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哲男
記憶中的父母,并不像現在這樣凌亂:時常對著電腦不知所措,面對智能手機的一個簡單操作,也無可奈何,甚至于本應最擅長的家務,也因電飯煲、洗衣機的更新?lián)Q代而略顯生疏……
也許他們真的老了,我經常這樣想。經常會聽到許多瑣碎的呼喊:“兒子,幫我搞一下這個……”曾經他們手把手教我寫字,逐字逐句教我閱讀,可是現在,兩鬢的白發(fā)像是壞死的細胞,也凍結了他們的大腦。
老來將至,真的會變得那么不堪么?
但我發(fā)現我錯了,直到我依然習慣于與母親談心,與父親晨跑,甚至至今仍懷念著那香甜的懷抱時,我知道,他們仍然是我的燈塔。
不過是因為時代的變遷,社會的發(fā)展,我們這一代人擁有更好的教學資源,學習場所,也不必顧及其他,比如為了一口熱飯而奔波。我們確實比長輩在獲取知識方面有更大的優(yōu)勢,身處于又一個“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時代里,無限的學習潛能被釋放,也讓我們擁有比父母更強大的學習能力。所以,在許多方面,我們比父母懂的多,會的多。
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身處改革創(chuàng)新洪流中的我們,又比他們多了一份念想;年輕的熱血,遇上創(chuàng)造的新奇,我們選擇了嘗試。這也是為什么我們能接受高新產品,新潮藝術,而這些卻與他們不沾邊。
所有這一切,是我們年輕的優(yōu)勢,但并不代表我們可以做父母之師。
我也會與父母爭執(zhí),因為成長所帶來的主見與思想,但我只是爭辯,從不妄想可以教父母什么。這并非三綱五常的俗套,只是父母十幾年下來的閱歷,是一種財富,是我們所不擁有的,而僅憑這點,我們就無法超越。經驗很強勢,可以讓人變得更優(yōu)異,這是父母作為大人的頂級財寶。
他們也比我們更勤奮。古語說:“勤能補拙?!痹趯儆谒麄兊臅r代里,勞苦、饑餓,疼痛著肌體,卻又磨礪著心智,讓他們養(yǎng)成了節(jié)約、勤勞的習慣,而年輕的我們,養(yǎng)尊處優(yōu),一副“少爺樣”或“公主樣”,也成為我們人生道路上最大的羈絆。
只是誰都不能忽略:生老病死,適者生存。
父母的老去不可避免,也讓他們漸漸開始被遺忘。這是一個屬于我們的時代,人生能有幾回搏,趁青春年少,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小時候,父母拉著我的小手,教我走路;
現在啊,父母握著扶手,教我騎行;
長大后,我雙手緊握方向盤,帶他們觀賞萬千風景。
夕陽下,那抹紅色,就像舞臺上的大紅簾,那兩個孤獨的身影,仍然矗立,而臺下,是他們唯一的聽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