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佳惠 張秀蘭
(第十三師紅星醫(yī)院,新疆 哈密 839000)
隨著抗生素、激素的濫用問題日益嚴重,各種介入治療的普遍開展,導(dǎo)致真菌感染的發(fā)病率在院內(nèi)逐年增高,由于其復(fù)雜性,已經(jīng)成為院內(nèi)感染死亡的原因之一,威脅患者的生命。因此,及時了解和掌握院內(nèi)真菌感染情況,以期指導(dǎo)臨床合理用藥提供參考,本文作者選取3年中真菌感染患者的臨床信息,對2016年真菌感染患者情況進行分析。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感染真菌的住院患者488例。其中,女性142例,男性270例?;颊吣挲g分布在9~101歲,平均年齡63.4歲,≥55歲的老年患者304例(68.1%)。
1.2 試劑和儀器:采用沙保弱培養(yǎng)基25 ℃培養(yǎng)標本2~5 d,涂片、革蘭染色鏡檢為孢子后,接種于科瑪嘉念珠菌顯色培養(yǎng)基35 ℃培養(yǎng)24~48 h,進行分型鑒定,同時通過VITEK2-COMPACT細菌鑒定儀確認。
2.1 2014年~2016年真菌分離情況:見表1。
2.2 2014年~2016年真菌在不同標本中的分布:見表2。
2.3 2016年真菌在不同科室的分布:見圖1。
3.1 真菌菌株種類:3年中非白色念珠菌為主,與國內(nèi)外報道是一致的,2016年中分離的真菌以白色念珠菌為主,其他念珠菌呈逐年上升趨勢,非白色念珠菌對抗真菌藥物有耐藥現(xiàn)象,特別是唑類藥物。
3.2 送檢標本類型:以痰標本為主,多分布在呼吸科、重癥室、泌尿科和普外科;人群多偏向老年患者,其中55歲及以上的患者占68.1%,且多為患有慢性病等較嚴重基礎(chǔ)疾病的老年患者,由于其免疫力低下,給真菌感染增加了機會。
圖1 2016年真菌在不同科室的分布
4.1 臨床標本的送檢多為痰,應(yīng)提高血液、腦脊液標本的送檢,檢出率不高,血培養(yǎng)的送檢結(jié)果具有一定的臨床指導(dǎo)意義。因此,臨床醫(yī)師應(yīng)加強治療患者用藥前的送檢,以期送檢結(jié)果對臨床用藥予以提供參考依據(jù)。
4.2 隨著人口老齡化,老年人入院后抗感染治療,由于藥物選擇不當,重復(fù)換藥或廣譜抗生素的使用,本身免疫力的低下,為真菌的感染提供滋生的溫床,致使老年患者真菌感染后的病死率上升。不規(guī)范的抗菌藥物使用也是成為誘發(fā)真菌醫(yī)院感染的重要因素。因此,基礎(chǔ)疾病的積極治療是減少感染的重要措施。同時,應(yīng)加強無菌化管理和老年患者醫(yī)療器械消毒及介入性操作的控制,對病房要做到消毒隔離。
4.3 對于入院時存在高危感染因素的人群應(yīng)加強使用抗菌藥物前的微生物送檢,合理選用抗菌藥物的同時也要加強必要的免疫和營養(yǎng)支持,進而降低醫(yī)院院內(nèi)真菌感染率。
表1 2014年~2016年真菌種類構(gòu)成比
表2 2016年檢出真菌送檢標本分布情況
在抗真菌藥物的選擇上,非白色念珠菌對抗真菌藥物有報道耐藥現(xiàn)象,尤其是唑類藥物,高齡、多發(fā)創(chuàng)傷和侵襲性操作是發(fā)生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危險因素,白色假絲酵母菌感染患者首選卡泊芬凈,對念珠菌屬和曲霉菌屬真菌及非白色念珠菌均有效,尤其是嚴重肺部真菌感染患者治療率達100%,且安全性高,不良反應(yīng)較少。
[1] 周馨,馬筱玲,張翠萍,等.某三甲醫(yī)院臨床分離的革蘭陰性桿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3):578-580.
[2] Widmer AF.Replace hand washing with use of a waterless alcohol hanrub[J].Clin Infect Di,2010,31(1):136-143.
[3] Sickbert-Bennett EE,Weber DJ,Gergen-Teague MF,et a1.The effects of testvariables on the efficacy of hand hygiene agents[J].Am J InfectControl,2004,32(2):69-83.
[4] 董杰,葉曉光.泛耐藥鮑曼鮑曼不動桿菌感染臨床治療的研究進展[J].廣東醫(yī)學,2010,31(17):2312-2314.
[5] 朱會英,王艷,張海燕.2012年老年科患者常見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21):4602.
[6] 汪復(fù),朱德妹,胡付品,等.2009年中國CHINET 細菌耐藥性監(jiān)測[J].中國感染與化療雜志,2010,10(5):325 .
[7] Hospital Infeetion Program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NNIS semiannual report .1996 .Internet 1996 .Availablefrom:http://www cdc .Gov/neidod/diseases/nnis/nnis0596.htm .
[8] Philippe E,Weiss M,Shuhz JM,et al.Emergence of highly antibiotic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n relation to durationof empirical antipseu- domonal antibiotic treatment[J].Clin Perform Qual Health Care,1999,7(2):8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