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紅
【摘 要】古今中外,凡有成績者無不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yè)有著濃厚的興趣,興趣推動著他們孜孜不倦地追求而取得成功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最好的學習動力是對所學的學科具有內在的興趣。興趣越濃厚,學習就越為學生所珍重?!痹谟⒄Z新課程的任務里,更是把“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放在首位。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直接影響著英語聽、說、讀、寫全面素質的提高。因此如何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成為英語教師教學工作中的重點之一。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興趣培養(yǎng)
在信息化和市場化高度發(fā)展的今天,英語在世界范圍內日益廣泛的應用,英語學習和教學越來越受到重視。初中英語是整個英語教學的基礎,學好中學英語對于學生整個英語學習過程具有重要意義。
興趣是激發(fā)學生求知欲的原動力,只要學生對某種事物發(fā)生興趣就會全力以赴的去探究,去實踐,最終收獲成果。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求知欲望強烈、對英語學習興趣濃厚的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獲取英語知識的活動當中,他們的英語素質也得到了較快發(fā)展。下面就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談幾點體會。
一、創(chuàng)設和諧的師生關系,做學生的知心朋友
俗語說:“親其師才能信其道,信其道才能從其學”。情感是融洽師生關系的紐帶。教師對學生的愛,對他們個性的尊重,對他們的信任與鼓勵都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學生一旦對英語產生了興趣,就會主動地、自覺地參與英語學習的各種活動,從中獲得學習的樂趣。
初中的學生熱情、敏感,富有幻想力,偏激且易沖動。他們的心理活動變化很大。針對其易變不穩(wěn)定的特點,教師應多接觸他們,了解他們的學習和生活與其內心世界。了解學生對本門學科的知識技能的基礎,學習興趣、態(tài)度,自學能力,學習習慣以及思維特點,了解他們之間的差異因人施教。只有充分地了解學生,才能正確、有效地引導他們積極向上,勤奮好學,培養(yǎng)自控能力,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堅強的意志力與自信心。特別是對于基礎弱、成績差的學生,更需要老師的耐心和愛心。
當學生遇到煩惱事或不愉快時,不妨做個忠實的聽眾。當你耐心地傾聽完后,再給他們一些真誠的安慰和一些恰當理性的建議,或者提供慷慨的幫助,讓每個學生心里感到溫暖,感受被愛,明白自己、所擔負的責任與義務。特別是對于住校生,他們大都離家較遠,若生病了,倍感孤獨、無助、甚至害怕,這時對他們的關愛尤其重要。一聲問候,一杯熱茶都會使患病中的學生深感溫暖,被愛的感覺真好!學生生活與學習中很多地方,都等待著教師去理解、幫助,去愛護。俗話說:“一份付出一份回報”。我們的老師若能真心去關愛需要關心的學生們,相信定能與學生成為更好朋友的。何愁他們不努力學習?
二、注意把握初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及其與英語學科特點的結合
在英語教學中應重視學生的這些心理特點,不能將英語教學作為純粹的一種任務式教學,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行機械地講解,把他們當成知識的容納器,填鴨式地向他們灌輸那些在他們眼中枯燥無味的詞匯、語法。而這樣做就是忽視英語自身的學科特點,是將英語教學和其他學科教學的一般方法混為一談,不能發(fā)揮英語學科本身的長處,自然無法提高學生的興趣,更難以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了。當學生不能自發(fā)自覺地對英語學科感興趣時,他們只是被動地接受,其教學自然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重視初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并將其與英語學科的內在特點相結合,就是要從英語學科的內在特點中發(fā)現(xiàn)適應初中學生心理特點的興趣點,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并保持對英語學科的這種興趣,使之成為他們學習英語持久的動力。
三、豐富的教學手段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條件
1.學唱英文歌曲。新目標英語設計的歌曲少,又不容易學。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上課找一些簡單易學的兒童歌曲,讓學生在唱中學習語言。學生在唱歌時,隨著旋律的起伏變化,在感到松弛、愉快、滿足的同時,產生興奮情緒。從我的教學實踐來看,將唱歌這種形式運用到中學英語教學中去,能大大地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2.運用多媒體來組織教學。學生每天面對一本書和一位老師,學生容易厭煩,經(jīng)常調換一下教學方式,有利于學生學習新知識。多媒體豐富多彩的畫面,有趣的游戲,生動的卡通片,時時激起學生的興趣。如,在上食物單詞和名詞的復數(shù)時,學生看到生動的圖片,高興的說著自己的愛好,有個別同學說著說著,都有想吃的欲望,由此引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3.加強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教育過程的一部分,它通過關注教育過程中學生的態(tài)度、情緒、情感以及信念,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識的種子就播在這個土壤上。教師通過各種形式表現(xiàn)出來對學生恰當?shù)淖鹬?、平等、理解、關心、信任、期待,能提高他們接受教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體來說,情感因素的作用能夠拉近師生心理距離,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如果教師熱愛學生,尊重學生,對學生一視同仁,循循善誘,多和學生進行情感上的交流,學生自然愿意接近教師,從而會逐漸拉近心理距離,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親其師,信其道”,當教師對學生懷有赤誠之心,濃濃的愛意,學生經(jīng)過自己的觀察和體驗,看出教師的善意和對自己的真誠愛護,就會敞開心扉,樂于接近教師并心悅誠服地接受教育。當學生帶著積極的情感去學習時,學習動機就會增強,思維、記憶等認知功能就會活躍起來,從而大大提高教學效果。英語教學不僅是一個認識過程,還是一種情感活動過程。如果師生之間產生了情感共鳴,學生對英語課就會產生強烈的興趣,由厭學轉化為好學、愛學、樂學。
四、結束語
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習成績的關鍵。中學英語教學是整個英語教學重要的一環(huán),因此,在中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從教學思想轉變、教學活動的組織等方面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尤其是在硬件設施相對薄弱的農村中學,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對于提高教學質量是一種有效的手段。多年的中學英語教學實踐表明,本文中所論述的各種方法在培養(yǎng)中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方面能夠取得較好的效果。雖然如此,中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養(yǎng)成并不能完全依賴教師,作為學習主體,學生自身的性格、成長環(huán)境等因素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只有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切實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