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德奇
摘 要:初中歷史作為一門人文性學科,其涉及的知識面十分廣泛,在初中教育體系中占據(jù)著十分重要的位置。近些年,隨著信息化技術不斷向前發(fā)展,信息技術為歷史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發(fā)展機遇,多媒體技術被廣泛應用到教學中。歷史影視資料作為一種形象生動的教學資料,借助多媒體技術將其應用到歷史教學中,不僅能夠增加教學的趣味性、生動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而且對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都具有積極作用。本文主要就歷史影視資料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具體應用進行了分析,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同行有所幫助。
關鍵詞:歷史影視資料 初中歷史 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2-0-01
隨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fā)展,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都發(fā)生了較大的改變,新技術和新設備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日漸明顯,對提高教學的有效性發(fā)揮了積極作用。多媒體技術就是其中的一個代表。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歷史影視資料,將教材中的知識點和歷史影視資料相互融合,達到激發(fā)學生習學習興趣,促進教學質量提升,強化學生理解能力的目的。
一、初中歷史教學應用歷史影視資料的作用分析
1.引導學生更好的理解歷史內(nèi)容
在歷史教材中很多知識點都比較抽象,涉及到很多固定日期的記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如果不能很好的消化和理解這些知識點,則會影響到學生對歷史學科的學習。將歷史影視資料應用到歷史教學中,能夠為學習創(chuàng)設一種歷史情境,讓學生充分的融入其中,更好地掌握相關知識點。例如在講解《開國大典》這節(jié)內(nèi)容時,可以讓學生觀看《開國大典》的紀錄片,讓學生通過觀看歷史影視資料更好對開國大典有歷史意識,具體時間和地點以及發(fā)生的條件有一個全面的掌握和了解。
2.突破歷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部分歷史教師在對教學重點和難點進行講解過程中,往往反復強調其重要性,通過課后預留一大堆的練習內(nèi)容強化學生記憶,這種方法學生雖然能夠在短時間內(nèi)記憶相關知識點,但并不利于學生對重點難點的深刻理解,無法取得很好的學習效果。而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應用歷史影視資料,應用生動的手法展示歷史教材,鮮明的刻畫出每一個歷史人物,這對全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具有積極的作用。例如在講解黨的發(fā)展歷程相關內(nèi)容時,可以組織學生觀看《建黨大業(yè)》等歷史影視資料,讓學生能夠對我黨發(fā)展進程幾件大事的關鍵點有所認識,讓學生帶著問題從歷史影視資料尋找答案,這對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具有很大幫助。
二、歷史影視資料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應用的原則分析
首先,以歷史教材為出發(fā)點,科學選擇歷史影視資料。初中歷史教學中應用歷史影視資料可以很好的活躍課堂氛圍,但是應用歷史影視資料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強化學生對書本知識認識和理解。因此,歷史影視資料的選取要結合教學實際加以區(qū)分,并非是所有的歷史材料都符合;其次,歷史影視資料應用要堅持適度原則,避免過度使用歷史影視資料而導致反面效果。初中歷史教學中應用歷史影視資料一定要有合適的時間和場合,確保歷史影視資料能夠促進教學。過度使用歷史影視資料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往往容易讓學生只注重歷史影視資料本身,忽略了對歷史內(nèi)容的學習,這方面是需要歷史教師高度重視的。
三、初中歷史教學中應用歷史影視資料
1.慎重選材,尊重歷史
歷史是一門人文性學科,要求學生能夠通過學習歷史從其中汲取營養(yǎng),提高人的尊嚴,追尋歷史發(fā)現(xiàn)進程,體現(xiàn)了人對真善美的追求,對促進人類社會和諧發(fā)展具有積極作用。作為一名初中歷史教師,通過教學讓學生真正認識到歷史的本來真相,即便是對于存在爭議的歷史,也需要對學生說明其中存在的原因。教師在備課階段,一定要合理選擇歷史影視資料,檢查歷史影視資料中是否存在違背歷史真相,胡編亂造的行為,并結合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對相關內(nèi)容進行刪除。例如最近幾年,我國電視熒屏上存在的一些抗戰(zhàn)片、諜戰(zhàn)片,其中很多內(nèi)容都嚴重違背歷史真相,這些不符合歷史的歷史影視資料會干擾學生對真實歷史的認識,作為一名教師不能將這些嚴重違背歷史的材料引入課堂。歷史影視資料選擇要多選擇歷史片,紀錄片等歷史影視資料,這些材料通常都比較客觀,符合歷史發(fā)展進程。
2.合理分配教學時間
將歷史影視資料應用到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是對現(xiàn)階段歷史教學的一種有益嘗試,但是這種教學方法也存在自身的不足之處,它只能作為一種輔助教學手段,并不能改變老師和教材在歷史課堂教學中的作用和地位。因此,初中歷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把握好教學時間。一般情況下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時間只有45分鐘,組織學生觀看歷史影視資料時間不能超過半個小時,教師要為學生預留充足的時間進行思考、回顧分析和總結。例如在講解《凡爾賽華盛頓社會體系下的世界》這節(jié)課程時,可以將整個課堂教學劃分為以下幾個部分。用五分鐘左右的時間教師和學生一起學習了解《凡爾賽條約》、《九國公約》簽訂的時間、地點以及產(chǎn)生的影響,然后利用十五分鐘的時間簽條約和公約簽訂的內(nèi)容和內(nèi)涵進行深入分析。第三部分利用十五分鐘的時間讓學生觀察電影片段《我的一九一九》中國代表團在巴黎和會上據(jù)理力爭、捍衛(wèi)國家主權的場景。并讓學生思考在本次會議上為什么說中國外交是失敗的,對中國社會產(chǎn)生了那些影響。最后利用十分鐘的時間和學生一起回顧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順便做幾個課后題。
3.重視學生心理發(fā)展水平
初中階段的學生心理處于發(fā)展的初級階段,這個階段是學生心理發(fā)展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也是學生思維方式由形象思維向著邏輯思維過度的重要階段,對待一個事物的看法也發(fā)生了較大的改變。因此,就需要教師重視學生這方面的改變,要選擇一些有利于學生身心發(fā)展的歷史影視資料,如講解我國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知識時,可以選擇《地道戰(zhàn)》、《地雷戰(zhàn)》等優(yōu)秀的歷史影視資料,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更好的提升歷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馮秀秀. 影視資料在歷史教學中運用的價值辨析[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16(01)
[2]馬曉琳.教有靈魂的歷史——談歷史教學中影視資料的運用[J]. 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 2015(06)
[3]李亞迪. 高中歷史教學中歷史影視資料選擇的問題及原則[J]. 西部素質教育. 20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