Bi Yan Hou Tou Jing Wai Ke Za Zhi,2017 ,52(4):287-290.
[9] Hua KH, Yang L, Zhang XW, et al.Complete androgen insensitivity syndrome associated with vesical fistula: a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J].Beijing Da Xue Xue Bao, 2017,49(4):724-729.
[10] He W, Li X, Adekunbi D,et al.Hypothalamic effects of progesterone on regulation of the pulsatile and surge release of luteinising hormone in female rats[J].Sci Rep,2017 ,7(1):8096.
[11] Sharashenidze AD, Kikalishvili LA, Kintaraia PI, et al.Alterations of immunebalance in the rats blood during experimental preeclampsia[J].Georgian Med News,2014,236(11):97-101.
[12] 吳獻青,方小玲,聶妹芳,等.IL-1β或TNF-αα干預的子宮蛻膜細胞對母胎界面Th1/Th2及Th17/Treg平衡的影響[J].中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7,42(01):66-71.
[13] 劉霓,張建平,李光儀,等.不孕婦女生殖道支原體感染對宮頸細胞因子水平的影響[J].中華婦幼臨床醫(yī)學雜志,2009,5(02):119-121.
[14] 付錦華,蘇梅,朱霄鶴,等.TNF-α、IL-6、IL-2、IL-10水平與復發(fā)性流產(chǎn)相關性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4,29(31):5108-5109.
[15] Burger D, Dayer JM.Cytokines, acute-phase proteins, and hormones: IL-1 and TNF-αalpha production in contact-mediated activation of monocytes by T lymphocytes[J].Ann N Y Acad Sci,2002,966(6):464-473.
[16] Diamond MP, Legro RS, Coutifaris C, et al. Sexual function in infertile women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and unexplained infertility[J].Am J Obstet Gynecol,2017,217(2):191.e1-191.e19.
[17] Barros B, Thiboutot D.Hormonal therapies for acne[J].Clin Dermatol,2017,35(2):168-172.
[18] Ju Q, Tao T, Hu T, et al.Sex hormones and acne[J].Clin Dermatol,2017,35(2):13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