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中蘊含著
天人合一的思想
“天”這個字看起來很簡單,很多人就覺得這么簡單的一個字有什么好講的。
我們先來看它的字形,二人為天,看起來它是兩個人是一個天,但實際上不是這樣子的,實際上是一人為天。它上面一橫下面一個大字,但是對于這個字形而言,它不是一個“一”和一個“大”構(gòu)成的,而是一個“一”和一個“人”構(gòu)成的。為什么說是“一”和“人”的構(gòu)成?是因為最早的時候,從甲骨文的“天”的這個形態(tài)可以看出來,這個“天”它就是一個人伸出來手臂,所以它呈現(xiàn)出一個“大”字的樣態(tài),“大”本身是什么意思?大本身就是大人的意思,是一個人張開的樣子。然后這個人上面有一個橫,這一橫代表什么意思?這一橫就代表是人的頭頂,所以“天”字是什么意思?天就是人的頭頂以上的東西。所以在甲骨文里頭還有一種寫法,就是把那個“天”字上面這一橫,它用一個空間型的一個四邊形來代替,所以是表示是人以上的空間。
《新華字典》怎么解釋的,比地高的地方叫天。當然了我們不能說《新華字典》解釋不對,但是我們可以看出《新華字典》的這個解釋跟我們傳統(tǒng)幾千年來講這個“天”的解釋還是不一樣的。目前來講對于這個“天”最好的解釋還是《說文解字》里頭的解釋,“天者顛(巔)也”。這個巔就是頭頂?shù)囊馑迹髞硪隇楸热缯f山巔,那就是山峰的意思。
“天者顛(巔)也”,這在訓(xùn)詁當中叫音訓(xùn),就是說古人認為如果兩個字之間音和音比較相近,那么它們之間是可以互相去解釋的,所以中國的文字好玩也在這里。
對于這個解釋我們可以講一個小故事,《山海經(jīng)》里頭有一個刑天的故事,魯迅他早年在三味書屋的時候特別喜歡畫《山海經(jīng)》,他曾經(jīng)就畫過怪獸一樣的一個戰(zhàn)士,這個戰(zhàn)士叫刑天。刑天去跟黃帝打仗的時候,他的頭被砍下來了,所以叫刑天,就是頭沒了。
那么他要怎么打仗?他就用自己的肚臍眼當作嘴巴,用他的兩個乳頭當作眼睛,它相當于又有一個頭,所以刑天就用自己的身子當頭繼續(xù)去戰(zhàn)斗。所以刑天也有戰(zhàn)神這個含義在里頭。
《說文解字》里解釋,“至高無上曰天”。大家可以理解,比如說什么叫至高無上,無限高,最上面,這叫至高無上。它說至高無上的這個天,實際上就已經(jīng)包含了天的神秘色彩,它的道德色彩,還有它的神圣性。這就是天,天威不可測,這個天它有一種神圣性在里面,代表著我們對宇宙,對世界,對未知的一種想象力。
當我們知道這個天的時候,我們就會理解為什么會有天道,天道是什么意思呢?如果我們用通俗的說法來講,它就是自然規(guī)律,宇宙間萬事萬物的自然規(guī)律。但是這個自然規(guī)律其實也不神秘,你比如說我們白天要工作,晚上要睡覺,這其實也都是自然規(guī)律,這是天道,要順應(yīng)這個天時來。比如說我們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要遵從節(jié)氣,這就是一種天時。
如果用兩分法的話,這個天我們包括物理意義上的天和心理意義上的天。物理意義上的天是指什么?就是我們看到的天空、天氣,我們能分辨出來陰天、雨天、晴天等等。心理意義上的描述有什么,比如說至高無上。我們經(jīng)常說民以食為天,這個民以食為天就說明了吃飯的重要性。還有一種就是說道德和意志上的天,比如說古人說“獲罪于天,無所禱也”,就是說當你連天都得罪了,你怎么祈禱?你連祈禱都沒有用了。古人要求我們要敬天愛人,不要弄得天怒人怨。
還有一個就是天然、自然,像巧奪天工,天性。古人很重視天性,因為人經(jīng)過后天的學(xué)習(xí)熏染會有很多改變,能力變強了,但可能天性喪失了。在中國藝術(shù)里質(zhì)拙天然就是個很高的境界,往往一個人要經(jīng)歷很多年才能做到。每個人找到自己那份天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易經(jīng)》里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卦象就是乾卦,這個乾卦說白了也是天的意思。這個乾卦怎么說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就是說我們?nèi)艘抡仗斓倪@種狀態(tài),而天的狀態(tài)是一直在運動,所以作為人我們也要自強不息。
地:我們?yōu)槭裁窗淹恋?/p>
比作母親?
