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輝,沈有華
(上饒市中心血站,江西 上饒 334000)
Kidd血型系統(tǒng)是人類血型系統(tǒng)之一,決定該血型系統(tǒng)分型的抗原稱為Kidd抗原或Jk抗原,分為Jka、Jkb、Jk3三種抗原。存在4種表型為Jk(a+b-)、Jk(a-b+)、Jk(a+b+)和一種罕見的表型 Jk(ab-),也稱為JKnull。Kidd血型基因編碼產(chǎn)物為尿素通道蛋白,Jk(a-b-)表型個體紅細胞可以耐受2mol/L的尿素溶液30min內(nèi)完全不溶血,而其他的表型約3min內(nèi)出現(xiàn)完全溶血[1-4]。
1.1 標本來源 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上饒市中心血站獻血者血液篩查標本38483例。
1.2 儀器與試劑 分析純尿素 (上海展云化工公司,批號 20150915),單克隆抗-JKa、抗-JKb(法國DIAGAST,批號448000)。RSP100全自動加樣儀(瑞士帝肯公司),KA2200臺式離心機 (日本久保田株式會社)。
1.3 紅細胞尿素溶血實驗 采用RSP100全自動加樣儀,取12μl壓積紅細胞,用600μl生理鹽水配成2%的紅細胞懸液。在120孔OLYMPUS微孔板上,每孔先加入20μl紅細胞懸液,再加入2mol/L的尿素溶液。振蕩混勻,室溫放置30min。肉眼觀察結果,溶血者陽性,不溶血者為陰性。
1.4 JK(a-b-)血清學確認實驗 標本紅細胞用生理鹽水洗滌3遍配成2%的紅細胞懸液。采用鹽水試管法檢測紅細胞上的JKa、JKb抗原,單克隆抗JKa、JKb 試劑各 50μl,再加入 50μl 2%的紅細胞懸液,3000r/min離心15s,肉眼觀察結果,凝集者陽性,不凝集者陰性。
1.5 Kidd血型測序和序列分析 委托上海血液中心進行對表型為 Jk(a-b-)的獻血者的Jk基因編碼外顯子進行PCR擴增,并測定序列。與GenBank收錄的Kidd血型基因各外顯子的核苷酸序列比對。
2.1 JK(a-b-)初篩和血清學確認實驗 38483 份血液篩查標本中有1份標本未出現(xiàn)溶血,其余均出現(xiàn)溶血,進行血清學實驗,確認為JK(a-b-)血型,分布頻率約為0.0025%。
2.2 JK(a-b-)測序 對 Kidd 基因第 6 和第 9 外顯子測序結果顯示,該獻血者為JKB/JKB純合子,JKB基因第5內(nèi)含子剪切位點突變AG>AA (純合突變),見圖 1。
Jk(a-b-)表型分布頻率存在地域、人群的差異,本研究發(fā)現(xiàn)上饒地區(qū)分布頻率約為0.0025%,低于上海地區(qū) 0.0039%[5]、 溫州 0.014%[6]、 廣州0.02%[7]。
圖1 JK(a-b-)獻血者基因測序結果
Kidd血型基因11個外顯子中只有第4-11外顯子參與kidd血型蛋白肽鏈,只對參與編碼的外顯子測序。 本文中的 Jk(a-b-)基因型為 JKBΔ6/JKBΔ6,而 JKBΔ6(IVS5-1G>A)是中國人群中最常見的 Jknull等位基因。Jk(a-b-)在不同的種族人群中分子機理不同,本例中JKB基因的第六外顯子的第5內(nèi)含子剪切位點突變AG>AA(純合突變),導致第6外顯子的編碼序列在轉錄和翻譯過程中被遺漏,是一種導致 Jk(a-b-)表型的常見變異,這是導致Jk(a-b-)的個體紅細胞尿滲透障礙的遺傳基礎[8-11]。
紅細胞表面缺乏Jka、Jkb抗原,因輸血或懷孕與胎兒血型不合時可產(chǎn)生相應抗體,其抗體與溶血性輸血反應相關,也可導致新生兒溶血病[12]。臨床上遇到 Jk(a-b-)表型的患者需要輸血時,往往無法及時找到相匹配的血液,而輸注血型不合的血液可能引起輸血反應。這種血型的人需要輸血時有3個途徑:他人捐獻、自身儲血、親屬間同型互助。明確該表型在本地獻血人群中的分布頻率,儲存該表型的獻血者血液,對保證該類表型患者的安全輸血有重要意義[13-15]。
[1]杰夫.丹尼爾.人類血型學[M].朱自嚴.譯.北京:科技出版社,409-416.
[2]Onodera T,Sasaki K,T suneyama,et al.Jknull alleles identified from Japanese individuals with JK(a-b)phenotype.Vox sang,2014,106(4),382-384.
[3]Vucelic,Savic N,Djordjevic.Delayde 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 due to anti-Jk(a).Acta Chir Lugosl,2005,52(3):111-115.
[4]朱發(fā)明,許先國,洪小珍,等.Jk(a-b-)表型分子機理的初步研究[J].中國輸血雜志.2003,16(4):245-247.
[5]王晨,朱自嚴.上海地區(qū)人群部分稀有血型篩選[J].檢驗醫(yī)學,2007,22(5):583-584.
[6]陳倉榮,林杰,林碧,等.溫州地區(qū)稀有血型 Jk(a-b-)獻血者篩選和臨床應用[J].中國輸血雜志,2014,27(11):1132-1133.
[7]姬艷麗,魏玲,王貞,等.廣州地區(qū)無償獻血者 Jk(a-b-)表型篩選及分子遺傳學研究[J].中國輸血雜志,2012,25(3):216-219.
[8]章文,李德發(fā),王紅梅,等.某地區(qū)兒童 Kidd 血型 Jk(a-b-)表型的篩選[J].國際檢驗雜志,2011,32(17):1942-1945.
[9]陳青,李平,肖建宇,等.Jk(a-b-)表型和基因多態(tài)性分析方法的建立及其應用[J].中國輸血雜志,2015,28(2):113-115.
[10]趙華山,李志滿,呂斌,等.2mol/L尿素溶血試驗在UT-B基因敲出小鼠核型鑒定中的應用[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7,21(11):1425-1428.
[11]孟艷,周雪艷,李楊,等.一中國家族中導致Jknull顯型的JK位點的一個新的突變[J].中國科學,2005,35(3):201-205.
[12]熊莉,翁美芝,何華慶.Kidd血型抗JKa致1例疑難配血結果分析[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雜志.2014,32(2):222-223.
[13]羅廣平,汪傳喜,夏文杰,等.稀有血型抗體抗JK-3的發(fā)現(xiàn)及Jk (a-b-) 血型家系遺傳研究背景 [J].中國輸血雜志,2008,21(3):172-174.
[14]許志遠,王濤.北京市稀有血型患者輸血途徑探討[J].北京醫(yī)學,2013,35(2):134-136.
[15]嚴康峰,鄧詩楨,曹玫玫,等.廣州番禺地區(qū)獻血人群稀有血型的篩選[J].中國輸血雜志,2007,20(4):290-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