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君
[摘 要] 在英語課堂上,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有利于豐富課堂教學過程和提高教學有效性,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本文就小學生英語學習積極情感態(tài)度培養(yǎng)進行探析,提出鼓勵質(zhì)疑、團結(jié)協(xié)作、學習借鑒和增強自信等策略的運用,對豐富學生認知思維情感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 小學英語;學生情感;積極協(xié)作
英語課程標準將“培養(yǎng)學生積極情感態(tài)度”作為課程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倡導從滿足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角度活化課程教學,強化學生識記,切實增強學習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力。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多給他們自我嘗試和主動運用的機會。一方面,能幫助學生保持高漲的學習熱情,挖掘他們學習的潛能;另一方面,能夠指引學生在主動查找問題過程中相互探究學習,活躍課堂教學情境氛圍。多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情感,能展現(xiàn)生本主義教學理念,樹立學習自信心,激活其無限潛能。
一、鼓勵質(zhì)疑,強化知識理解
引導學生主動嘗試和深入交流,激起學習的好奇心,能增強學生學習的成功感,激發(fā)學習的熱情。教師要鼓勵學生質(zhì)疑,引導他們在主動找出問題深入探知中獲得豐富的知識,讓他們不斷釋放自己的潛能,牢固掌握所學知識,提升英語技能。
多給學生自我質(zhì)疑的機會,引導他們在疑問中探索,在疑問中反復練習,在疑問中掌握真知,這樣對知識的理解會更持久、更深刻。如,在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 5 Helping our parents Story time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針對“What should we do for our parents?”的主題,運用筆記摘錄的形式圈劃出自己的疑難問題,幫助他們從文本中找出語言表達方面存在的不理解之處。有的學生從掃地、洗碗等不同的動作中,提出“How to help our parents?”的問題;有的學生提出了“What do I get from helping our parents?”,并模仿教材文本表達方式,從語言陳述中獲得更多的深刻體驗。這些問題的提出,能幫助學生找出學習和生活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讓他們產(chǎn)生探究的動力,在努力解決問題中體驗知識的生成,積累詞匯,鍛煉語用技能。教師根據(jù)學生的疑問,可以讓學生運用點名幫助、小組討論等形式進行互動交流,并做好適時的點撥,充分激發(fā)學生求知的好奇心,對學習充滿熱情。
讓學生帶著一定的疑惑,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探知,便于他們從解決問題中獲得更多的思維靈感,有效強化英語語用能力。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不同感知,引導他們多提出自己的意見與觀點,讓他們在深度思考和深入互動切磋中,強化知識理解,牢固掌握并有所延伸的學習英語。教師要緊扣學生的疑難問題,多運用協(xié)作交流的方式,引導他們在深入質(zhì)疑、探究中豐富感知。
二、倡導互動,培養(yǎng)合作意識
教師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寬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引導他們在彼此合作交流中豐富知識積累,培養(yǎng)合作意識,激發(fā)學習的動力,有效活躍課堂氛圍。學生們通過互動,在彼此對話中鍛煉口語能力,在討論爭辯中讓詞匯、語法等記憶更深刻。
運用互動交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個體能量,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如,在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Unit 2 Good habits Story time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以同伴交流的方式進行交流。在學生們理清了“habits”后,教師繼續(xù)引導學生進行討論,讓他們在彼此討論中意識到自己應該養(yǎng)成哪些好的習慣,懂得了好習慣在于自己平時的堅持,存在于日常的生活細節(jié)之中,并牢固的掌握了messy、tidy、early等單詞。運用課堂互動交流,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幫助他們在彼此互動中對知識和行為品行進行“查卻補漏”,完善自我,不斷地進步。
合作互動學習,能有效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他們在深入?yún)f(xié)作、探知中獲得更豐富的知識,讓學生擁有更多的實踐運用機會,使他們在相互交流和主動溝通中深化識記?;幽J竭\用,為學生提供了更為生動活潑的學習情境,引導他們在合作探究中獲得真實的體驗,深化知識理解。
三、展覽成果,促進取長補短
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教會學生學習,幫助他們獲得長足進步。多運用成果展覽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借鑒同學的長處,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讓自己學習的方向更明確。展覽成果的過程就是學生感知體驗不斷深化、豐富的過程,也是激活學生內(nèi)生動力的有效方法。
圍繞學生成果展示,多給他們相互切磋的機會,讓課堂更為動感,更為高效。如,在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 1 I like dogs的“Story time”教學中,教師以“The animals are our good friends”為主題,引導學生運用手抄畫報的形式進行收集資料,并通過圖片配英語文字的形式予以展覽。通過展覽,很多學生展現(xiàn)了自己對動物的理解以及對生命價值的尊重,真切感受到“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與其他動物應該和諧相處”,應該給動物創(chuàng)造更為舒適的生存環(huán)境。這些展示,讓學生們在主動表達交流中活躍了學習思維,也在展示中發(fā)現(xiàn)了自己有待加強的方面,強化了識記,實現(xiàn)了高效率學習。
運用成果展覽方式,能快速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并在展示中吸取同學的優(yōu)點,改善自己的不足,激活學習潛能,培養(yǎng)進取意識,在相互學習中獲得豐富感知體驗。突出成果展覽,能幫助學生在相互學習和彼此切磋的過程中加深知識的理解,并留下深刻的印象,強化記憶。以展覽成果為引導,能喚醒學生比學趕超的激情,深化學習運用意識。
四、賞識評價,增強學習自信
多運用激勵評價方式,肯定學生的閃光點,能增強學生學習自信心,挖掘潛能,提升學習效率。賞識評價,能催生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激情,利于他們在大膽展現(xiàn)和表達自我的過程中增強自信,更樂于學習。
賞識評價運用,可以讓學生保持高漲的學習熱情。如,在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Unit 1 The lion and the mouse的“Story time”教學評價中,教師采用形成與激勵的方式來肯定學生的閃光點。教師結(jié)合學生對獅子和耗子之間友誼的理解,鼓勵他們深入思考怎樣交朋友。然后邀請學生登臺演講,并對他們表達的精彩之處給予及時的肯定,對用語或發(fā)音不準確的地方做適時、委婉的點撥,讓他們在展現(xiàn)自我才藝的過程中保持高漲的學習熱情,收獲成功感。賞識評價,不僅能使學生獲得學習的自信心,更利于他們在綜合表達運用的過程中掌握運用規(guī)則和方法,切實增強學習的主動性,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
多運用賞識評價方式,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激情,讓學生在緊扣課程核心要點中找到更多靈活運用的切入點,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多肯定學生的長處,引導他們積極的用英語進行表達,激活他們的學習動力,讓課堂成為他們展示自我的舞臺和樂園。
由此可見,激活學生積極情感,創(chuàng)設民主、平等、和諧的學習情境,多給他們自由展示、合作互動的機會,利于他們在主動深化理解感知中獲得豐富的體驗,深化知識理解。教師要從學生學習認知情感出發(fā),活化教學策略與方法,幫助學生在強化識記中主動融入課堂,展示自己,使得課堂變得“議論紛紛、情意濃濃、笑聲不斷”。
參考文獻:
[1]顧小亮.淺析新課標下小學英語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策略[J].校園英語,2012(10).
[2]宋劍梅.淺談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誤區(qū)及對策[J].新校園(中旬),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