“地”這個字也很有意思,很有趣,左邊是個“土”,右邊是一個“也”,我把這個土和也給大家解釋一下,大家就能理解。
土是一個什么狀態(tài)呢?植物的苗破土而出的那個狀態(tài)就叫土,你看土字很像從一個地平線上,上面有一個苗伸出來,發(fā)了一個小小的芽。
右邊是一個“也”,這個“也”也非常值得講一講。值得講的有兩點,第一點,古時候不讀這個音,古時候這個“也”也是第三聲,但是它讀作yi,后來在流變的過程當中這個音慢慢會發(fā)生變化,就從yi變成了“也”,所以古音yi它放在“地”這兒,它實際上是一個形聲字,就是左邊的土取的是形,右邊的“yi”取的是聲,所以“地”左右結(jié)構(gòu)也是形聲字。
“也”另外有一個知識點,就是“也”實際上是一個女性生殖器的象征,尤其是在篆書里頭可能會看得更清楚,這就說明這個土地的“地”,大地的“地”有生殖、生生不息一種含義在里頭,所以我們經(jīng)常把大地,把土地稱之為母親,也是來源于此。
在《易經(jīng)》里頭專門有一個坤卦,坤卦里頭的解釋怎么說?叫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一個狀態(tài)其實就是對于地最好的解釋,就是說你要達到大地這個狀態(tài),是一個什么狀態(tài)呢?在乾坤里頭,它是處在下面的位置,它是處在一個把自己姿態(tài)放到特別低的位置,同時它又厚德載物,厚德載物就是什么意思呢?厚德載物就是說你種什么它就長什么,然后你要是對它不好,比如說環(huán)境污染、濫砍濫伐,它厚德載物它也很沉默,它也不去說你,所以說這是中國的一個傳統(tǒng)智慧。中國傳統(tǒng)智慧經(jīng)常會把我們的母親稱之為有坤德,就是有大地的這種品德。
中國有一個特別孝順的文化,這個孝順就是要尊重、贍養(yǎng)、順應(yīng)我們的父母,尤其是我們每個人的母親。
“地”還有一些其他的意思,我們就能夠知道它的一些引申義。比如說我們表示方位的時候,我們會說地方,地方后來引申的時候也會有很多引申意義,比如說地方相對于中央而言叫地方。還有你不太好解釋的一些組詞辦法,比如說見地,是說一個人在某一個領(lǐng)域里頭很有見識。心地是說一個人心地很好,心地很善良,這也是它的一些造詞組詞方面的用法。
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我們看古人寫的書往往覺得很玄,弄不懂,“玄”字里有什么玄機呢?“玄”是個象形字。我們看看“玄”的寫法,有一種說法,玄字指的是搓草繩,一根根著草變成繩子,編完一根再續(xù)上一個,最上面的是新續(xù)上的,還沒編進去,下面是編好的,所以“玄”可以指有規(guī)律的變化,這些規(guī)律也就和抽象概念形而上學(xué)發(fā)生關(guān)系了。還有說法是說這個字是會意字,下面是個“幺”,是小的意思,上面一點一橫是把這個小的東西蓋起來,所以看不見、弄不清楚。在“天地玄黃”這一句里,“玄”意思是指黑色或者略帶赤色的黑色,所謂玄黃就是黑和黃。當然,在這里“玄”還有深遠悠遠的意味。
“玄”為什么又指黑色?我們這就要看“玄”字字形的另一個解釋,玄是絲線扎起來的樣子,上面那一點就是末梢上沒扎住的部分,把絲線扎起來干什么?染色,染成黑色。當然這些說法都比較有趣,但也有可能是后人的附會,不可全信。
《詩經(jīng)》里頭有一個句子叫“陟彼高崗,我馬玄黃”,那個意思就是說這個馬爬山坡爬得太累了,頭暈?zāi)垦?,就看不清東西。當然這是一種文學(xué)性的說法,可能是指騎馬的人辨不清楚了,所以說“我馬玄黃”。
