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書
將滿90歲的長江和記實業(yè)有限公司主席李嘉誠正式宣布退休!其長子李澤鉅接任長和董事會主席。
作為叱咤商界的成功人士,李嘉誠在他僅20平米左右的辦公室里懸掛了這樣一幅對聯(lián)用以自勉:
發(fā)上等愿,結(jié)中等緣,享下等福
擇高處立,尋平處住,向?qū)捥幮小?/p>
這是晚清著名大臣左宗棠題于江蘇無錫梅園的詩句,短短二十四字,濃縮了古賢“極高明而道中庸”的哲學(xué)——胸懷博大,致力高遠,卻為人和順,中庸處世。反過來說,只有溫潤如玉者,才能成就高明事業(yè)。
立志之道:發(fā)上等愿,向高處立
“發(fā)上等愿”,在佛理中意為心存濟世,此乃大貴之內(nèi)命相?!痘茨献印ぶ餍g(shù)訓(xùn)》曾言:“人無善志,雖勇必傷?!敝挥邪l(fā)上等愿,從好的上等意愿開始,才會有好的結(jié)果。
“向高處立”即為一個人有進取心,給自己定位,努力奮發(fā),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深諳志不立,則天下無可成之事的道理。
這兩句都是說大丈夫得胸中有丘壑,抱負遠大,有成就一番大好事業(yè)之心。如李時珍放棄入仕之舉,立志編撰詳細藥理全書,三十多年終成巨著《本草綱目》。
萬事開頭難,若要建功立業(yè),得先有一個成就事業(yè)的遠大宏圖,追求越高,自身的成長就越快,才可貢獻于社會。如《了凡四訓(xùn)》說的人有善愿,天必佑之,福祿隨之,神靈衛(wèi)之,眾邪遠之,眾人成之!
有一個好的志向后踐行,離成功不遠矣。
處世之道:結(jié)中等緣,就平處坐
“結(jié)中等緣”,指交往有度,既不拒人千里,也不過分親密。
“就平處坐”,為低調(diào)處世,雖已名聲在外,但不搞特權(quán),與人平等相處。
人們常言:“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贝藘删湓挊O好地詮釋了固守江山的秘密,即為人腳踏實地,處世適度就好,不可鋒芒畢露咄咄逼人之理。
若拒人千里,不就平處坐,有得勢猖狂之疑。古來一朝得勢便目中無人,極度猖狂者多無好下場,當(dāng)其有難,昔日奉承者不見蹤影,狡兔死走狗烹,沒有情分在內(nèi)。若過分親密,情分牽扯太多,又會舉步維艱,新政難施,威嚴難樹。
與儒家所言相似:以勢相交者,勢去則傾;以權(quán)相交者,權(quán)失則棄。唯以心相交,淡泊有志,朋友不失。放低姿態(tài),謙虛真誠,自會成為光環(huán)的核心,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贏得尊重。
為人之道:享下等福,向?qū)捥幮?/p>
“享下等福”,惜福之義,大丈夫能屈能伸,能吃苦耐勞,懂得儉以養(yǎng)德,在生活上嚴格要求自己。
“向?qū)捥幮小?,是有包容大度的心,心胸開闊,為人不苛刻,包容下級的錯誤,對同級者表示理解和尊重。
人們?nèi)菀妆凰玫拿造F蒙蔽眼睛,但成為欲望的奴隸后,就無法回到“發(fā)上等愿”的初衷,奢侈成性,諸事苛責(zé)。
據(jù)《韓非子·十過》記載:秦穆公有一次問由余:“你說,古代君主使國家興盛和覆亡的原因是什么?”由余回答說:“由于勤儉而使國家興盛,由于奢侈而使國家覆亡。”
堯用瓦罐吃飯、飲水、天下部落沒有不服從的。堯禪位給舜,舜開始講究起來,用木雕的碗吃飯,結(jié)果有十三個部落不服從他的命令。舜禪位給禹,禹更加講究了,制作了各種精美器皿使用。結(jié)果有三十三個部落不服從他的命令。以后的君主越來越奢侈以至招來滅亡。
后來,唐代詩人李商隱取其意,寫下“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也就是說,過度奢靡,不懂節(jié)制,離千金散盡也不遠了。
若是奢靡時更做不到心寬,就會成為眾人所指的苛刻的有錢人,把種種行為看在眼中后,必不得人心。
此二十四字的精華,就是身處劣勢時,要有鴻鵠之志,大丈夫要立志做出自己的事業(yè),吃苦耐勞,戰(zhàn)略角度要高;身居高位時,也要戒驕戒躁,不可揮霍無度,心氣不能太盛,凡事留有余地,與人打交道恰到好處,有良好的溝通,凡事多加理解寬容。若能取其精華,為人既有打江山的慷慨情懷,又有守江山的極高情商,在矛盾中平衡,在前進中平衡,不斷協(xié)調(diào)自身與外界,也就是成功者的修為了。
編輯/書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