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凱寧 孟津
摘 要 本文分析了適用于高校實驗教學資源建設的VR技術,提出采用兼具網絡化、輕量級、沉浸式特征的新型VR技術krpano制作高校實驗教學資源。它可以較好提升實驗教學效果,節(jié)省建設成本,提升高校實驗教學資源共享的水平。本文給出了VR實驗資源共享平臺的建設方案,及VR實驗教學資源制作方法。
關鍵詞 虛擬現實 Krpano 高校 實驗教學資源 共享
中圖分類號:TP393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中明確指出高等教育要加強實驗室改革,《國家教育信息化十年發(fā)展規(guī)劃》中也明確指出,高等教育信息化是促進高等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和提高質量的有效途徑。因此智能信息化實驗平臺是如今所有高等院校的必需品。
傳統(tǒng)實驗教學缺乏師生互動,每個學生在做實驗中獲得的指導不同,實驗教師不能及時掌握學生的真實實驗情況,進而無法高效地對每個學生進行實驗指導,導致教學效率不高或者效果不均衡。同時,實驗內容千篇一律,多是分組演示或驗證實驗,學生照著現成的實驗步驟,這不能吸引學生,也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形成。此外,高校實驗資源的可重用和共享性也很差。
虛擬現實 (VR) 技術是下一個信息化學習平臺,VR能充分展示實驗教學內容,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形成個性化教學效果。VR整合實驗教學信息化資源,避免重復投資,實現資源共享;使用VR技術建設共享的實驗資源庫,包括講稿、教學大綱、實驗實訓內容、教學指導、教學評價等信息的VR化。
VR技術有多種,其中輕量級VR技術開發(fā)費用低、編程模式靈活,輕量級VR的代表是基于網絡技術的Krpano,本文以為,采用Krpano來建設高校實驗教學資源是一種創(chuàng)新有價值的方式。
1 VR技術
VR由模擬環(huán)境、感知、自然技能和傳感設備構成。沉浸式輕量級VR使用手機插入式頭盔,內容在手機上運行,它的教學體驗讓學生置身于實際情景,這對實驗教學、現場演示極為有利。通過人機互動交流、計算機虛擬會面使學生在“真實”的實驗情境中理解實驗意圖。
1.1沉浸式VR的實驗教學優(yōu)勢
VR能增強實驗體驗,提升演示效果,學生可以“現場”體驗現實生活中很難或無法體驗的實驗場景、如很激烈的化學反應。能夠實現和學生一對一交互,創(chuàng)造個性化實驗教學環(huán)境,VR 能夠“占領”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多個感覺通道,多感官的參與可以提高學習效率。VR切斷了學生與周圍世界的感官聯系,讓學生“沉浸”在與實驗交互過程中,隔離了外界干擾,學生很難走神。
1.2沉浸式VR輕量級技術Krpano
Krpano是沉浸式VR模式輕量級、基于網絡、代碼全開源的技術,不受硬件約束。它采用HTML5+js作為技術基礎,可看做是瀏覽器的擴展內核,可以自動生成全景漫游網頁。相比unity3D等重型VR,Krpano節(jié)約了開發(fā)經費與時間,降低了技術難度,靈活應用于互聯網和手機端;Krpano是編程語言,可以實現加密認證技術,知識產權問題迎刃而解。
1.3 Krpano能實現的實驗教學效果
采用頭盔沉浸式Krpano應用于實驗教學當中,事前把實驗教程編排好,情景式實驗內容給用戶帶來沉浸式的教學體驗,學習就像看電影。在VR實驗資源豐富時,實驗課教師具備將學生“瞬間轉移”到任意場景的能力,學生可以隨時體驗到很多現實實驗難以開設的虛擬情境。在高等教育中,采用沉浸式Krpano,傳統(tǒng)的實訓基地模式將向著虛擬現實實訓教育模式發(fā)展,只要能夠接入網絡,異地遠程用戶可以不受時間限制、空間限制的共享教學資源。這個轉變優(yōu)化了教學資源利用率、提供了全新的共享模式。
2 Krpano對高校實驗教學的支撐
為滿足新工科建設的實驗教學需求,建設全面、生動的實驗教學資源庫,成為當下高校進行專業(yè)建設的工作重點。我國高校實驗教學資源相對匱乏,庫內資源共享高度有待提高,運行管理體系有待完善。Krpano是一種數字化技術,是一種接近網頁編程的軟件體系,它可改善上述問題,為高校實驗教學提供強有力的技術與經濟可行支撐。
2.1 Krpano對實驗教學資源建設的支撐
目前,高校數字化實驗教學資源建設主要是數碼拍攝翻錄、PDF等電子文檔格式的實驗資源、管理信息系統(tǒng)網站。Krpano可以對目前的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進行無縫升級,不丟棄原有內容。對以網站來組織的高校實驗教學資源,Krpano以html, js技術擴展原網站,原網站的舊教學資源可保存,新開發(fā)的VR教學資源可以與舊教學資源并存,通過不同的入口訪問不同類型的教學資源,這對于平緩升級實驗資源建設有很好的作用。Krpano只是重新對網站進行組織,應用新的js引擎開發(fā)VR形式的實驗資源。
對教學而言,VR體驗在實驗教學框架之下不需要教師調整教學法。從VR環(huán)境或內容的角度看,其設計要注意如下方面:第一,內容的真實可信性。感知覺、動作和觸覺體驗逼真是最基本的要求。第二,內容的教學性,VR觀看過程需要學生的積極參與,在激發(fā)學生主動性的同時,會拉開學生之間在體驗上的差異。由于沉浸式VR設備的獨特性,教師準確感知學生體驗是個新的研究課題。