《易經(jīng)》里頭也有一個句子叫“龍戰(zhàn)于野,其血玄黃”,這個意思就是說是戰(zhàn)斗打得很激烈,讓人眼花繚亂。像這個天地玄黃這樣的一個句子,就是天地未分支出,玄黃交雜無法分辨的樣子?!靶钡谝粋€意思是黑色,它實際上是黑色里頭還夾雜著一些赤色,也就是一些紅色,所以就是黑色里頭隱隱約約地透露一點紅色。
“玄”還有第二層意思就是變化,這就是說玄機,有一句話叫“機里藏機,變外生變”,這個是《菜根譚》的一句話,這個機就是指的玄機,那這個玄的意思就是變化的意思。
“玄”的這層意思在《老子》里頭體現(xiàn)得特別徹底,《老子》里頭就是說“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兜赖陆?jīng)》里頭有一個很重要的一個字叫道,這個玄就形容這個道,有的時候也可以用來形容這個名,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很玄妙。
在魏晉時期就有這么一門學(xué)問,就叫玄學(xué),尤其是玄學(xué)家喜歡研究《周易》《老子》《莊子》,所以這三部書又被稱之為“三玄”,因為是道家談玄最多,有的時候說一個人皈依了道教,就是說入了玄門。
那么最后大家還要注意的一點,就是玄還有方位的意思,指北方。
我們也會碰到一種用法,就是“玄孫”,有的時候別人要考你說玄孫是哪一個輩分的?那你這個時候就要知道玄孫是指孫子的孫子。
“玄”的用法很多也很靈活,不像今天詞的意思比較明確。今天語言的這種明確,可以說它是比較僵死。當然它有好處有壞處,漢字組合能力是很強的,兩個字一組合意思就發(fā)生一點小小的變化,但仍然能夠理解。比如說像玄冰,大家就很容易就能想到這是很厚的冰,因為玄有一種不可測的意思,所以就深,深水變成冰就是很厚的冰,玄冰就是指的很厚的冰。還有像玄遠,它既有很深奧的意思,又有意味深長的意思。還有玄夜那一定就是很黑的夜,但又不止如此,還有一種情緒上的寂寥深沉,有很強的情感色彩??上У氖菨h字的這種魅力在白話文里體現(xiàn)得已經(jīng)比較少了。
黃:“黃發(fā)老人”與
“黃口小兒”
玄是天的顏色,黃就是地的顏色。我們來看一下這個黃的本義是什么。它的本義是指的箭靶的靶心。古時候,在遠古時代,為了醒目大家把箭靶的靶心都是涂成黃色,所以黃后來引申為黃色的意思。這個打靶場稱之為什么呢,就稱之為廣場,繁體字的“廣”是一個廣里頭有一個黃。后來引申到教練武藝,學(xué)習(xí)槍棒,學(xué)習(xí)射箭,學(xué)習(xí)騎馬等等這些地方都叫廣。后來我們就把它用作廣場。
有一個有趣的小故事,就是說皇帝為什么要叫黃帝?據(jù)說黃帝作為一個部落的首領(lǐng),他是最會射箭的,而且傳說他是第一個大規(guī)模組織教習(xí)武藝和射箭的人,所以叫黃帝。這就有點像對炎帝的說法,第一個教會部落鉆木取火的人。
后來也有一種說法,說這個黃帝是因為有土德,所以稱黃帝,因為這個土對應(yīng)的是黃色。其實這二者并不矛盾,因為這個土在五方之內(nèi)就是指中心,就是金木水火土,西邊屬金,東邊屬木,北邊屬水,南邊屬火,中間的這個方位對應(yīng)的就是土,同時這個方位對應(yīng)的顏色就是黃色,黃帝也就成了中央的政權(quán)首領(lǐng),天下共主。
我們經(jīng)常會說你這個人信口雌黃,什么是雌黃?雌黃是指的一種礦物顏料,這個礦物原料是黃色的,而古人寫字用的紙也是黃色的,寫錯了就用雌黃涂改再寫,所以說信口雌黃就是胡涂亂改,胡說八道的意思。
