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濤
摘 要:每一座建筑都有自己的外形、設計風格,那在施工中就要根據這種建筑的外形、設計風格提前進行研究,選擇合理的腳手架搭設方案。
關鍵詞:建筑;設計風格;腳手架搭設
1#辦公樓等9項工程位于北京市順義區(qū)后沙峪鎮(zhèn)中心區(qū)東北部,包括1~8#辦公樓八棟主體建筑及地下車庫,1~8#辦公樓層數為9層,建筑高度為41.7m,女兒墻頂高39.3m, 4#、5#、6#、8#一層層高5.4m,二層層高3.4m,三至九層為4.2m;1#、2#、3#、7#樓一至八層層高4.5m,九層層高4.1m。
1 工程難點及特點
本工程1-8#辦公樓均存在懸挑板外挑長度0.3-1.5米情況,其中2#、4#、6#、8#辦公樓層高為7層范圍內北側懸挑板外挑長度為2.3m,具體位置如下圖:
上圖所示懸挑板外挑長度為2.3m,懸挑鋼梁采用25a工字鋼,主梁間距1.5m,當遇剪力墻及框柱時,調整鋼梁位置,保證主梁間距≤1.5m,遇暗柱時,外挑主梁上采用14#工字鋼,內排架距墻1.4m,立桿縱距為1.05m,內排架立桿需穿過懸挑板。
2 懸挑架架體選擇
2.1腳手架體的選擇
2.1.1 由于本工程量大,工期緊,相對落地式腳手架而言,采用懸挑式腳手架不影響車庫防水及后續(xù)工序施工,所以各辦公樓2層以下采用落地式雙排腳手架,2層以上部分采用聯(lián)梁式懸挑腳手架,2#、6#樓及7#、8#樓局部使用落地式腳手架,腳手架落在車庫頂板及一層頂板上,落在車庫頂板上的落地腳手架架體與懸挑腳手架架體水平桿不連接,裝修期間垂直運輸采用外用電梯,結構期間樓層材料周轉采用懸挑式卸料平臺。
2.1.2根據工程實際,對于懸挑長度1.75米以下部位懸挑主梁采用18#工字鋼,懸挑長度大于1.75m采用25a工字鋼,樓梯間位置不能常規(guī)設置鋼梁,采用型鋼三腳架,使用14#工字鋼、10#工字鋼焊接而成。連墻錨件,使用10mm厚鋼板焊接,使用Φ22高強化學螺栓與錨件連接,兩錨件間距82mm。將型鋼三腳架與錨件使用Φ24高強化學螺栓連接。
2.2懸挑架的布置
2.2.1架體參數
2.3施工組織
腳手架、防護架的施工組織系統(tǒng)由施工、驗收、日常檢查、維護等各職能部門組成。
2.4材料要求
2.4.1鋼管:鋼管采用48×3.5的鋼管。其化學成分與機械性能應符合國家標準《碳素結構鋼》中Q235鎮(zhèn)靜鋼的要求。
2.4.2扣件:扣件應符合《鋼管腳手架扣件》的規(guī)定,材料應采用《可鍛鑄鐵件》中所規(guī)定的鑄鋼制作。
2.4.3腳手板:木腳手板用厚50mm的松木制成,板長為4米和3米,寬不小于200mm,其材質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木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定》二等材的規(guī)定。
2.4.4兜心網和密目立網采用合格產品。產品質量證明文件及合格證必須齊全有效;密目網規(guī)格為不低于2000目/m2,密目安全網、兜心網投入使用前,要進行沖擊試驗,符合要求后使用。
2.4.5本工程懸挑鋼梁所預埋用的錨栓采用20mm圓鋼制作,卸荷用6×19的直徑16的鋼絲繩。
3 懸挑腳手架施工工藝
施工準備→放線定位→預埋U型鋼筋拉環(huán)或錨固螺栓→懸挑架的支承結構安裝→豎立桿→將縱向掃地桿與立桿扣接→安裝橫向掃地桿→安裝縱向水平桿→安裝橫向水平桿→安裝連墻件→安裝剪刀撐→掛安全網→作業(yè)層鋪腳手板和擋腳板。
3.1型鋼水平懸挑梁
3.1.1懸挑梁末端應由不少于兩道的預埋U型螺栓固定,錨固位置設置在樓板上時,樓板的厚度不得小于120mm;樓板上應預先配置用于承受懸挑梁錨固端作用引起負彎矩的受力鋼筋,平面轉角處懸挑梁末端錨固位置應相互錯開。為確保牢固性,下面放置兩根長1米直徑18mm三級鋼筋,并應與混凝土梁、板底層鋼筋綁扎牢固。預埋U型螺栓的直徑為20mm,寬度為160mm,高度395/465/675/745mm;螺栓絲扣應采用機床加工并冷彎成型,不得使用板牙套絲或擠壓滾絲,長度不小于80mm;鋼梁就位后,安裝L63*6*260的鋼壓板,兩個鋼壓背對方向安裝,每個端頭U 型錨栓端頭設置2個螺母,外露絲扣不小于3整絲、錨固螺栓與型鋼間隙應用硬木楔楔緊。懸挑梁末端做法見下圖:
3.1.2 遇墻處在外墻合模前在外墻埋設木盒預留孔洞(200高*180寬)及(290高*200寬),禁止割除主筋。
3.1.3卸荷所用鋼絲繩不參與懸挑腳手架受力計算;鋼絲繩與建筑結構拉結的吊環(huán)應使用 HPB235 級鋼筋,其直徑20mm,吊環(huán)預埋錨固長度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 中鋼筋錨固的規(guī)定。
3.1.5局部核心筒部位使用型鋼三腳架。型鋼三腳架使用14#工字鋼和10#工字鋼焊接而成,使用錨件與高強化學螺栓與墻體連接。本工程所使用的型鋼三腳架,必須經專業(yè)廠家進行加工,進場時必須均有相應合格證。
3.2 立桿
