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小娜
【摘要】目的:分析重癥顱腦外傷患者施行綜合呼吸道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重癥顱腦外傷患者88例,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為研究時段,以入院順序奇偶性分組,分試驗組、對照組,每組樣本容量44例。對照組采納常規(guī)護理,試驗組采納綜合呼吸道護理。比較護理有效率、并發(fā)癥。結果:與對照組護理有效率比較,試驗組較高,與對照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試驗組較低,具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結論:綜合呼吸道護理可有效改善重癥顱腦外傷患者的病情,減少并發(fā)癥,安全性高,值得借鑒。
【關鍵詞】重癥顱腦外傷;綜合呼吸道護理;臨床效果
顱腦損傷多是由于患者頭部遭受外界暴力所致,近年來,隨著交通業(yè)、建筑業(yè)的不斷發(fā)展,顱腦損傷的發(fā)生率有了顯著增加的跡象,患者呼吸中樞以及神經系統(tǒng)普遍受到了較大的創(chuàng)傷,呼吸功能明顯減退,具有較高的病死率,治療期間的護理措施對患者病情的恢復影響重大。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文為了分析重癥顱腦外傷患者施行綜合呼吸道護理的臨床效果,特收集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重癥顱腦外傷患者88例查究,匯總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本資料
研究對象:本院收治的重癥顱腦外傷患者88例,均滿足WHO對重癥顱腦外傷的診斷標準,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為研究時段,以入院順序奇偶性分組,分試驗組、對照組,每組樣本容量44例。試驗組女性18例,男性26例,年齡區(qū)間是34-52歲,平均年齡為(43.5土6.8)歲;受傷事件在2-15小時,平均時間為(8.5±4.9)小時。對照組女性17例,男性27例,年齡區(qū)間是35-50歲,平均年齡為(42.8±7.1)歲;受傷事件在2-13小時,平均時間為(7.7±4.4)小時。兩組基線資料不具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優(yōu)異的可比價值。本研究得到醫(y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納常規(guī)護理,包括監(jiān)測生命體征,遵醫(yī)囑治療,病情觀察以及告知患者飲食清淡等。
1.2.2 試驗組
(1)基礎護理:加強對患者脈搏、血壓、瞳孔、心率、呼吸等生命體征的監(jiān)測,如有異常,要及時告知主治醫(yī)師,予以對癥處理。
(2)吸氧護理:吸氧期間加強對患者生命體征的觀察,如果患者出現血氧飽和度降低、口唇發(fā)紺、呼吸變淺或加快等癥狀,則提示呼吸道有阻塞現象,護理人員應及時檢查呼吸道是否阻塞。氧流量一般是3 -4L/min,濃度是50%,長期吸氧者,必須定期、及時更換吸氧管,將導管妥善固定,保證導管的通暢性。
(3)吸痰護理:如果患者肺部痰鳴音出現變化,應及時評估痰液量,及早的進行吸痰處理,降低呼吸困難發(fā)生率,通過翻身、拍背、霧化吸入等形式促進排痰,所有操作要嚴格遵循無菌原則,動作輕柔、準確,降低呼吸道損傷率。
(4)體位護理:協助患者取平臥位,將頭部偏向一側,及時將呼吸道以及鼻腔中的分泌物清除,床頭抬高15 -30度,后仰背部,保證呼吸道的通暢性,防止出現腦脊液、腦水腫等并發(fā)癥。定期更換床單、保證患者床單被套干凈整潔,以免出現交叉感染,同時對病房定期進行紫外線消毒。
(5)氣道濕化護理:吸入氣體增加、肺部感染、呼吸困難等均會導致患者呼吸道干燥,及時用沾有生理鹽水的紗布隔離導管,將吸入的氣體濕化,保證呼吸道的濕潤度,起到稀釋痰液,加快痰液排出的目的。
(6)氣管切開護理:對氣管導管定期清洗、消毒,氣管切口以及導管用95%的乙醇輕輕擦拭,保證切口感染、清潔,合理使用抗生素,最大限度降低感染率。
1.3 評價指標
1.3.1 護理有效率
顯效:生命體征以及意識恢復正常,惡心嘔吐、呼吸困難、肢體癱瘓無力等癥狀基本消失。有效:生命體征、意識以及惡心嘔吐、呼吸困難、肢體癱瘓無力等癥狀可見明顯好轉。無效:意識不清醒,生命體征不穩(wěn)定,惡心嘔吐、呼吸困難、肢體癱瘓無力等癥狀變化不明顯,甚可見加重跡象。
顯效+有效
總例數
×l00%=總有效率。
1.3.2 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統(tǒng)計并計算兩組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急性肺損傷、呼吸衰竭發(fā)生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用SPSS24.0軟件統(tǒng)計本文數據,計數資料,行X2檢驗,以n/%表示,P<0.05,具統(tǒng)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兩組護理有效率對比
護理有效率:試驗組的顯著較對照組的高,兩組分別是95.5%、72.7%,具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1。
2.2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對比
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試驗組的顯著較對照組的低,兩組分別是4.5%、25%,具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2。
3 討論
重癥顱腦外傷是臨床常見的一種急危重癥,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功能障礙與意識障礙,在治療期間極易出現氣道中分泌物堵塞、排痰困難、無法自主咳嗽等癥狀,腦脊液、嘔吐物、口腔分泌物、血性液體等極易被誤吸到呼吸道中,同時由于鎮(zhèn)靜藥物的使用,患者呼吸中樞抑制嚴重,明顯增加了窒息、墜積性肺炎的發(fā)生率,中樞性呼吸功能障礙會進一步加重患者腦細胞的損害程度,故重癥顱腦外傷患者在治療期間需要一種合理、有效的護理措施,改善患者通氣功能,保證呼吸道的通暢。
綜合呼吸道護理是一種全面的護理模式,主要從氣管切開護理、體位護理、吸氧護理、排痰護理以及生命體征的監(jiān)測幾方面著手,有效、及時的清除了呼吸道中的分泌物,降低了呼吸衰竭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其次通過氣管插管、氣道濕化等途徑增強了患者呼吸道的纖毛運動以及呼吸肌肌力,加快了痰液的排出,糾正了低氧血癥,安全可靠。本文研究示:試驗組的護理有效率顯著較對照組的高,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顯著較對照組的低,具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在林曉華的研究中,總有效率觀察組、對照組的分別是96%、72%,觀察組的顯著較高,P<0.05,與本文研究結果不謀而合,證實了綜合呼吸道護理在重癥顱腦外傷護理中的可行性、有效性.在臨床中具有較高的參考、借鑒價值。
綜上所述:重癥顱腦外傷患者采納綜合呼吸道護理,明顯減少了并發(fā)癥,提高了患者呼吸功能,加快了機體的恢復,安全可行,廣大患者值得信賴并予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