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珍
摘要:小學語文作為我國義務教育中的基礎學科,良好地展開語文教學活動,有利于夯實學生語文知識,提升學生文化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進而促進學生個性化、全面化發(fā)展。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這種實踐在課堂上就表現(xiàn)為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本文將從課前準備、課中過程、課后反思三方面探討如何提升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關鍵詞:新課程;閱讀;高效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02-0060-01
在新課程標準如火如荼推行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的方向越來越科學,同時教學方法也越來越便捷。在實際的新課程改革落實過程里,應當按照語文的學科特征不斷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創(chuàng)新性和有效性,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語文知識,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綜合素質等,促進學生個性化、全面化發(fā)展。為此,探索提高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就要關注教師教學行為的有效性,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提高小學語文教師教學行為的有效性。
1.精心準備
語文閱讀是運用語言文字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語文閱讀教學既是種藝術又是一種技術,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因此,教師必須經過千錘百煉,認真的準備,只有準備好了才能上臺講課。所謂的備課,就是教師為課堂教學做準備的一個動態(tài)過程。因此,備課其實是為讓課堂教學更完善,從而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1.1 認清自己,高效備課。要想提高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符合新課程標準要求是必然條件?;诖耍處煈斣敿毩私馀c學習新課程標準的內容,正確認識新的教學理念與理論,進而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 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備課指明方向。
1.2 了解學生,高效備課。新課程標準要求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那么教師應當注意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如興趣愛好、學習能力、學習成績、認知能力等。再詳細了解教材。查找相關資料??茖W合理地備課。為良好地開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奠定基礎。
2.優(yōu)化教學
在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才能摒棄傳統(tǒng)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死寂沉沉的氛圍,使每個學生都善學、樂學并得到綜合的發(fā)展呢?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實施階段改變以往的做法,與時俱進,積極探求能提高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1 營造平等的教學氛圍。在過去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核心就是教師,教師控制著整個課堂,在這種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方式里,學生處于一種被動狀態(tài)下,很難主動接受知識,總的來說這樣的教學模式已經很難和時代發(fā)展相適應,所以,新課程改革影響下,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體,教學成為一種對話,教師與學生是對話的主體,這種對話應是一種平等、輕松的狀態(tài),具體來說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自尊、個性,讓學生體會到自我存在的意識;第二學生與教師都是平等的人,教師要真誠地面對每一位學生,讓學生在輕松的狀態(tài)下學會真正的學習。在教學《幸福是什么》時,我完全把課堂交給學生,自己只是取著穿針引線的作用,孩子們特別活躍,紛紛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對文本的解讀。
2.2 活用新穎的問答模式。對于任何一個教師來說,提問都是一門藝術。對于小學語文教師來說,怎樣進行有效的提問,怎樣通過提問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這些都是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注意的問題,必須加大重視力度。通過情景創(chuàng)設提問方法學生可以更好的進入狀態(tài),努力思考教師提出來的問題。在實際的課堂開展過程里,教學提問可以結合一些場景進行,通過和多媒體有機結合,把問題融入到故事背景中去進行思考,直觀的展示給學生自己提問的問題,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全心全意進行問題的思考。如,我執(zhí)教《幸福是什么》時,我利用多媒體調成一個醫(yī)院模式,把自己扮成一個病患者走進學生中,讓他們充分發(fā)揮醫(yī)院的角色,去了解醫(yī)生的幸福是什么?他們有的看見我,趕緊扶著我,有的遞給我杯水,有的對我虛寒問暖,看到我幸福的笑容,他們也一個個露出了笑容,從而也明白了書中醫(yī)生所說幸福的含義是什么。除此之外,通過一些開放性的答案,有利于幫助學生體會到語文學習的樂趣,讓學生愛上語言組織和語言表達,暢所欲言。在設置問題時,要保證問題具有連貫性,可以更好的學習舊的知識,同時還可以理解新知識,達到溫故知新的效果,有利于進一步征服新內容。又如《幸福是什么》這一課教學中,我對于第二位青年,第三位青年的幸福,我輕柔舒緩,優(yōu)美地敘述著一個個不同的場景,學生都很塊進入文本,立刻能夠捕捉文中句子的含義,體會幸福是什么,并能脫口而出,與師附和,課堂氛圍輕松活躍,閱讀能力一下提升,而同時學生的朗讀水平也達到極至。
3.注重反思
在整個教學過程里,課堂反思是最后的環(huán)節(jié),但是這一環(huán)節(jié)對于整個教學有效性提高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在這一環(huán)節(jié)里,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對自己的教學效果進行反思,發(fā)現(xiàn)其中存在的問題,有利于下一節(jié)課高效進行。從知識層面來看,教師要進一步完善自身知識體系,如果課堂上有自己不了解的知識在下課之后必須弄懂,提高自身專業(yè)知識素質。另外,如果在課堂上提到了一些冷門的看起來和語文課堂并沒有什么關系的知識,下課之后也要查閱相關資料,在下一節(jié)課給出詳細的解答,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如果在語文課堂開展中出現(xiàn)了教學意外,就要仔細分析紕漏,分析好其發(fā)生的原因,做好總結工作,不斷積累處理意外的經驗。通過經驗的記錄,做好相關的總結工作,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進一步增強自身的學習能力。如果在教學過程里出現(xiàn)了新的教學靈感,就要及時記錄下來并落實到實踐中查看效果,每個月都要和其他的語文教師開展必要的溝通交流,提高教學有效性。
總之,閱讀教學應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強理解和體驗,有所悟,有所思,師生共同提高,從課堂閱讀延伸到課外,去熏陶情感,啟迪思想,享受美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