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瑩
(內(nèi)蒙古赤峰市赤峰學院附屬醫(yī)院,內(nèi)蒙古 赤峰 024000)
痤瘡是臨床皮膚科十分常見的脂腺與毛囊的慢性炎癥性疾病之一,其發(fā)病原因具有一定的復雜性,且發(fā)病率呈現(xiàn)逐年升高的狀態(tài),青少年是該病的主要群體。鑒于痤瘡特殊的癥狀表現(xiàn),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質(zhì)量受到了非常大的影響[1]。尤其是處于人生重要發(fā)展的青少年人群,痤瘡等外來因素造成的負面影響,會直接影響其心理健康,甚至會影響其人生發(fā)展方向。所以,對痤瘡患者需要進行全面、優(yōu)質(zhì)的護理指導,以幫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提高生活質(zhì)量。本文選取我院收治的痤瘡患者98例作為觀察對象,現(xiàn)進行以下分析報道。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痤瘡患者98例作為觀察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49例)和實驗組(49例),對照組男28例,女21例,患者年齡14~37歲,平均年齡(18.6±3.2)歲。痤瘡具體位置:背部5例,前胸部8例,面部36例;痤瘡具體類型:聚合性痤瘡4例,膿皰性痤瘡20例,尋常性痤瘡18例,囊腫性痤瘡7例。實驗組男29例,女20例,患者年齡15~46歲,平均年齡(19.2±3.1)歲。痤瘡具體位置:背部3例,前胸部9例,面部37例;痤瘡具體類型:聚合性痤瘡5例,膿皰性痤瘡17例,尋常性痤瘡21例,囊腫性痤瘡6例。將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進行比較,組間未見顯著性差異(P>0.05),可予以比較。
1.2 方法:對照組開展常規(guī)護理,主要涵蓋以下護理內(nèi)容:護理人員將痤瘡的具體發(fā)病機制、發(fā)病原因及臨床現(xiàn)有的治療對策等講解給患者,并交待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項,加強用藥指導等。實驗組開展護理干預,主要涵蓋以下護理內(nèi)容:①健康宣教指導:包括對患者及其家屬的健康宣教,其中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時,可選擇面對面交流溝通的方法,使患者可以全面了解自身病情,提高其對痤瘡的認知意識和能力,糾正錯誤的想法和做法,更好的與醫(yī)護人員配合進行治療和護理工作,提高治療依從性。對患者家屬進行健康教育時,主要將疾病的相關知識作為重點,耐心回答患者家屬提出的各種問題,提高患者家屬對痤瘡的認知,并使其充分了解該病當前的發(fā)展現(xiàn)狀和治療情況,以使其更好的掌握和熟知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從而更好的配合護理人員對患者實施心理安撫和指導。②就診環(huán)境溫馨護理:醫(yī)院方面需要為患者提供干凈、舒適的就診環(huán)境,叮囑護理人員需要時刻注意自己的儀容儀表,以熱情的態(tài)度接待患者,盡可能滿足患者提出的專人負責、遮擋隱私等合理需求,確保就診環(huán)境優(yōu)良,盡量減輕其恐懼不安感和陌生感。③心理護理干預:絕大多數(shù)的青年痤瘡患者對自身容貌的重視度極高,發(fā)生痤瘡且久治不愈的情況下,患者會表現(xiàn)出非常嚴重的煩躁焦慮、消極壓抑等不良心理,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的心理狀況進行全面評估,制定個性化的針對性護理方案,通過與患者進行交流溝通的方式,了解其不良情緒的具體原因,對患者進行支持和鼓舞,促使其切實感受到醫(yī)護人員的溫暖和關懷。護理人員需告訴患者痤瘡是青春期常見病類型,治愈率高,必須始終保持平和穩(wěn)定、積極樂觀的心理狀態(tài),勇敢對待疾病,以盡快恢復健康。④家庭與社會支持:護理人員需要告訴患者家屬多給予患者幫助和關心,并尊重和同情患者,選擇患者興趣濃厚的活動或事情,轉(zhuǎn)移其注意力,將其治療疾病的積極性充分調(diào)動起來,盡快走出負面情緒的影響。