我們有的時候也會碰到一個詞叫黃口小兒,黃口為什么是小兒呢?其實它最初說的是雛鳥,因為雛鳥的嘴是黃色的,跟年齡相關(guān)?!痘茨献印防镱^說古之伐國不殺黃口,意思就是說你攻打別人,不能把人家的小孩子、幼兒也殺掉,否則就太窮兇極惡了。陶淵明的《桃花源記》里頭也有說“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這里的黃發(fā)又指的是老人,老人一般是白發(fā),但是有一些會由白變黃,有年紀很大的意思?!按棍亍笔侵傅男『⒆宇^發(fā)沒有扎起來。
還有一個說法就是黃了,是指的事情沒辦成,事情向不好的方向發(fā)展,這個“黃”實際上是取得這個顏色的意思。比如說樹木枯黃,也是向不好的方向發(fā)展。我們知道現(xiàn)在,黃色成了皇家的專屬顏色,貴氣,什么貴重的東西都用這個黃色布包著,但不要以為一直就是這樣,這種習(xí)慣是后來養(yǎng)成的。比如說秦朝就尚黑,所以這個所謂的皇家貴族的顏色是黃色,也只是文化上的一種積淀,文化上的一種流變。
黃色為什么又變成色情的代名詞呢?這個跟東方的傳統(tǒng)就沒有關(guān)系了。到近現(xiàn)代以后,因為西方有黃色新聞、黃色小報,而且他們經(jīng)??且恍﹥礆ⅰ⑸?、暴力等等小道消息緋聞,用的新聞紙就是黃顏色的,所以慢慢慢慢在民國的時候,傳到中國來的時候就有了用黃色代替淫穢色情的意思。黃色是色情的這種說法,實際上是近現(xiàn)代以后受西方的影響。
宇:宇內(nèi)事即吾家事
宇字現(xiàn)在看是個上下結(jié)構(gòu),上面一個寶蓋頭,下面一個于是的“于”。但它出現(xiàn)的時候,起碼在它篆書及以前的寫法中,它的結(jié)構(gòu)可以看成一種內(nèi)外的結(jié)構(gòu)。寶蓋的寫法像個小房子,只有地面沒畫出來,從上、左、右三個方向包住了“于”字。
所以我們很容易就能聯(lián)想到,“宇”字和房屋有關(guān)。我們可以聯(lián)想一下,“家”“室”“宮”都是這樣的,和房子有關(guān)?!坝睢敝傅氖欠孔拥氖裁床课荒兀渴俏蓍?。我國古代的房屋都是坡屋頂,屋檐就是房頂最外、最低的部分,一下雨,水就從屋檐流下來。
從前有說法叫“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就是有種寄人籬下,很多事自己做不了主,要受人控制,看人眼色的感覺。現(xiàn)在我們的房子大都屬于現(xiàn)代建筑,很多是平頂,做上下水道,漸漸就沒什么屋檐的概念了。后來,宇就不僅指屋檐,而是指代整個房子,有個詞叫“屋宇”,就是房屋的意思;“廟宇”,就是寺廟建筑。而“在人屋檐下”,這里的屋檐,也不是僅僅指屋檐,也可以說成在別人家里,在人家地盤上。
“宇”也可以指國境。說一個人名氣很大,就可以說“聲震宇內(nèi)”,全國都知道他。這也是從屋檐引申出來的。杜預(yù)(杜甫的先祖,三國末期名將,有滅吳的大功)說:“于國則四垂為宇?!焙苄蜗?,屋檐就像是屋頂垂下來的部分。用“垂”字就有了庇護和威懾的雙重意思,用現(xiàn)在的話說,就是“罩得住”。
“宇”字還引申出了另一層意思。屋檐在房子的最外圍,如果我們看平面圖,把外圍的屋檐的范圍劃定了,基本就知道了這座房子的占地面積。所以“宇”逐漸引申為一種空間概念,古人說“上下四方曰宇”,就是說,它可以指所有的空間?!八姆健笔莻€泛指,指所有方向。
說一個人“眉宇之間”怎樣怎樣,比如眉宇間有一股英氣,形容人精干不凡。說的是人的容貌、神情。中國有看面相的傳統(tǒng),看人面相時候,眉毛和眉毛之間是很關(guān)鍵的部位。眉宇大致就指眉毛、眼睛這個范圍。我們琢磨一下,眉毛這個位置,是不是和房子的屋檐有位置上的相似處?從生理構(gòu)造上講,眉毛的功能也是阻擋雨水流到眼睛里去。所以,意思的演變、擴充,都是有邏輯的,只是后來我們不追究了。我們說一個人“器宇軒昂”,這個“宇”的意思又改變一點,指人的氣度、氣象了。
