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貴良
【摘 要】語言是一門藝術,幼兒教師的語言更應該講究語言藝術。要掌握這門藝術,是一場非常艱苦的磨練過程,需要下很大的功夫。教師的語言修養(yǎng)的好壞,都會直接的影響學生心理上的變化,關系到教學預期目標的實現(xiàn),直接影響幼兒將來的發(fā)展,甚至是一生,不可小覷。
【關鍵詞】提高;幼教;語言修養(yǎng);策略
教師本身的素質(zhì)是影響教學質(zhì)量的重要因素,是形成教學過程中一個主要構成部分。而教師的自身的語言修養(yǎng)則是一個教師素質(zhì)的重要方面。教師的語言修養(yǎng)的好壞,都會直接的影響學生心理上的變化,關系到教學預期目標的實現(xiàn),直接影響幼兒將來的發(fā)展,甚至是一生,不可小覷。在教學實踐中,就提高教師語言素質(zhì)而言,簡要談一談幼兒教師加強語言修養(yǎng)方面應采取的一些策略。
一、教師要下苦功學習規(guī)范性和標準性的語言
教師的語言是幼兒語言的樣板,教師只有使用規(guī)范的語言,才有可能對幼兒產(chǎn)生正面的示范效應。東北地區(qū)的教師語言較為標準。南方尤其是北京等私立學校則不同,教師來自四面八方,各種方言五花八門,說起來南腔北調(diào),即使他們也很認真地學習普通話,但許多還是不能完全地擺脫本地的方言的味道。這樣就必須下苦功夫,一定要達到標準的、規(guī)范的普通話的程度。
二、教師要說尊重幼兒的語言
孩子雖小,但他們也都有很強的自尊心。教師說話時若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給孩子的心靈或多或少地帶來一些消極的影響。所以,我們平時與幼兒說話是應盡量注意保護孩子的面子。
三、教師的語言要力求純潔性,避免粗野化
一個品德高尚的教師,他的語言應該是文明、健康的。應該能夠促進幼兒的智力開發(fā),能夠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能夠培養(yǎng)幼兒健康向上的情感。反之,粗俗的語言只能給幼兒帶來負面的影響。要盡量使用醇美的語言去觸動幼兒,使其形成純潔、文明、健康的心靈世界。
四、教師要恰當?shù)倪\用圖畫語
圖畫語對于幼兒園的教學有很好的作用。比如,組織學生進行朗讀比賽,在黑板上給表現(xiàn)好的幼兒畫上一小蘋果以表示獎勵;教新歌時,將每一句歌詞邊唱邊用一幅畫畫在黑板上,幼兒就能根據(jù)畫很快的記住歌詞等,這個方法可以使認字不多的幼兒來說,是不錯的選擇。
五、教師要善于用詩一般的語言
富有詩意的語言能充分地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和接受能力。要讓幼兒分辨東西南北的時候,可以編一首兒歌“我的學校面朝南,左是東,右是西,身后朝北面”。教師隨時可以將生活中的許多需要學生知道的知識的編成生動形象、簡短易懂的兒歌,這要根據(jù)幼兒所能觀察到的事物來編寫,不要總是重復書本上的兒歌,書本上的兒歌是遠遠不夠用的。因各地區(qū)的差異,書本上的兒歌有的只是寫出一個地方的景色、人物、環(huán)境,而和幼兒當?shù)氐那闆r大不相同,會使兒童不容易去理解。
六、教師的語言要做到趣味化
就是要求教師的語言要形象、生動,富有趣味性。既不能太過“兒童化”,也不能太過“成人化”。教師趣味性的語言是應該能夠貼近幼兒心理的,能使語言接近幼兒的接受能力和具有加深印象的想象力。此外,生動形象的語言還能激發(fā)幼兒的興趣,把幼兒潛在的學習積極性充分調(diào)動起來,使他們在愉快的氣氛中自覺、主動地學習。
七、教師要用激勵化的語言
教師的語言是鼓勵和支持幼兒學習和發(fā)展的重要前提,當幼兒遇到問題不能正確解決時,教師就要幫助她們用激勵的積極語言探索。比如在積木的活動中,經(jīng)常會有幼兒反復操作不了,總想依賴教師的指教,這時教師就可以說:“你可以再繼續(xù)做下去,你一定會成功的”、“你再想想看?!钡冗@樣的語言來激勵幼兒。
八、教師的語言要因兒童的個性差異力求“因人用語”
教師語言的選擇和運用必須考慮幼兒現(xiàn)有的語言接受能力,力求“因人用語”。對比較內(nèi)向、較為敏感,心理承受能力較差的幼兒,教師應更多的采用親切地語調(diào)說話,以消除幼兒緊張的心理;對反應較慢的幼兒,教師要有耐心,在語速上適當?shù)胤怕恍?;對脾氣較急的孩子,教師的語調(diào)要顯得沉穩(wěn),語速適中,使幼兒的急躁情緒得以緩和。再如,對剛入園的小班幼兒要多使用些兒童化、擬人化的語言;而對于略大一些的中大班幼兒則要注意語言的堅定和親切,使幼兒感到老師的話是經(jīng)過思考的,不是隨隨便便說的,是值得聽的。
九、教師的語言盡可能地簡單化
根據(jù)幼兒的實際情況進行恰當?shù)暮喕某叨取S變耗挲g小,理解能力較弱,教師在使用語言時應當避繁求簡。在與幼兒交談時應使用句法結構較為簡短,詞匯涉及的范圍較小的語句。比如對于不愛發(fā)言的學生,問她們:“為什么要積極發(fā)言呢?”讓學生回答:“鍛煉有膽量?!眴枺骸盀槭裁匆憻捰心懥??”讓學生回答:“有好口才?!苯處熣f:“有好口才學習才能好”。教師的語言應力求簡單、平白,不用讓幼兒理解感到困難的修飾語多的句子。
十、教師要用親切交談的語言
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常常會說這樣的話:“做好”、“你跟我這樣做”等。在這里教師應該視幼兒為平等的合作伙伴。應常以商量的口吻和討論的方式指導幼兒的活動,支持幼兒的探索。比如,當幼兒不愿意幫老師收玩具時,我們可以說:“你可以幫我一下嗎?”以此來得到幼兒的幫助,鍛煉幼兒。
十一、教師要善于運用動作語言
人的喜、怒、哀、樂等情緒與情感,可以通過臉部、身體的動作顯現(xiàn)出來,這就叫做體態(tài)語。幼兒教師的體態(tài)語對幼兒很強的感染作用。比如,教師的微笑可以使幼兒感覺到親切,容易接近教師。再比如說,講一個小鳥的飛來,把手舉起來,要做出緩緩飛翔的手勢,這樣配合講解就形象生動得多了。還要注重培養(yǎng)幼兒懂得教師的手勢或眼神的暗示語。
總之,語言是一門藝術,幼兒教師的語言更應該講究語言藝術。要掌握這門藝術,是一場非常艱苦的磨練過程,需要下很大的功夫。作為幼兒教師,我們一定要不斷地學習、研究和創(chuàng)新,在掌握規(guī)范化語言的基礎上,做到人性化、藝術化,充分發(fā)揮語言的方面的吸引力,使幼兒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