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理
作為自然科學當中一門十分重要的科目,物理學科研究方向和人類實際生活緊密相連。實際上,物理源自生活,同時還應用于生活。然而,由于受到過去教學模式很大的束縛,在高中時期,多數(shù)教師都偏重于傳授教材知識,卻忽略了物理知識和現(xiàn)實生活間的具體聯(lián)系,致使具有極強實踐性的物理科目變成了單純由教師講授的學科。因此,在物理課上實施生活化教學意義重大。
針對力學知識實施生活化課堂教學的意義
長期以來,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多數(shù)物理教師在教學期間都將物理教材作為練習冊,迫使學生通過做大量的習題對課上所學的知識加以鞏固。高中生在這種僵化模式之下,不僅無法對物理知識進行深入理解,而且還很難借助物理知識對實際問題進行解決,進而對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造成影響。所以,物理教師需對教材進行深入研究,并且善于觀察現(xiàn)實生活,找到教材內(nèi)容和現(xiàn)實生活的結合點,將課本中包含的生硬文字變成生活之中的現(xiàn)實問題,進而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以及學習興趣。
如今,高中生一般不會對生活中的物理現(xiàn)象進行觀察,這樣難以把所學的知識和現(xiàn)實生活進行聯(lián)系,也無法借助所學知識對生活中的物理現(xiàn)象加以解釋。在高中的物理學科中,力學知識屬于重要內(nèi)容,能對學生以后的學習造成深遠影響。因此物理教師需積極地對陳舊的教學理念進行革新,把高中生好動活潑、好奇心強的特征作為出發(fā)點,充分地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并且營造和現(xiàn)實生活相結合的課堂環(huán)境,調(diào)動學生學習力學知識的欲望,促使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得到提高。
針對力學知識實施生活化課堂教學的具體思路
借生活情境激發(fā)學生的物理興趣
只有讓高中生對現(xiàn)實生活中物理知識的具體應用進行深入了解,才能讓其對力學知識產(chǎn)生學習興趣。因此,物理教師在講授力學知識時需對合理、科學的生活化課堂情境加以創(chuàng)設,促使學生體驗物理知識當中所包含的趣味性。
例如,在講授“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的知識點時,教師就可結合生活當中的常見現(xiàn)象來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如穿上滑輪鞋推墻,墻不動,但人會向后退;火箭升空時會向下噴氣,之后便會騰空而起。通過這些常見的現(xiàn)象,高中生很容易對“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這一定律加以理解。
再如,在講授“摩擦力”這一知識點時,教師通??山柚钋榫硜砑ぐl(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如人行走在光滑的地面上會非常困難、人們常在各類機器當中添加潤滑油,并告訴學生這都與摩擦力有關。這樣除了能夠增加高中生對力學知識的積累,還能促使學生逐漸養(yǎng)成動腦的良好習慣。
借助力學知識對生活問題進行探索
物理教師在教學期間可對日常生活當中學生熟知的案例加以挖掘,促使學生借助所學知識進行解釋以及討論,進而讓高中生對物理源自生活且同時應用于生活這一事實有深刻了解。
例如,在講授“摩擦力”這一知識點期間,引導學生對影響該力大小的因素加以探究時,可把自行車這種生活當中常見的事物作為例子,引導學生對自行車當中哪個部分會用到摩擦力這一有關知識進行探究。一些學生覺得自行車車輪外胎上布滿凹凸的花紋,此種設計目的就是為了增大車輪的粗糙程度,進而加大與地面間的摩擦力,以防自行車出現(xiàn)打滑現(xiàn)象。還有學生覺得,自行車在剎車時,剎車所用的橡膠墊與車圈間的摩擦力會對車輪轉動加以限制,手部施加的力越大,剎車所用的橡膠墊就會對車圈產(chǎn)生更大的摩擦力,進而車輪的轉速就會降低;當剎車所用的橡膠墊與車圈間沒有相對滑動時,車輪與地面的滾動摩擦會變?yōu)榛瑒幽Σ?,以防自行車再向前運動。還有一些學生覺得,軸承當中的鋼珠起著重要的作用,鋼珠將滑動摩擦轉變?yōu)闈L動摩擦,之后加入潤滑油能使接觸面形成分離狀態(tài),進而減小兩者間的摩擦力。
再如,教師在講授“力的分解與合成”時,可借多媒體對生活中的“大橋”圖片進行播放,此時學生可看到多數(shù)大橋都是拱形,然后讓學生對生活當中“拱形橋”的設計原理展開探索,讓高中生借助力的分解與合成對現(xiàn)實問題進行探究,進而加深學生對這一知識點的認識。
結語
綜上所述,針對高中階段物理科目中的力學知識來開展生活化的課堂教學,乃是對過去教學方法的一種創(chuàng)新,同時也是考查物理教師當前教學水平的一種方式。生活化的課堂教學與現(xiàn)代化的課堂教學總體要求相適應,能促使學生對更多物理知識進行積累,同時借助物理知識對生活問題進行解決,進而使素質(zhì)教育這一基本理念得以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