“宇”字從一個小小的屋檐開始,往小里說,到人的眉宇、神情,往大里說到整個宇宙。
宋代有個哲學(xué)家叫陸九淵,說“宇宙內(nèi)事乃己分內(nèi)事,己分內(nèi)事乃宇宙內(nèi)事”,就是說,人和天具有同構(gòu)的關(guān)系,有共同的結(jié)構(gòu)秩序。所以,宇宙再大,我們也不用怕。因為宇宙并不完全外在于我們,我們自己就是個宇宙。
宙:以人的一生面對
無窮的宇宙
關(guān)于“宙”字,也有幾種解釋?!巴艁斫瘛痹弧爸妗?,“宇”指所有空間,“宙”就指所有時間。兩個字正好組成無所不包的“宇宙”。
還有一種說法,“宙者,棟梁也?!边@里是對應(yīng)了“宇”字的屋檐的意思。在這里,“宙”字就指房屋的結(jié)構(gòu),也可以指房屋。
在《說文解字》中,是這么說的:“舟輿之極覆也。”直接一點地解釋,就是“船和車所能到達的最遠的地方”,也是個空間概念,那一定是非常遠,遠得沒辦法到達。對這句話還有個解釋,就是把“覆”字當作“復(fù)”字的通假字,指重復(fù),復(fù)位,回到原來的地方。這樣理解的話,那就是說,中國古人已經(jīng)意識到地球是圓的,甚至宇宙是圓的,不停地走,就會回到原來的地方。
我們從字形上看一下這個字,“宙”,上面也是個寶蓋,這個我們講了,它跟房子有關(guān),至少,要有個頂。下面是個“由”,這個“由”字,有人認為,最初指的是葫蘆被掏空的樣子,把瓤給去掉了,所以是中空的。所以有人認為,“宙”字上面的寶蓋就是頂蓋,“由”字是船最外側(cè)的擋板。
無論指時間,還是空間,“宙”所指的范圍都非常大,大到什么程度呢?就是無法計算,所以說“有長而無本剽者宙”,這句話里的“長”,更多是一種方向的意味。古往今來,從古到今,是有方向的?!盁o本剽”,意思就是無始無終,“本”就是開端的意思。所以,指古老到?jīng)]法再遠古的時代,就有一個詞,叫“宙始”。最初的最初,連人都還沒有,推測都難以推測。
但現(xiàn)在有一個用法,“宙”成了一個時間單位,可以說,它是最大的時間單位了,確切地說,它是最大的地質(zhì)時間單位。我們能想到的時間單位里,秒、分鐘、小時、天、月、季、年,再長點的世紀,都太短了。這都是以人類的存在和發(fā)展為標準的時間劃分,如果我們以地球的存在和變化為標準,則會用另一套時間系統(tǒng)來表示,也就是地質(zhì)時間,它是超人類的。
我們說了,宙是最大的地質(zhì)時間單位,而最小的地質(zhì)時間單位“期”,“期”上面還有“世”,后面還有“紀”(比如白堊紀、侏羅紀)、“紀”上面還有代(古生代、中生代),“代”上面才是“宙”?我們處在哪一宙呢?“顯生宙”。
我們這個“顯生宙”出現(xiàn)多久了呢?5億多年,所以,人類即使把自己的歷史再往前推個一百萬年,也根本不值一提。
人類在宇宙中的歷史,非常的短,一轉(zhuǎn)眼的工夫。這還是在以地球的存在時間范圍內(nèi)看,要是放在整個宇宙里,那就更不值一提了。但我們也不用為此感到人生虛無,上面也講了,“宇宙內(nèi)事乃己分內(nèi)事”“宇宙即吾心”?,F(xiàn)在的物理學(xué)、天文學(xué)、地質(zhì)學(xué)的解釋,只是一個知識系統(tǒng)的解釋,人怎樣確立自己的意義,樹立自己的價值,還要看我們自己。面對無始無終的宇宙,做一個有限的人,可以為之欣喜,也可以為之痛哭,所以,活上一輩子,已經(jīng)可歌可泣,夫復(fù)何求?
資料寫作者:胡赳赳,作家,現(xiàn)居北京。以上資料由作者本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