⑤飲食指導與放松療法:醫(yī)護人員在患者就診過程中,根據(jù)其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飲食方案,禁止刺激性較大的或辛辣食飲食,日常飲食主要選擇清淡類。指導患者多聽一些具有放松和舒緩作用的音樂,讓其回憶以往美好的人和事,以保持身心舒暢和放松,對心理功能紊亂進行調(diào)節(jié)。⑥院外護理指導:護理人員需要定時進行電話隨訪或上門隨訪,將禁用的護膚品、化妝品等交待給患者,以免加重痤瘡?;颊咄瓿稍\治后,將相關宣教手冊發(fā)放給患者或其家屬,促使醫(yī)院就診環(huán)境向家庭環(huán)境轉(zhuǎn)變。
表1 比較兩組心理狀況改善情況(±s,分)
表1 比較兩組心理狀況改善情況(±s,分)
HAMD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實驗組(n=49) 12.52±1.40 7.25±0.24 15.41±1.37 8.15±0.36對照組(n=49) 12.45±1.34 9.57±0.77 15.33±1.41 11.27±0.58 t值 0.2528 20.1354 0.2848 31.9933 P值 0.8009 0.0000 0.7764 0.0000組別 HAMA
1.3 觀察指標:采用漢密頓抑郁量表(HAMD)對患者抑郁情緒進行評定,得分越高,表示患者抑郁情緒越嚴重[2];采用漢密頓焦慮量表(HAMA)對患者焦慮情緒進行評定,得分與患者焦慮情緒成正比[3]。
1.4 統(tǒng)計學處理:全部得到的數(shù)據(jù)均錄入至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中,心理狀況評分采用(±s)加以表示,t檢驗組間比較,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護理后HAMD、HAMA評分均明顯低于護理前,組間進行比較,實驗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痤瘡在臨床皮膚科十分常見,但臨床還未明確該病的具體發(fā)病機制,大量研究證實,該病是多因素疾病,其與遺傳、毛囊內(nèi)微生物、性激素水平等存在直接性關聯(lián)。胸背部或面部出現(xiàn)膿皰、囊腫、粉刺、丘疹等是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因其嚴重影響患者面部美觀,所以患者的心理狀況和生活質(zhì)量也受到了嚴重影響[4]。
護理干預通過對患者進行宣教指導、心理干預及家庭、社會支持、飲食、院外指導等,有利于進一步提高患者對痤瘡的認知能力,改善心理負擔,提高治療效果,縮短康復時間,進而顯著提升生活質(zhì)量[5-6]。本組研究中,實驗組護理后HAMA、HAMD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由此證明,護理干預對改善痤瘡患者心理狀況具有重要作用,臨床可將其作為理想護理方案進一步推廣使用。
[1] 王聰敏,李海濤,張華,等.護理干預對改善痤瘡患者心理狀況的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11,11(4):245-247.
[2] 朱亦男,熊維.護理干預對改善痤瘡患者心理狀況的效果[J].實用臨床醫(yī)學,2015,16(7):95-96.
[3] 嚴芳,李會杰.護理干預對痤瘡患者心理狀況的影響[J].世界臨床醫(yī)學,2016,10(6):194.
[4] 秦琳琳.護理干預用于改善痤瘡患者心理狀況的效果探討[J].世界臨床醫(yī)學,2016,10(2):149.
[5] 茍玉爽.探析痤瘡患者應用護理干預對其心理狀況的影響[J].飲食保健,2016,3(2):107-108.
[6] 鄧益幗,李湘輝,周佳慧,等.護理干預對于改善痤瘡患者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效果觀察[J].當代醫(yī)學,2013,19(31):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