VR具有交互性,學生可以“動手做”,克服了傳統(tǒng)實驗注入式教學的缺陷;VR的構想性,即感官刺激由計算機實時生成,環(huán)境僅受想象力的限制,克服了傳統(tǒng)實驗呆板的問題。從教學法層面看,VR 世界中探究性解決問題的優(yōu)勢,除了安全、低成本,還體現在系統(tǒng)可以記錄探索過程,動態(tài)診斷學生的學習情況。
2.2 Krpano對實驗資源網絡共享的支撐
共享是實驗教學資源的一個核心屬性,信息共享是當下互聯網的特征。Krpano本質是瀏覽器插件,它提供的VR效果是基于瀏覽器的,而瀏覽器又是純網絡工具,只要能接入互聯網,就能通過網絡共享實驗資源,不需要額外設備。
2.3 Krpano對共享模式的支撐
Krpano技術就是web前端開發(fā)技術,是HTML5與js的集合,高校原有的技術隊伍稍微學習一下,就能掌握,可見Krpano對實驗人員是很友好的。相比傳統(tǒng)的數字化制作方法,比如制作成網頁、制作成PDF、制作成視頻,基于Krpano技術的制作只是稍微多一點工作量,比如原來要做成網頁,現在是做成有點特殊,帶有立體、虛擬效果的網頁,可見,Krpano對實驗建設的支撐也是很好的。在技術創(chuàng)新方面,Krpano把傳統(tǒng)的數字教學資源升級為虛擬場景的數字教學資源,應用了2016年以來出現的最新技術,吸取了現有VR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精華,是徹底的技術創(chuàng)新。
3基于Krpano的共享教學資源平臺建設
3.1平臺總體網絡結構
實驗教學資源平臺的構建和傳統(tǒng)的互聯網信息管理系統(tǒng)無異,學生仍使用互聯網或局域網訪問實驗教學資源,只是呈現設備從PC變成了VR設備,形式從屏幕平面升級為沉浸式立體。學生可不受時空限制的共享教學資源。每個高校在構建VR共享教學平臺時,除了建設軟資源,硬件只需購買一批可以插入手機的頭盔即可。平臺總體網絡結構如下圖1所示。
圖1:實驗教學平臺共享網絡圖
3.2建設流程
在建設流程上,與開發(fā)數字化實驗教學資源平臺原理類似,只是實驗內容由課件、動畫、視頻等變成Krpano文件夾,文件夾里面包含了教學資源信息、虛擬化信息、組織管理信息等,這些信息可以由Krpano的生成工具自動生成,實驗教師們不用關注詳細結構就可以完成實驗教學資源的開發(fā)。
3.3教學資源建設案例
為高校旅游專業(yè)開發(fā)一款景點介紹實驗教學課件。選取開發(fā)用計算機為安裝了win10旗艦版的64位筆記本,安裝krpano軟件包,形成一個Krpano的工作文件夾,里面有若干可執(zhí)行程序,開發(fā)者不必打開這些可執(zhí)行文件,這些可執(zhí)行是在生成VR內容時被krpano的引擎自動調用。準備一些旅游圖像序列,賦予有順序的命名,例如a,b,c,d,放在一個文件夾里面,然后,把圖像序列選中,往Krpano工作文件夾里面的某個批處理文件拖拽,Krpano會自動生成全景圖。實驗教學資源以網頁形式在手機中打開,手機必須連上互聯網能訪問到服務器,手機插入VR頭盔,學員戴上頭盔,在沉浸場景中學習。學員通過頭部動作、可以360度瀏覽全景畫面,就能體驗到沉浸的虛擬現實效果。轉動頭部,可以看到畫面隨之轉動。如果有多個場景要切換,可以加入切換箭頭,學生轉動頭部,讓一個krapno自帶的小十字對準箭頭,小十字變成圓圈時,就可切換場景。要更進一步的增加功能,可以打開文件直接編輯,每一個教學資源的訪問入口都是一個index.html,編輯同目錄里面的XML文件,可以添加VR特效。比如希望場景切換時,需要從左到右類似翻頁的過渡特效,在XML文件中修改如下語句為:loadscene(scenename, null, MERGE, get(blendmodes[black-out].blend));這是典型的腳本語法,對于任何一個有網頁開發(fā)能力的管理員都沒有處理難度。
4結語
頭盔沉浸式VR技術在高校實驗教學資源建設的應用是對于實驗資源建設、實驗資源共享的一種創(chuàng)新。它避免了平面式教育所導致的用戶專注度低、學習效率難以保障等一系列問題,讓用戶能擁有接受面對面教學的直觀體驗,加強了教學資源的生動性。該技術基于互聯網,克服了實訓基地、教室等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加強實驗資源的可用性、共享性,為高校學生開辟一個隨時隨地進行高效學習的途徑。
本文提出思路可豐富高校的實驗教學資源建設技術、推動教學創(chuàng)新,降低了信息化建設成本,增強了共享性,從而促進高校發(fā)展。
基金項目:受2017年四川大學實驗技術立項資助,項目編號20170008。
參考文獻
[1] 董凱寧,孟津.基于虛擬現實技術的職業(yè)院??晒蚕斫虒W資源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7(12):81-84.
[2] 劉德建,劉曉琳,張琰,陸奧帆,黃榮懷.虛擬現實技術教育應用的潛力、進展與挑戰(zhàn)[J].開放教育研究,2016,22(04):25-31.
[3] 楊江濤.虛擬現實技術的國內外研究現狀與發(fā)展[J].信息通信,2015(01):136-138.
[4] 趙潔,薛照明,張洪.管理類專業(yè)創(chuàng)新型實驗教學體系與教學模式探索[J].現代教育技術,2012(04):159-161.
[5] 馮曰欣,賈昆崳.深化高校管理類專業(yè)實驗教學改革的思考[J].實驗室科學,2015(06):118-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