3.2.1腳手架立桿采用對接接長,立桿的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立桿的接頭不應設置在同步內,同步內隔一根立桿的兩個相隔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宜小于500mm。
3.2.2 腳手架立桿頂端欄桿高出女兒墻上端1m,高出檐口上端1.5m。
3.3 腳手架水平桿、腳手板
3.3.1 縱向水平桿的構造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3.3.1.1縱向水平桿應設置在立桿內側,單根桿長度不應小于3跨;
3.3.1.2縱向水平桿接長應采用對接扣件連接或搭接。
3.3.2 橫向水平桿的構造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3.3.2.1作業(yè)層上非主節(jié)點處的橫向水平桿,宜根據支承腳手板的需要等間距設置,最大間距不應大于縱距的1/2;
3.3.2.2使用腳手板時,雙排腳手架的橫向水平桿兩端均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縱向水平桿上。
3.3.3腳手板
3.3.3.1作業(yè)層腳手板應鋪滿、鋪穩(wěn)、鋪實;
3.3.3.2 腳手板應設置在三根橫向水平桿上。腳手板的鋪設應采用對接平鋪或搭接鋪設。腳手板對接平鋪時,接頭處應設兩根橫向水平桿,腳手板外伸長度應取130mm ~150mm,兩塊腳手板外伸長度的和不應大于300mm(圖a);腳手板搭接鋪設時,接頭應支在橫向水平桿上,搭接長度不應小于200mm,其伸出橫向水平桿的長度不應小于100mm(圖b)。
(a)腳手板對接 (b)腳手板搭接
3.4剪刀撐
3.4.1懸挑腳手架應在外側全立面連續(xù)設置剪刀撐。
3.4.2剪刀撐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a、本工程立桿縱距為1.5m,步距1.5m,每道剪刀撐跨度為6m,與地面的切斜角為45°。
b、剪刀撐斜桿的接長應采用搭接,搭接長度不小于1m ,并采用不少于3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至桿端距離不小于100mm。
c、剪刀撐斜桿應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或立桿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至主節(jié)點的距離不應大于150mm。
3.5連墻件
3.5.1本工程連墻件設置按架體2步3跨設計,框架結構部分應從底層第一步縱向水平桿處開始設置,外用電梯、卸料平臺兩側必須設置連墻件(不大于層高),本工程層高4.2米,架體步距為1.5/1.5/1.2m,連墻件設置在樓層懸挑板上,板上預埋48鋼管,與架體節(jié)點部位連接,連接方式為雙扣件,作為拉結點使用。
3.5.2本工程核心筒位置剪力墻連墻件與樓梯間洞口連接,無洞口位置在剪力墻中預埋套管,穿墻管采用雙扣件進行加固,連墻件的布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3.5.2.1應靠近主節(jié)點設置,偏離主節(jié)點的距離不應大于300mm;
3.5.2.2應從底層第一步縱向水平桿處開始設置。
3.6 防護欄桿
3.6.1腳手架外側使用建設主管部門認證的質量合格綠色密目式安全網封閉,且將安全網固定在腳手架外立桿里側。
3.6.2選用專用綁繩張掛安全網,要求嚴密、平整。
3.7 架體保險措施
本腳手架采用鋼絲繩保險體系,分別在各懸挑主梁部位選用6×19直徑16mm鋼絲繩做構造卸力,鋼絲繩公稱抗拉強度1400Mpa,卸荷鋼絲繩設置應符合JGJ130-2011中的規(guī)定。工字鋼下焊接150mm直徑25的三級鋼,每根工字鋼均需卸荷,架體在6層時需對架體部分卸荷,采用懸挑鋼梁與外立桿的交點處設置一卸荷點,鋼絲繩從鋼梁底部兜緊,且與結構外墻或圓鋼拉環(huán)拉接牢固,每兩跨一道卸力鋼絲繩每端加設三個鋼絲繩連接卡扣和一個保險卡扣。如下圖:
4 結論
4.1本工程根據外立面的特點,合理選擇外防護架的搭設方法,使室外防水、回填與主體同步進行,加快工程進度,具有明顯社會效益。
4.2本工程腳手架方案應用本工程中有效的指導了施工,保證了外防護架的安全,未發(fā)生安全問題。
參考文獻
[1] JGJ 13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S]
[2] GB/T700-2006,碳素結構鋼[S]
[3]懸挑腳手架施工技術在高層建筑工程中的應用[J]. 吳燁,沈濤,田忠翔,戴玉.住宅與房地產. 2016(18)
[4]建筑工程外腳手架施工技術與管理研究[J]. 陳豪.建材與裝飾. 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